【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栽培架,更具体说,它涉及一种可调节式栽培架。
技术介绍
近些年,设施农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为了充分利用温室内的空间,提高经济效益,立体栽培方式逐渐被大家重视和采用。目前主要的立体栽培装置多是固定不可调节,并且需要留出一定的工作人员的管理操作空间。这样既不能最大程度的利用光照,又造成了温 室横向空间的浪费,造成作物产量及质量的下降,严重影响经济收益。因此需要研制一种立体栽培架,充分利用温室内栽培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并能保证植物最大程度的接受光照,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土地空间利用率,并能保证植物最大程度的接受光照的可调节式栽培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左侧框1,中框5,右侧框6,横撑8,底座10,转轴17,纵拉杆19。中框5与底座10焊接成一体,横撑8与纵拉杆19焊接成一体,增加稳固性。转轴17穿过轴承7的间隙、底座10、横撑8通过螺栓与手轮11连接,绕线轮21固定在转轴17上,钢丝绳20在绕线轮上缠绕若干圈后两端头分别紧固在纵拉杆19上。左侧框I、右侧框6、底座10通过销轴与横撑8连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式栽培架,包括左侧框(1),中框(5),右侧框(6),横撑(8),底座(10),转轴(17)及纵拉杆(19),其特征在于,中框(5)与底座(10)焊接成一体,横撑(8)与纵拉杆(19)焊接成一体,转轴(17)与底座(10)间装有轴承(7),转轴(17)穿过轴承(7)的间隙、底座(10)、横撑(8)通过螺栓与手轮(11)连接,绕线轮(21)固定在转轴(17)上,钢丝绳(20)在绕线轮上缠绕若干圈后两端头分别紧固在纵拉杆(19)上,左侧框(1)、右侧框(6)、底座(10)通过销轴与横撑(8)连接,穿销轴的孔内都套有轴套(9),挡位板(12)安装在中框(5)上,通过螺栓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松,张栋,李娇,刘文玺,曲维民,刘继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鹏润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