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海海底植被修复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639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浅海海底植被修复播种机,由水下播种装置、输送装置、提升机构、排种系统、机架、PLC控制系统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海草种子(如大叶藻种子)通过步进电机驱动排种轴带动排种轮将箱体内的海草种子通过漏斗和褶皱管进入三通,在不锈钢自吸泵的作用下将三通中的海草种子通过输种管进入到水下播种装置播入浅海海底;种子之间的行距通过连接环在连接排种管上的位置来调节,种子的粒距可通过船速、步进电机的转速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完成;播深是通过调节排种管与连接环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调节块和调节片的配合来实现无级的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适应海底不同的海域情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浅海海底植被修复播种机,特别涉及一种浅海海底植被修复领域使用的播种机械。
技术介绍
海草床是热带和温带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是许多海洋动物的栖息地、生存场所和食物来源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20世纪以来,全世界的海草床衰退严重,仅1993年到2003年间约有2. 6X104km消失,达到15%,开展海草床的生态恢复已迫在眉 睫。目前海草床的修复以移植为主,而种植方法很少。美国在2004年专利技术了Underwater Seagrass Seeding Apparatus,该播种机是以胶质作为流体,种子在胶体混合均匀后在泵的作用下播入海床。该方法存在着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和胶质的混合,另外胶质还需要低温保存,造成了能源和劳动力的浪费。而国内目前没有相关方面的报道,因此研制经济适用适合浅海海底植被种植的播种机械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浅海海底植被修复播种机,可以节省人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本专利技术对各浅滩海域情况适应性强,可实现连续、高效、智能化作业。一种浅海海底植被修复播种机,包括水下播种装置、输送装置、提升机构、排种系统、机架和PLC控制系统;所述的水下播种装置包括横滑板a、横滑板b、竖支撑板a、竖支撑板b、连接管、连接覆板、连接排种管、覆板、调节片、调节块、排种管和连接环;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不锈钢自吸泵、分配器、输种管和三通;所述的提升机构包括提升电机和卷筒;所述的排种系统包括步进电机、排种轴、窝眼式排种器、裙皱管、漏斗、内箱体、左侧支撑板和右侧支撑板;所述的覆板呈T形,T形上端两侧高中间低成凹型,T形下端呈圆弧型;以浅海海底植被修复播种机前进的方向即覆板T形下端(安装时覆板与地面平行放置)朝向为前端横滑板a和横滑板b分别水平平行放置并固定在覆板呈凹形端即后端的两侧;竖支撑板a和竖支撑板b用不锈钢焊条分别垂直焊接在横滑板a和横滑板b沿水平放置方向的中线上;两个竖支撑板的整体形状呈椭圆形,但竖支撑板a和竖支撑板b与横滑板a和横滑板b焊接的一端即底端成一直线形;竖支撑板a和竖支撑板b的上前端及中间的位置均设有两个孔;连接管的两端穿过竖支撑板a和竖支撑板b前端相对应的孔与竖支撑板a和竖支撑板b连接固定;连接覆板两端分别穿过竖支撑板a和竖支撑板b中间对应的孔与竖支撑板a和竖支撑板b连接固定,且覆板前端与连接覆板中间连接固定,使覆板前端面上扬呈圆弧状;竖支撑板a和竖支撑板b的前端均沿其水平方向与其平行安装有一个调节槽,调节槽上设有两条凹槽,凹槽之间的宽度与调节块上两个固定孔之间的宽度对等;所述调节块中心位置有一中心孔,在中心孔的两侧对称的位置有两个固定孔,调节块通过两个固定孔与竖支撑板上的调节槽连接,且调节块可以沿调节槽上下移动,通过调节固定孔在凹槽内的位置控制调节块在调节槽上的位置;在调节块中心孔和任一个固定孔之间上下等距离设置三个调节孔;连接排种管与排种管通过连接环垂直连接,连接环的位置可调;连接排种管两端分别焊接一个调节片,并保持两个调节片的方向一致,且连接排种管两端穿过调节块中心的孔与调节块连接但可以转动,便于调节调节片的位置;调节片通过三个调节孔与调节块连接,通过改变调节片与不同调节孔的连接可以调整调节片在调节块上的位置以改变排种管的倾角;不锈钢自吸泵与机架固定连接,卷筒通过轴承座固 定连接在机架上,卷筒与提升电机通过联轴器a连接,提升电机通过提升电机底座固定在机架;左侧支撑板和右侧支撑板平行安装在内箱体的两侧,与内箱体组成种子箱放置种子;左侧支撑板和右侧支撑板下端通过折弯折成L形固定在机架上,起到支撑内箱体的作用;窝眼式排种器安装在内箱体底部的安装孔上并与漏斗连接相通,漏斗与褶皱管上端连接;支撑板与左侧支撑板和右侧支撑板垂直连接固定;三通固联在支撑板上,三通分别连接褶皱管下端、分配器出水口和输种管一端;不锈钢自吸泵出水管与分配器入水口连接,分配器固连在机架上;输种管另一端与排种管连接;排种轴穿过窝眼式排种器中的排种轮;步进电机通过固定法兰与左侧支撑板连接,并通过联轴器b与排种轴连接;GPS模块通过信号线与PLC控制系统连接,PLC控制系统通过信号线与步进电机连接。本专利技术可适应海底不同的海域情况。横滑板前端设计为圆弧,具有仿形性,有利于通过情况特殊的海域,比如说不平坦的海底,水下播种装置能顺利的通过该区域。本专利技术可根据需要调节行距。行距是通过连接环上的紧固螺钉改变连接环在连接排种管上的相对位置来改变排种管的位置调节的。本专利技术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播深。播深有四种调节方式一是通过连接环上的紧固螺钉使排种管向上或向下移动,改变播深;二是保持排种管的位置不变,调节块有三个调节孔,通过改变调节片在调节块上的位置改变排种管的倾角,从而改变播深;三是通过上下移动调节块,从而改变其播深;四是通过一和二两种方式的配合来实现播深的无极调节的。本专利技术可根据需要调节种子的粒距。种子粒距的调节在这里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PLC系统输入指令改变步进电机的转速调节粒距;二是通过改变船的速度调节粒距;三是通过PLC系统输入指令改变步进电机的转速和船的速度进行调节。另外还可以保持种子粒距的一致性,当船速改变时,GPS模块会实时的测定船速,PLC系统改变步进电机的转速改变种子播种速度,从而使粒距保持一致性。本专利技术可减少种子在浅海海底的损失。海草种子播入浅海海底后,覆板马上将排种管前行划开的沟用海底基质抹平覆盖,避免了鱼类的取食,同时还避免了种子随海洋洋流的飘散,减少了种子的损失。附图说明图I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水下播种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水下播种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水下播种装置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GPS模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绳索,2.机架,3.提升电机,4.联轴器a,5.轴承座,6.支撑板,7.步进电机,8.固定法兰,9.联轴器b, 10.左侧支撑板,11.内箱体,12.窝眼式排种器,13.排种轴,14.右侧支撑板,15.漏斗,16.褶皱管,17.三通,18.分配器,19.不锈钢自吸泵,20.输种管,21.卷筒,22.竖支撑板a,23.横滑板a,24.连接管,25.横滑板b,26.竖支撑板b,27.连接覆板,28.调节块,29.调节片,30.连接排种管,31.排种管,32.连接环,33.覆板,34. GPS模块。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浅海海底各类海草的播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装置,下面将参照图I说明本专利技术浅海海底植被修复播种原理。如图I、图2、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有以下部分组成,本装置以播种前行的方向为前端,以装置在水面上的方向为上部(I)水下播种装置横滑板a和横滑板b与覆板水平平行放置并固定在覆板呈凹形端即后端的两侧,竖支撑板a和竖支撑板b用不锈钢焊条分别垂直焊接在横滑板a和横 滑板b沿水平放置方向的中线上;竖支撑板a和竖支撑板b成平行关系,覆板33的前端与连接覆板27用螺栓连接;竖支撑板a 22和竖支撑板b 26在前端与中间上部的位置有两个孔,分别与连接管24、连接覆板27连接并通过两端螺母紧固;连接排种管30两端与调节片29焊接为一个整体,连接排种管30固定连接在调节块28中心的孔并保持相对转动,调节块28通过固定孔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浅海海底植被修复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下播种装置、输送装置、提升机构、排种系统、机架和PLC控制系统;所述的水下播种装置包括横滑板a、横滑板b、竖支撑板a、竖支撑板b、连接管、连接覆板、连接排种管、覆板、调节片、调节块、排种管和连接环;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不锈钢自吸泵、分配器、输种管和三通;所述的提升机构包括提升电机和卷筒;所述的排种系统包括步进电机、排种轴、窝眼式排种器、褶皱管、漏斗、内箱体、左侧支撑板和右侧支撑板;所述的覆板呈T形,T形上端两侧高中间低成凹型,T形下端呈圆弧型;以浅海海底植被修复播种机前进的方向即覆板T形下端朝向为前端,横滑板a和横滑板b分别水平平行放置并固定在覆板呈凹形端即后端的两侧,竖支撑板a和竖支撑板b用不锈钢焊条分别垂直焊接在横滑板a和横滑板b沿水平放置方向的中线上;两个竖支撑板的整体形状呈椭圆形,但竖支撑板a和竖支撑板b与横滑板a和横滑板b焊接的一端即底端成一直线形;在竖支撑板a和竖支撑板b上前端及中间的位置分别设有两个孔;连接管的两端穿过竖支撑板a和竖支撑板b前端相对应的孔与竖支撑板a和竖支撑板b连接固定;连接覆板两端分别穿过竖支撑板a和竖支撑板b中间对应的孔与竖支撑板a和竖支撑板b连接固定,且覆板前端与连接覆板中间连接固定,使覆板前端面上扬呈圆弧状;竖支撑板a和竖支撑板b前端均与其平行安装有一个调节槽,调节槽上设有两条凹槽,凹槽之间的宽度与调节块上两个固定孔之间的宽度对等;调节块中心位置有一中心孔,在中心孔的两侧对称的位置有两个固定孔,调节块通过两个固定孔与竖支撑板上的调节槽连接,且调节块可以沿调节槽上下移动,通过调节固定孔在凹槽内的位置控制调节块在调节槽上的位置;在调节块中心孔和任一个固定孔之间上下等距离设置三个调节孔;连接排种管与排种管通过连接环垂直连接,连接环的位置可调;连接排种管两端分别焊接一个调节?片,并保持两个调节片的方向一致,且连接排种管两端穿过调节块中心的孔与调节块连接但可以转动,便于调节调节片的位置;调节片通过三个调节孔与调节块连接,通过改变调节片与不同调节孔的连接可以调整调节片在调节块上的位置以改变排种管的倾角;不锈钢自吸泵与机架固定连接,卷筒通过轴承座固定连接在机架上,卷筒与提升电机通过联轴器a连接,提升电机通过提升电机底座固定在机架;左侧支撑板和右侧支撑板平行安装在内箱体的两侧,与内箱体组成种子箱放置种子;左侧支撑板和右侧支撑板下端通过折弯折成L形固定在机架上,起到支撑内箱体的作用;窝眼式排种器安装在内箱体底部的安装孔上并与漏斗连接相通,漏斗与褶皱管上端连接;支撑板与左侧支撑板和右侧支撑板垂直连接固定;三通固联在支撑板上,三通分别连接褶皱管下端、分配器出水口和输种管一端;不锈钢自吸泵出水管与分配器入水口连接,分配器固连在机架上;输种管另一端与排种管连接;排种轴穿过窝眼式排种器中的排种轮;步进电机通过固定法兰与左侧支撑板连接,并通过联轴器b与排种轴连接;GPS模块通过信号线与PLC控制系统连接,PLC控制系统通过信号线与步进电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辉张学雷刘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