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冬梅专利>正文

精密微调式组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57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精密微调式组合模具属于一种可调式板带材成型模具,通过上下支承板和前后夹板将模具、上下缓冲块、前后调整楔块、调整杆固定在型腔内,通过旋转调整装置的左右两个调整杆头部,调整杆通过设置在其杆部上平面斜槽内的滑动键作用于前后调整楔块,最终使两个下缓冲块上下移动,由于上缓冲块与下缓冲块在下死点位置是实打击接触,在上支承板运动行程不变的情况下,下缓冲块的沿上下方向的移动相当于调整了上模与下模之间的运动行程,从而达到调整坯件变形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模具可调精度差,精度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具有行程可预先设定,调整精度高,操作简单直观、精度稳定性好的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板带材成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冲程可调式板带材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一般的成型模具指锻压、冲压工业领域中用于对零件及板材、带材进行锻压成型或冲减成型所需的成型机构。目前,该类模具的上模与下模之间的行程间隙调整采用一级调整机构,调整精度差,虽然能保证生产工艺的完成,但冲压或锻压出来的带材成品精度较低,只适合于尺寸较厚的坯料及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冲、锻压工艺要求。对于精度要求高、较薄坯料加工的冲锻压工艺,则现有模具很难达到其工艺要求,特别是在高频大负载情况下模具的损耗的增加会逐渐降低成品精度,精度稳定性差。而且现有模具结构简单、调整稳定性差,也阻碍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密微调式组合模具,其解决了
技术介绍
的可调精度差,精度稳定性差,最小调整量太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精密微调式组合模具,包括上支承板3,固定于上支承板3下方的上模1,下支承板4,固定于下支承板4上方的下模2,定位装置,前调整楔块9和后调整楔块10,与前后调整楔块9、10连接的调整装置,其特殊之处是所述上支承板3下方固定有分别位于上模1前后两侧的两个上缓冲块5;所述下支承板4上方设置有位于下模2前后两侧的两个下缓冲块6,所述前后调整楔块9、10位于两个下缓冲块6与下支承板4之间,所述两个下缓冲块6的底面为沿左右方向倾斜的斜面,所述前后调整楔块9、10的顶面为沿左右方向倾斜、其斜率与所述下缓冲块6斜面斜率相等的斜面。上述调整装置包括沿前后调整楔块9、10运动方向设置的调整杆20,所述调整杆20包括头部21和杆部22,所述调整杆20的头部21与下支承板4间为螺纹连接,其杆部22的一端与头部21间为活动连接,其杆部22的另一端与前后调整楔块9、10固定连接。上述调整装置包括沿前后调整楔块9、10运动方向设置的调整杆20,所述调整杆20包括头部21和杆部22,所述调整杆20的头部21与下支承板4间为螺纹连接,其杆部22的一端与头部21间为固定连接,其杆部22的另一端与前后调整楔块9、10螺纹连接。上述调整装置包括垂直于前后调整楔块9、10运动方向设置的调整杆20以及两个设置于所述前后调整楔块9、10外端部底面上的滑动键18,所述调整杆20包括头部21和杆部22,所述调整杆20的头部21与下支承板4间为螺纹连接,其杆部22的一端与头部21间为活动连接,其上平面设置有与所述两个滑动键18分别配合的斜槽17。上述调整杆20为两组,所述每个调整杆20的杆部22上平面上各设置有一个斜槽17,所述前后调整楔块9、10分别与一组调整杆20的杆部连接。上述定位装置包括固定于下支承板4上前后两侧的前夹板7和后夹板8,四个定位螺栓11及相应的弹簧12;所述前后夹板7、8位于所述两个下缓冲块6及前后调整楔块9、10的外侧;所述下支承板4下表面设置有可供定位螺栓11通过的光孔13,所述前后调整楔块9、10上设置有可供定位螺栓11通过的长型孔14,所述下缓冲块6上设置有与定位螺栓11相配合的螺纹孔15,所述弹簧12设置于定位螺栓11与下支承板4间,所述定位螺栓11依次穿过所述弹簧12、光孔13、长型孔14后,固定在所述下缓冲块6的螺纹孔15上。上述调整杆20的头部21设置有游标刻度盘19。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调整精度高。精密微调式组合模具通过调整下缓冲块与下模间的垂直位置来调整上下模之间的冲压行程,具体来说调整量的控制是依靠调整两个调整杆上的头部螺距进给量,从而调整两个调整杆上键槽坐标位置,滑动健在键槽内的坐标位置的移动,又推动前后调整楔块左右移动并通过前后调整楔块前后两个下缓冲块的坡面坡比转换成下模垂直位移量,由于调整杆头部的螺距、杆部键槽的坐标斜率、以及前后调整楔块与前后两个下缓冲块的坡比都是在模具行程工艺要求确定后经过一系列严格科学计算确定的,然后通过游标刻度盘进行标定,所以该调整模式具有行程可预先设定、调整精度高、操作简单直观的特点,由于采用游标刻度盘式二级调整行程间隙模式,当转动调整杆头部时,通过整个调整装置的位移量换算,可以在下模上形成微小量的垂直位移,调整精度达到0.01mm。2、精度稳定性好。精密微调式组合模具的上下模的行程间隙是依靠相互撞击的上下缓冲块来保证的,上下缓冲块承受部分冲压力,保证坯料在冲压频率为1650次/分钟时仍具有稳定的加工精度。附图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是图2的B-B向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种调整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本技术包括上模1,下模2,固定上模1的上支承板3,固定下模2的下支承板4,上模1前后两侧设置有固定于上支承板3下方的两个上缓冲块5,下模2前后两侧设置有两个下缓冲块6,两个下缓冲块6与下支承板4之间设置有前调整楔块9、后调整楔块10,两个下缓冲块6的底面为沿左右方向倾斜的斜面,前后调整楔块9、10的顶面为沿左右方向倾斜、其斜率与所述下缓冲块6底面斜率相等的斜面,下支承板4下表面设置有可供定位螺栓11通过的光孔13,前后调整楔块9、10上设置有可供定位螺栓11通过的长型孔14,下缓冲块6上设置有与定位螺栓11相配合的螺纹孔15,弹簧12设置于定位螺栓11与下支承板4间,四个定位螺栓11依次穿过所对应的弹簧12、光孔13、长型孔14后,分别固定在下缓冲块6的螺纹孔15上,位于两个下缓冲块6及前后调整楔块9、10的外侧的前夹板7和后夹板8固定于下支承板4上,调整装置与前后调整楔块9、10相连接并可带动前后调整楔块9、10沿坯件运动方向左右移动,调整装置包括垂直于前后调整楔块9、10运动方向设置的调整杆20、以及两个设置于前后调整楔块9、10外端部底面上的滑动键18,调整杆20包括头部21和杆部22,调整杆20的头部21与下支承板4间为螺纹连接,其杆部22的一端与头部21间为活动连接,杆部上表面设置有两个与滑动键18配合的斜槽17,调整杆20的头部21设置有游标刻度盘19,为了能分别调整前调整楔块9或后调整楔块10与各自相对的下缓冲块6的相对位置,即调整上模1和下模2之间前后的间隙误差,也可以设置两组调整装置,每组调整装置包括一个调整杆20,每个调整杆20的杆部22上平面上各设置有一个斜槽17,前调整楔块9和后调整楔块10外端部底面上的滑动键18分别与相对应的一个调整杆20的杆部22上平面的斜槽17相配合。本技术原理本技术通过上下支承板和前后夹板将模具、上下缓冲块、前后调整楔块、调整杆固定在行腔内,而调整杆通过设置在其杆部上平面斜槽内的滑动键与前后调整楔块连接。当旋转左右两个调整杆上的头部及游标刻度盘时,调整杆的头部便会推动杆部前后移动,杆部的前后移动通过其上的滑动键连接转化为前后调整楔块的左右移动,前后调整楔块的左右移动又推动两个下缓冲块的上下移动;由于两个下缓冲块、前后调整楔块通过定位螺栓、弹簧与下支承板相连,定位螺栓在下缓冲块、调整楔块、下支承板间产生了一定的定位力,加之前后调整楔块上的长型孔保证了前后调整楔块在调整装置的作用下的左右灵活移动,最终结果保证了下缓冲块在前后调整楔块的作用下可在上下方向灵活移动而在坯件运动方向却不能移动;由于在下死点位置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密微调式组合模具,包括上支承板(3),固定于上支承板(3)下方的上模(1),下支承板(4),固定于下支承板(4)上方的下模(2),定位装置,前调整楔块(9)和后调整楔块(10),与前后调整楔块(9、10)连接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承板(3)下方固定有分别位于上模(1)前后两侧的两个上缓冲块(5);所述下支承板(4)上方设置有位于下模(2)前后两侧的两个下缓冲块(6),所述前后调整楔块(9、10)位于两个下缓冲块(6)与下支承板(4)之间,所述两个下缓冲块(6)的底面为沿左右方向倾斜的斜面,所述前后调整楔块(9、10)的顶面为沿左右方向倾斜、其斜率与所述下缓冲块(6)斜面斜率相等的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微调式组合模具,包括上支承板(3),固定于上支承板(3)下方的上模(1),下支承板(4),固定于下支承板(4)上方的下模(2),定位装置,前调整楔块(9)和后调整楔块(10),与前后调整楔块(9、10)连接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承板(3)下方固定有分别位于上模(1)前后两侧的两个上缓冲块(5);所述下支承板(4)上方设置有位于下模(2)前后两侧的两个下缓冲块(6),所述前后调整楔块(9、10)位于两个下缓冲块(6)与下支承板(4)之间,所述两个下缓冲块(6)的底面为沿左右方向倾斜的斜面,所述前后调整楔块(9、10)的顶面为沿左右方向倾斜、其斜率与所述下缓冲块(6)斜面斜率相等的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微调式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包括沿前后调整楔块(9、10)运动方向设置的调整杆(20),所述调整杆(20)包括头部(21)和杆部(22),所述调整杆(20)的头部(21)与下支承板(4)间为螺纹连接,其杆部(22)的一端与头部(21)间为活动连接,其杆部(22)的另一端与前后调整楔块(9、10)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微调式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包括沿前后调整楔块(9、10)运动方向设置的调整杆(20),所述调整杆(20)包括头部(21)和杆部(22),所述调整杆(20)的头部(21)与下支承板(4)间为螺纹连接,其杆部(22)的一端与头部(21)间为固定连接,其杆部(22)的另一端与前后调整楔块(9、10)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微调式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郭冬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