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穿着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4487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局部减低向身体施加的压力的一次性穿着物品。作为一次性穿着物品的一例而示出的一次性取尿用衬垫(1)包括内表面片(17)和外表面片(18)、以及位于这些片之间的吸液构造体(20)。在吸液构造体(20)的体液吸收面(21)上形成有向内表面片(17)侧突出的一对第1凸部(31)。第1凸部(31)位于后腰区域,并且在吸液构造体(20)的两侧部(25)沿纵向(Y)延伸。第1凸部(31)由与吸液构造体(20)的芯材(23)相同的材质、即短纤浆与超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混合物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一次性穿着物品,更详细地说,涉及在吸液构造体方面具有特征的一次性取尿用衬垫、一次性尿布、一次性排泄训练用内裤、一次性失禁内裤、一次性经期用内裤等一次性穿着物品。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在具有前腰区域和后腰区域、以及位于上述前腰区域与后腰区域之间的裆部区域的一次性尿布中,在与穿着者的腰椎骨接触的部分安装有膨松构件。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具有表面片、背面片、夹装这些片材之间的吸收体、以及夹装在单个吸收体与表面片之间的膨松构件的尿布。膨松构件设置于在穿着时与穿着者的腰椎骨对应的位置、亦即腰椎骨周围部,能够形成在穿着者的腰椎骨与床之间设有缓冲物的状态。 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 2006 — 101895 号公报(JP 2006 一 101895A)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尿布中,膨松构件形成在腰椎骨周围部,并处于尿布始終与腰椎骨接触的状态。由于腰椎骨比其他部分向外侧突出,因此腰椎骨会因自重而压靠在床侧,容易发生褥疮,由于产生有褥疮的部分与尿布接触,从而存在对穿着者的刺激增大并且使褥疮的治愈延迟的可能性。在本专利技术中,其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局部地降低向身体施加的压カ的一次性穿着物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穿着物品的改进,该一次性穿着物品包括底片和吸液构造体,上述底片含有纵向和横向、身体侧和与该身体侧相反的ー侧、沿上述纵向相连的前腰区域和后腰区域以及位于上述前腰区域与后腰区域之间的裆部区域、以及沿上述横向延伸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以及沿上述纵向延伸的两侧部,上述吸液构造体至少位于上述裆部区域,并且具有体液吸收面和底面。该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吸液构造体的上述体液吸收面及底面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形成沿上述后腰区域的上述纵向延伸的第I凸部,上述第I凸部分别位于上述两侧部。作为该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在上述吸液构造体的上述体液吸收面及底面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在比上述第I凸部靠上述裆部区域侧的位置,且是上述吸液构造体的上述横向的中央部形成第2凸部。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之一,在上述第I凸部之间形成用于连结上述第I凸部的连结凸部,上述连结凸部位于上述后端部侧。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之一,上述吸液构造体包括吸液性芯材、以及覆盖上述芯材的覆盖片,上述第I凸部、第2凸部以及连结凸部的至少任意一方由与上述芯材相同的材料形成。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之一,上述第I凸部、第2凸部以及连结凸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由高分子材料形成。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之一,上述高分子材料是发泡性聚氨酷。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之一,在上述底片的上述身体侧安装有肌肤接触片,上述肌肤接触片的沿着上述纵向延伸的两侧部接合于上述底片,并且该肌肤接触片重叠于上述第I凸部以及第2凸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尤其ー个以上实施方式,在吸液构造体的后腰区域形成从体液吸收面及底面的至少任意一方突出的第I凸部,该第I凸部位于两侧部且沿纵向延伸。即,在横向中央附近形成沿纵向延伸的凹部。由于腰椎骨位于穿着者的宽度方向中央部附近,因此在穿着了本专利技术的穿着物品时,吸液构造体直接与腰椎骨接触,不会強烈地压迫该腰椎骨。因而,能够缓和因吸液构造体与穿着者的肌肤发生摩擦而产生的刺激。附图说明 图I是第I实施方式的一次性穿着物品的一例、即一次性取尿用衬垫的俯视图。图2是图I的分解组装图。图3是图I的III — III剖视图。图4是示出衬垫的穿着状态的说明图。图5是示出衬垫的穿着状态的说明图。图6是第2实施方式的吸液构造体的分解组装图。图7是第3实施方式的吸液构造体的立体图。图8是图I的VIII - VIII剖视图。图9是图7的IX — IX剖视图。图10是第4实施方式的吸液构造体的俯视图。图11是第5实施方式的吸液构造体的俯视图。图12是第6实施方式的吸液构造体的俯视图。图13是第7实施方式的衬垫的俯视图。图14是图13的XIV — XIV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I实施方式)图I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穿着物品的一例而示出的一次性取尿用衬垫I的俯视图,图2是将衬垫I的局部剖开后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I的II 一 II剖视图,图4及图5是示出衬垫I的穿着例的图。衬垫I具有将横向X的长度尺寸二等分的虚拟纵向中心线P — P、以及将纵向Y的长度尺寸二等分的虚拟横向中心线Q — Q,该衬垫I对于虚拟纵向中心线P — P大致对称。在对称的部分中,仅在其一方标注附图标记,在另一方省略一部分附图标记。衬垫I包括底片10以及从裆部区域13延伸至前腰区域11及后腰区域12的吸液构造体20,该底片10包括穿着者的身体侧及与穿着者的身体侧相反的一侧亦即穿衣侧、前腰区域U、后腰区域12、位于前腰区域11与后腰区域12之间的裆部区域13。底片10包括前端部14及后端部15,其相对于虚拟横向中心线Q — Q相互对置且沿横向X延伸;以及两侧部,其相对于虚拟纵向中心线P — P相互对置且沿纵向Y延伸。两侧部包括位于前腰区域11的前侧部16a、位于后腰区域12的后侧部16b、以及位于裆部区域13的裆侧部16c。前侧部16a及后侧部16b与虚拟纵向中心线P — P大致平行地延伸,并且裆侧部16c以沿穿着者的大腿贴合的方式形成为凹曲状。底片10包含形成身体侧的内表面片17、以及形成与该内表面片17相反的ー侧、SP穿衣侧的外表面片18。在上述内表面片17和外表面片18之间配置有吸液构造体20。吸液构造体20包括与内表面片17对置的体液吸收面21、以及与外表面片18对置的底面22。在底面22与外表面片18之 间夹装有覆盖底面22的防漏薄膜19。内表面片17与吸液构造体20、吸液构造体20与防漏薄膜19、防漏薄膜19与外表面片18分别借助热熔粘接剂等而相互断续地接合。内表面片17及外表面片18可以使用纺粘(spunbond)纤维无纺布、纺粘 熔喷 纺粘(SMS)纤维无纺布、热风(air-through)无纺布等。作为防漏薄膜19,能够使用具有透湿性的不透液性的塑料薄膜。吸液构造体20通过利用液扩散性的覆盖片24覆盖吸液性的芯材23而形成,该吸液性的芯材23是通过对短纤衆(fluff pulp)与超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等的混合物进行压缩而形成的。吸液构造体20至少位于裆部区域13,并且朝向前腰区域11和后腰区域12沿纵向Y延伸。吸液构造体20的横向X上的长度尺寸在裆部区域13中变小,且该吸液构造体20具有朝向虚拟横向中心线Q — Q而中间变细的形状。在该实施方式中,裆部区域13的大部分位于比虚拟横向中心线Q — Q靠纵向Y的前方的位置,后腰区域12的纵向Y上的长度尺寸大于前腰区域11的纵向Y上的长度尺寸。吸液构造体20在体液吸收面21形成有向内表面片17侧突出的ー对第I凸部31。第I凸部31位于后腰区域11,并且在吸液构造体20的两侧部25沿纵向Y延伸。第I凸部31由与吸液构造体20的芯材23相同的材质、即短纤浆与超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混合物形成,并且将该第I凸部31的厚度方向上的长度尺寸设为大约8mm 30mm。上述第I凸部31及吸液构造体20能够通过在模板中层叠芯材23的材料而一体地形成。即,在模板中,在与吸液构造体20对应的凹部内进ー步形成与第I凸部31对应的凹部,通过在该模板中层叠芯材23并进行压缩,能够形成第I凸部31与吸液构造体20。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户田温树中岛海阳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