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支架假体(100),包括生物可降解管状本体(104)、联接于生物可降解本体的近侧端部的第一生物不可降解自扩张环以及联接于生物可降解本体的远侧端部的第二生物不可降解自扩张环(106B)。混合支架包括用于纵向压缩管状本体的至少一个机构,以增大混合支架的径向强度。纵向压缩机构可以是突出元件(508),该突出元件从混合支架径向向外延伸,或者是在生物不可降解环之间延伸的弹性体压缩带(1150)或系绳。压缩带可以在支架递送之前预连接到两个生物不可降解环,或者可以在插入之前连接到一个生物不可降解环,并就地连接到另一个生物不可降解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地涉及用于放置于体腔内的管腔内假体,并更具体地涉及具有生物可降解本体的支架假体。
技术介绍
已开发了许多种类的管腔内假体,每种都提 供独特有益的结构以修改体腔内的目标腔壁的机械特性。如文中所用,“管腔内假体”意在覆盖ー种医疗装置,该医疗装置适于暂时或永久地植入体腔内,体腔包括天然生成的和人工制成的内腔。例如,已知用于植入体腔内以提供对形成人体内的各种内腔的壁组织的人工径向支承的支架假体,并经常更具体地已知用于植入人体血管内的支架假体。支架可提供对体腔的受损或受创伤的壁组织的长期支承,或者可以植入例如以维持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的血管所恢复的通畅性。存在许多传统的用干支架的应用场合,包括心血管、泌尿、胃肠和妇科应用场合。基本上,永久地或暂时地植入支架。永久性支架设计成維持在体腔内一段不确定的时间,并通常设计成提供用于内腔的受损或受创伤的壁组织的长期支持,或者維持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的血管的通畅性。暂时性支架设计成維持在体腔内一段有限时间,以例如在由于外科手术或受伤而引起的对内腔的创伤之后維持体腔的通畅性,或者暂时打开堵塞的内腔直至自然地愈合为止。永久性支架会随时间对周围的组织造成刺激,从而在植入位置处产生炎症和管腔的再狭窄或再变窄。此外,如果需要附加的干预性手术,之前永久性植入的支架会使得难以执行后续手术。另ー方面,暂时性支架避免与长期植入物有关的并发症。暂时性支架可有利地在适当时间段之后,例如在内腔的受创伤组织已愈合之后从体腔内移除,并且不再需要支架来維持内腔的通畅性。暂时性支架可由生物可吸收和/或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这些材料选择成随时间在活体内吸收或降解。通常是生物可吸收聚合物的材料和通常用于生产生物可吸收支架的过程导致支架与相似尺寸的金属支架相比具有较小拉伸強度和较小模量。生物可吸收支架的机械强度方面的限制会导致在已插入支架之后支架缩回。这会导致内腔面积及由此血流量减小。在若干情况下,血管会完全再次闭塞。为了防止缩回,聚合物支架设计有较厚的支撑物(这造成较大的轮廓)或设计为复合物来改善机械特性。使用相对较厚的支撑物使聚合物支架更刚性并且降低它们缩回的倾向,但相当一部分的动脉腔会被支架所占据。这使支架递送更为困难,并会造成流经内腔的面积减小。较大的支撑物面积还増大对管壁损伤的程度,并且这会造成较高的再狭窄率,即,血管的再闭塞。由此,现有的可完全吸收支架缺少维持管腔尺寸的机械特性。即便通过之前生物可吸收编织构造的设计操纵和对可能最好的己知生物可吸收材料的选择,可完全吸收支架也达不到目前临床上验证的产品(即,金属支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时提供ー种混合支架,该混合支架具有对于支架所期望的机械特性,诸如环向或径向强度,同时保持至少大部分生物可吸收的结构。这种支架在对治疗来说适当的时间段内提供体腔内足够的支承,此后,生物可降解部分降解,以在没有外科手术干预的情况下从患者体内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混合支架假体,该混合支架假体包括生物可降解管状本体、联接于生物可降解本体的近侧端部的第一生物不可降解自扩张环以及联接于生物可降解本体的远侧端部的第二生物不可降解自扩张环。混合支架包括ー机构,该机构用于沿纵向压缩管状本体和/或维持处于沿纵向受压缩的构造下的管状本体,以增大混合支架的径向強度。附图的简要说明如附图中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将从下述说明及其实施例中显而 易见。包含在本文中并形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还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利用本专利技术。附图并未按比例绘制。图I是混合支架的实施例的侧视图,该混合支架具有生物可降解本体和生物不可降解端部,其中,混合支架处于被压缩或递送构造。图2是图I的混合支架的端视图。图3是图I的混合支架的侧视图,其中,混合支架处于径向扩张或展开构造。图4是图I的混合支架的端视图。图5是混合支架的实施例的侧视图,该混合支架包括用于增大支架的生物可降解本体的环绕强度的、位于生物不可降解端部上的倒钩。图6是附连于图5的混合支架的倒钩的放大图。图7是混合支架的实施例的侧视图,该混合支架包括用于增大支架的环绕强度的、沿支架长度呈交错的或任意样式的倒钩。图8A-8C示出图5的倒钩的替代构造。图9A-9C示出在血管内的治疗位置处使图5的混合支架展开的方法,其中,支架的生物可降解本体正在自扩张。附图说明图10A-10C示出在血管内的治疗位置处使图5的混合支架展开的方法,其中,支架的生物可降解本体通过由操作者施加的压缩カ而扩张。图11是混合支架的实施例的侧视图,该混合支架包括用于增大支架的生物可降解本体的环绕强度的、预连接的纵向压缩带。图12A-12C示出在血管内的治疗位置处使图11的混合支架展开的方法。图13A-13B是混合支架的实施例的侧视图,该混合支架包括纵向压缩带,这些压缩带就地连接到支架,以增大支架的生物可降解本体的环绕强度。图14示出从混合支架移除的、图13A的纵向压缩带的一部分。图15示出图13A的混合支架的近侧环的俯视图部分,根据实施例,该近侧环包括用于使纵向压缩带就地连接到支架的槽。图16示出图13A的混合支架的近侧环的俯视图部分,该近侧环包括用于使纵向压缩带根据实施例就地连接到支架的槽和翼片。图17A-17B示出图15或图16的近侧环的侧视部分。图18A-18C示出在血管内的治疗位置处使图13A的混合支架展开并将纵向压缩带就地连接到支架的方法,其中,混合支架的远侧端部基本上就地拉动以使带连接到支架,由此纵向压缩支架并增大支架的环绕强度。图19A-19D示出在血管内的治疗位置处使图13A的混合支架展开并将纵向压缩带就地连接到支架的方法,其中,混合支架的远侧端部基本上就地拉动以使带连接到支架,由此纵向压缩支架并增大支架的环绕强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參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其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完全相同或功能上类似的元件。术语“远侧”和“近侧”用在关于相对于治疗临床医生的位置或方向的下述说明中。“远侧”或“向远侧”是远离临床医生的位置或沿远离临床医生的方向。“近侦Γ或“向近侧”是接近临床医生的位置或沿接近临床医生的方向。术语“生物可降解”和“生物可吸收”用在关于材料特性的下述说明中。“生物可降解”是能活体分解或降解井随后排出的材料。“生物可吸收”是能活体分解或降解井随后被再吸收的材料。生物可降解和生物可吸收材料都适于此应用的目的,并由此为了简单起见,除非另外指出,否则生物可降解材料和生物可吸收材料将总地在此被称为“生物可降解”。此外,在下述说明中使用的术语“溶解”意在指生物可降解和生物可吸收材料的分解。下述详细说明本质上是示例性的并不意在限制本专利技术或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和使用。尽管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是在诸如冠状动脉、颈动脉和肾动脉之类的血管的治疗的情景下,但本专利技术还可用于认为有用的任何其它人体通道内。更特别地,支架适于在患者体内的各种治疗位置展开,并包括脉管支架(例如,冠状支架以及外周脉管支架,诸如脑部支架、浅股动脉支架和髂动脉支架)、泌尿支架(例如,尿道支架和输尿管支架)、胆道支架、气管支架、胃肠支架和食管支架。此外,并不意图受限于在上述
、背景、
技术实现思路
或下文详细描述中所具有的任何表述出的或隐含的理论。现參照图1-4,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伯格伦德,J·彼德森,
申请(专利权)人:美敦力瓦斯科尔勒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