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屏幕显示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3918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屏幕显示的设备及其屏幕切换方法,包括具有移动通讯功能的通讯端,该通讯端包括移动终端主板及内屏显示板,所述的移动终端主板上设置有移动终端主控、分别与移动终端主控连接的移动通信模块、麦克风、扬声器、存储器及用于提供工作电源的电池,所述内屏显示板上设有移动终端内屏,所述的内屏显示板上还设有用于扩展所述通讯端显示功能的内屏扩展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屏幕显示的设备将内屏扩展模块设置在内屏显示板上,无需重新设计移动终端主板,利用最低的设计和制造成本实现扩展显示屏的功能,节约资源,并且便于用户操作,增加操作的灵活性,提高多屏幕显示的设备的娱乐性和易操作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扩展屏幕的多屏幕显示的设备
技术介绍
一般将能够连接移动互联网的设备统称为移动通讯终端,例如手机,PDA, IPAD,可以上网的电视,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都可以称为移动通讯终端。移动终端具有因具有可移动性、便携性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特别是作为可移动通讯工具的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须用品。作为可移动通讯的手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需求,例如使用移动通讯终端浏览网络新闻、查看微博、网络聊天、观看多媒体影音内容、进行游戏娱乐等。在这种情况下,移动通讯终端的显示部件无疑出现了各种缺陷,特别是屏幕太小,达不到移动互联网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发展一种多屏幕或者可外接屏幕的多屏幕显示的设备,比如将具有大屏幕的PAD和手机合并,可以满足人们对移动终端输出显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屏幕显示的设备及其屏幕切换方法,其能够外接不同类型的屏幕,这些外接屏幕的尺寸可以大于移动通讯终端自身设置的屏幕,解决了目前移动通讯终端由于屏幕小而无法满足移动互联网发展需求的技术问题。一种多屏幕显示的设备,包括具有移动通讯功能的通讯端,该通讯端包括移动终端主板及内屏显示板,所述的移动终端主板上设置有移动终端主控、分别与移动终端主控连接的移动通信模块、麦克风、扬声器、存储器及用于提供工作电源的电池,所述内屏显示板上设有移动终端内屏,所述的内屏显示板上还设有用于扩展所述通讯端显示功能的内屏扩展模块,所述的移动终端主板上还设有与所述的移动终端主控连接的图像输出模块,该图像输出模块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内屏或者所述的内屏扩展模块,该移动通讯终端还包括与所述的通讯端分离设置的外屏端,该外屏端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的内屏扩展模块进行数据传输的外屏扩展模块。所述的移动终端主控包括显示切换模块,其用于控制所述的图像输出模块将图像信息传输给移动终端内屏或者内屏扩展模块。所述外屏端上设有外接显示屏,所述移动终端主控能够控制外接显示屏与所述通讯端的移动终端内屏选择性的工作。所述外屏扩展模块包括用于与所述的内屏扩展模块连接的外屏通信接口及与外屏通信接口连接的解码模块。所述的外屏端上还设有用于检测通讯端与外屏端是否电性连接的信号检测模块,该信号检测模块与所述的外屏扩展模块连接。所述的外屏端内设有电池,当外屏端与通讯端电性连接后,外屏端的电池为整个移动通讯终端的工作提供电能,并且在外屏端检测到通讯端的电池所带电能不足时,其能够为通讯端的电池充电。所述的外屏端上设有能够控制该移动通讯终端工作的输入/输出设备,该输入/输出输出设备与所述的外屏扩展模块连接。所述的外接显示屏的尺寸大于所述移动终端内屏的尺寸。一种多屏幕显示设备的屏幕切换方法,当通讯端与外屏端未连接时,移动终端内屏接收图像信号并显示;当通讯端与外屏端连接时,外屏端接收来图像信号并通过外接显示屏予以显示;在通讯端开机时,首选将图像信号发送至移动终端内屏显示,当移动终端主控收到来自外屏端所反馈的信号后,切换图像信号发送给外屏端。 所述当通讯端与外屏端未连接时,移动终端内屏接收图像信号并显示的步骤包括当通讯端与外屏端未连接时,处于通讯端工作状态下,显示切换模块通过接口将指令发送给移动终端内屏,使移动终端内屏处于工作状态,接收图像输出模块发出的图像信号,并将其显示。所述当通讯端与外屏端连接时,外屏端接收图像信号并通过外接显示屏予以显示的步骤包括;当通讯端与外屏端连接在一起时,处于外屏端工作状态下,所述的显示切换模块控制编码模块处于工作状态,接收图像输出模块发出的图像信号,并对图像信号进行编码,再通过移动终端通信接口传送给外屏端并通过外接显示屏予以显示。检测通讯端与外屏端是否建立电性连接。如果建立电性连接,则通过外屏通信接口向通讯端反馈接通的信息,通讯端在接收到该反馈信息后,控制移动终端内屏处于非工作状态,对图像输出模块发送的图像信号进行编码后,通过移动终端通信接口传输给外屏端。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移动通讯终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移动通讯终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移动通讯终端的第一种图像信号传输方案。图3B是本专利技术移动通讯终端的第二种图像信号传输方案。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多屏幕显示的设备通过连接移动通讯网络进而实现移动通讯的功能,例如连接GSM或CDMA移动通讯网络或者第三代移动通讯系统的WCDMA、CDMA2000、TD-SCDMA等移动通讯网络作为多屏幕显示的设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多屏幕显示的设备除了具有现有的移动通讯终端的基本通讯功能之外,其还包括一个作为该多屏幕显示设备的扩展屏幕的外屏端,通过启动外屏端,可利用外屏端较大的显示屏,解决移动通讯终端自身显示屏小的问题。具体地,如图I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多屏幕显示设备的结构原理图。本专利技术的多屏幕显示的设备包括通讯端I及外屏端2,所述的通讯端I与外屏端2是分离设置的,用户在需要较大的显示屏时,可以将通讯端I与外屏端2连接,使外屏端2也进入工作状态。通过外屏端2显示目标内容,例如播放视频文件或者浏览网页。当用户外出时,为了旅途的方便,可以只携带通讯端1,启动通讯端I即可实现通讯或者多媒体文件播放等功效。所述的通讯端I是整个设备的核心部分,其设置有移动终端主板10及内屏显示板11,所述的移动终端主板10的设计与现有的主板设计相同,是整个设备的电路控制中心,其上设有移动终端主控100、图像输出模块102、操作键识别模块103、移动通信模块104、麦克风105、扬声器106及存储模块107 ;所述的移动终端主控100是该移动通讯终端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主要用于解释各个功能模块的指令以及处理和执行指令,其与现有移动终端的主控不同的是还包括显 示切换模块101 ;所述的显示切换模块101用于控制移动终端内屏110或者内屏扩展模块的工作;所述的图像输出模块102用于对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图像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内屏及内屏扩展模块;所述的操作键识别模块103作为输入设备与移动通讯终端上设置的按键相连接,用于识别用户对按键的操作动作,并辨别和执行对应的指令;所述的移动通讯模块104为该移动通讯终端与外界移动通讯设备进行信息传输的通道,例如GSM、CDMA, WCDMA, CDMA2000、TD_SCDMA、3G等移动网络通讯模块;所述的麦克风105用于将用户的声音信号收集并通过移动通讯模块发送出去;所述的扬声器106用于将来自其他移动通讯终端的声音信息或者自身的音频信号传送给用户,使用户能够听到远程的移动通讯终端的用户的声音信息,以及移动终端自身播放的音视频文件;所述的存储模块107用于存储该移动通讯终端所必须的运行程序以及用于存储在本地的通讯录信息等。通讯端与外屏端未连接时,通讯端处于通讯端工作状态下,所述的显示切换模块101通过IIC接口或者SPI等接口将指令发送给移动终端内屏110,使移动终端内屏110处于工作状态,接收图像输出模块102发出的图像信号,并将其显示出来;通讯端与外屏端连接在一起时,处于外屏端工作状态下,所述的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屏幕显示的设备,包括具有移动通讯功能的通讯端,该通讯端包括移动终端主板及内屏显示板,所述的移动终端主板上设置有移动终端主控、分别与移动终端主控连接的移动通信模块、麦克风、扬声器、存储器及用于提供工作电源的电池,所述内屏显示板上设有移动终端内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屏显示板上还设有用于扩展所述通讯端显示功能的内屏扩展模块,所述的移动终端主板上还设有与所述的移动终端主控连接的图像输出模块,该图像输出模块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内屏或者所述的内屏扩展模块,该移动通讯终端还包括与所述的通讯端分离设置的外屏端,该外屏端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的内屏扩展模块进行数据传输的外屏扩展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朝晖姜英才黄磊唐闻
申请(专利权)人:华移联科沈阳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