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非隔离型逆变器共模漏电流电路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63374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抑制非隔离型逆变器共模漏电流电路及方法,包括直流源,5个开关器件和4个二极管,直流源并联连接滤波电容C1,二极管D2的阳极与直流源的正极之间串联有电感L1,二极管D1与直流源负极之间串联连接电容C2。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抑制非隔离型逆变器共模漏电流电路及方法,共模电流对并网电流的影响较小,并网电流的THD(总谐波失真)保持3%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非隔离的光伏逆变器由于其效率高、重量轻、体积小的优势,非常适用于小功率户型逆变器系统,但是由于省略了隔离元件,系统中可能出现较大的对地漏电流,不仅对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不利影响,更有可能对人体形成伤害,所以如何解决漏电流严重的问题是 非隔离逆变器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漏电流产生是由于平板结构的光伏电池与外壳间较大的分布电容导致的,分布电容的大小与光伏电池的生产工艺、功率等级、尺寸大小以及外部环境有关,尤其是在雨后潮湿的情况下,此时光伏系统已经正常工作,电池板表面附着的导电水膜将进一步增大电容值。一般而言,晶体娃光伏电池的寄生电容在50_150nF/kWp之间,薄膜光伏电池则可达luF/kWp,当然,薄膜光伏电池在使用时一般要求阴极接地使用。传统全桥逆变电路只有在应用双极性调制时才能使共模漏电流满足要求,使用单极性或单极性倍频调制方式都会产生严重的共模漏电流问题,无法正常工作。但是在电路中应用双极性调制,无论是在损耗特性,还是电流谐波特性上都远不如单极性调制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克服现有产品中使用单极性或单极性倍频调制方式都会产生严重的共模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抑制非隔离型逆变器共模漏电流电路,其包括直流源、5个开关器件和4个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源并联连接滤波电容(C1),二极管(D2)的阳极与直流源的正极之间串联有电感(L1),二极管(D1)与直流源负极之间串联连接电容(C2);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直流源的正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开关器件(S3)的漏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开关器件(S5)的漏极,开关器件(S5)的源极连接直流源的负极;开关器件(S1)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开关器件(S1)的源极与开关器件(S2)的漏极连接于节点(a),开关器件(S2)的源极连接直流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仪绿能电力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