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显示装置,其包括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第一电路模块及第二电路模块。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具有第一接点组。第一电路模块具有第一基板、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接点组与第三接点组。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接点组与第三接点组形成于第一基板上,第一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二接点组及第三接点组相连接,第二接点组与第一接点组相连接。第二电路模块具有第二基板、第二控制单元与第四接点组,第二控制单元与第四接点组相连且形成于第二基板上,第四接点组与第三接点组相连接。上述分段显示装置具有省电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段显示装置的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纸分段显示装置的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显示装置在各种电子产品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例如数字时钟、招牌或价格卷标中会使用到分段显示装置。而且,随着电子产品轻薄短小且易于携带的发展趋势,市场上更出现了具有厚度薄且省电等优点的电子纸显示器,如电泳显不器(Electrophoretic Display)、粉体移动显不器(Quick Response-LiquidPowder Display, QR-LPD)与电湿润式显不器(Electro-wetting Display, EffD) 以电泳显示器为例,其是一种藉由电场来控制带电粒子分布型态,进而改变显示区对环境光的反射率,以产生显示效果的显示器。基于其显示原理,电泳显示器具有双稳态 (Bistability)以及无须额外的发光光源的特点,因而可具备厚度薄且省电等优点。然而,在现有的分段显示装置中,通常都是由液晶显示器作为显示器件的,其使用时仍需较多的电力消耗,因此容易给分段显示装置的使用造成不便。因此,如何降低分段显示装置电力消耗,从而进一步改善分段显示装置的使用性能,实为相关领域之人员所重视的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段显示装置,其较为省电。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分段显示装置,其包括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第一电路模块及第二电路模块。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具有第一接点组。第一电路模块具有第一基板、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接点组与第三接点组。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接点组与第三接点组形成于第一基板上,第一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二接点组及第三接点组相连接,第二接点组与第一接点组相连接。第二电路模块具有第二基板、第二控制单元与第四接点组,第二控制单元与第四接点组相连且形成于第二基板上,第四接点组与第三接点组相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分段显示装置,其包括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及第一电路模块。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具有第一控制单元与第一接点组。第一控制单元与第一接点组相连接。第一电路模块具有第一基板、第二控制单元与第二接点组。第二控制单元与第二接点组相连接且形成于第一基板上,第二接点组与第一接点组相连接。上述分段显示装置采用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作为显示器件,由于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具有省电的优点,因此有利于整体减少分段显示装置的电力消耗,从而提高分段显示装置使用的方便性。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段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分段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分段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分段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20、30、40 :分段显示装置 12、32、42 :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 122、322、422 :第一接点组 14、24、34、44 :第一电路模块 142、342、442 :第一基板 144、324、424 :第一控制单元 146、346、446 :第二接点组 148,248 :第三接点组 149 :第一被动电子兀件组 16 :第二电路模块 162 :第二基板 164、344、444 :第二控制单元 166 :第四接点组 168:第二被动电子元件组 169:电源供应元件 245 :芯片 326、348、448 :被动电子元件组。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分段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图I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段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段显示装置10包括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12,第一电路模块14及第二电路模块16。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12具有第一接点组122。第一电路模块14具有第一基板142、第一控制单元144、第二接点组146与第三接点组148。第一控制单元144,第二接点组146与第三接点组148形成于第一基板142上。第一控制单元144分别与第二接点组146及第三接点组148相连接。第二接点组146与第一接点组122相连接。第二电路模块16具有第二基板162、第二控制单元164与第四接点组166。第二控制单元164与第四接点组166相连接且形成于第二基板162上。第四接点组166与三接点组148相连接。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12例如为电泳式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第一电路模块14连接于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12与第二电路模块16之间。详细来说,第一控制单元144可包括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 Unit, MCU)或驱动芯片(Driver IC),其可支持各种信号传输的接ロ协议(Interface Protocol),例如串行外设接ロ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SPI)协议或串行总线(Inter-Integrated Circuit,12C)协议。第二接点组146与第一接点组122相连接以使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12与第一电路模块14之间可进行信息交換。第二接点组146与第一接点组122可藉由异方性导电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 ACF)、异方性导电胶(Anisotropic Conductive Paste,ACP)或连接器(Connector)相连接。进ー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模块14还可包括第一被动电子元件组149,其形成于第一基板142上。第一被动电子元件组149例如包括电阻、电容、晶体振荡器与开关等。第二电路模块16可为输入设备,例如为键盘。第二控制单元164可包括微控制单元,与第一控制单元144相似,第二控制单元164亦可支持各种接ロ协议,例如串行外设接ロ协议或串行总线(Inter-Integrated)协议。第四接点组166与第三接点组148相连接以使第二电路模块16与第一电路模块14之间可进行信息交換。与第二接点组146与第一接点组122之连接结构相似,第四接点组166与第三接点组148亦可藉由异方性导电膜、异方性导电胶或连接器相连接。进ー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模块16还可包括第二被动电子元件组168与电源供应元件169。第二被动电子元件组168与电源供应元件169均 形成于第二基板162上。第二被动电子元件组168例如包括电阻、电容、晶体振荡器与开关等。电源供应元件169用于为各电子元件提供电力,其可为一般电池或充电电池,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分段显示装置10也可设置插头与外部电源连接来提供所需电カ。上述分段显示装置10采用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12作为显示器件,由于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12具有省电的优点,因此有利于整体減少分段显示装置10的电カ消耗,从而提高分段显示装置10使用的方便性。此外,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12,第一电路模块14及第ニ电路模块16的配合结构,还可改善分段显示装置10的连接方式,提升分段显示装置10的使用性能。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分段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请參阅图2,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段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具有第一接点组;第一电路模块,具有第一基板、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接点组与第三接点组,该第一控制单元、该第二接点组与该第三接点组形成于该第一基板上,该第一控制单元分别与该第二接点组及该第三接点组相连接,该第二接点组与该第一接点组相连接;以及第二电路模块,具有第二基板、第二控制单元与第四接点组,该第二控制单元与该第四接点组形成于该第二基板上,该第二控制单元与该第四接点组相连接,该第四接点组与该第三接点组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明泉,黄松辉,萧博文,杨淮泽,徐乾凤,
申请(专利权)人: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