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界面更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61352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户界面更新方法,包括:S1记录用户操作信息;S2对用户操作信息进行统计分析;S3根据S2中的统计分析结果执行更新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户界面更新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显示界面的更新,需要用户手动配置,操作步骤较多,无法最大程度的体现用户的操作习惯,导致电子设备易用性、便捷性和反应速度都较低的技术问题,可使显示界面更加适于当前用户的操作习惯和使用需求,提高电子设备的易用性、便捷性和反应速度,增强该电子设备的工作效率,为用户节省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通信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用户界面(UI,User Interface)是指用户和电子设备及其系统进行交互方法的集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用户界面主要是指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的显示界面。现有技术中,显示界面的内容的排布方式一般由系统或应用程序预先设置,用户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设置,如操作界面中图标位置的设置,图标显示数量的设置、字体大小的设置或部分显示内容的选择等。这种设置需要用户根据自身的需要或习惯手动进行配置。如用户需要在电子设备的桌面中增加某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图标,现有技术中用户需要按照系统的设定手动选择该应用程序,打开对话框,手动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这样方可在系统桌面上增加该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图标。再如中国知识产权局于2009年12月09日公开了一种触摸屏的界面更新方法,其公开号为CN101599001。这种界面更新方法,可实现当控制体在触摸屏上滑动时,根据控制体滑动轨迹最后经过的设定数量个像素点样本确定控制体的操作特性,根据控制体的操作特性更新界面,使界面调整在视觉上获得和控制体运动相应的效果。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显示界面的更新方法,均需要用户手动配置,操作步骤较多,便捷性不强。另外,由于用户自身不会对自己的操作习惯进行连续性的记录,其手动配置的显示界面,无法最大程度的体现用户的操作习惯,导致电子设备易用性、便捷性和反应速度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可实现自动更新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包括 Si记录用户操作信息; S2对用户操作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S3根据S2中的统计分析结果执行更新动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显示界面的更新,需要用户手动配置,操作步骤较多,无法最大程度的体现用户的操作习惯,导致电子设备易用性、便捷性和反应速度都较低的技术问题,可使显示界面更加适于当前用户的操作习惯和使用需求,提高电子设备的易用性、便捷性和反应速度,增强该电子设备的工作效率,为用户节省时间。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用户界面与信息更新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的流程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提供的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 如图I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将用户切换对象程序的数量作为结果数据对显示界面进行更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如下步骤 Si记录用户操作信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由于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和操作习惯不同,对同一款电子设备各功能的使用频率、应用程序之间的配合关系、切换顺序以及操作工具都不同。例如,同一款手机,有的用户打电话比较多,有的用户发短信比较多;有的用户习惯使用手指操作触控屏而有的用户习惯用触控工具(如触控笔)操作触控屏;有的用户喜欢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打开词典工具,电子书应用程序和词典应用程序会配合使用且在二者之间频繁切换,而有的用户喜欢在打开网页的同时打开词典,浏览器应用程序与词典应用程序配合使用且在二者之间频繁切换。这些各不相同的操作习惯或使用需求都导致用户对显示界面具有不同的配置需求。本步骤对用户的操作进行记录,形成用户操作信息并进行存储。S2对用户操作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根据SI中获得的用户操作信息,电子设备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结果数据,根据该结果数据可知应用程序之间的功能关系及用户的操作行为习惯 S3根据S2中的统计分析结果执行更新动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得知,根据S2的结果数据将显示界面进行相应的更新,可使显示界面更加适于当前用户的操作习惯和使用需求,提高电子设备的易用性、便捷性和反应速度,增强该电子设备的工作效率,为用户节省时间。所述SI记录用户操作信息的步骤,包括 Sll记录目标应用程序的切换对象程序。如用户在使用应用程序A时,会在使用A程序的过程中或在关闭A程序之后随即打开B程序、C程序或D程序;则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为A程序;所述B程序、C程序或D程序为A程序的切换对象程序。该步骤将B程序、C程序或D程序作为A程序的切换对象程序进行记录。这样电子设备可得知用户在使用A程序时会配合使用或继续使用哪些应用程序。S12记录对象程序的切换数量值N。如电子设备自开始使用至当前时间,在使用A程序的过程中或在关闭A程序之后随即打开B程序的次数为15次,则记录NAB=15 ;电子设备自开始使用至当前时间,在使用A程序的过程中或在关闭A程序之后随即打开C程序的次数为6次,则记录NAC=6 ;在使用A程序的过程中或在关闭A程序之后随即打开D程序的次数为9次,则记录NAD=9。这样,电子设备可得知用户在使用A程序时,与A程序配合使用或继续使用的应用程序的使用次数。所述S2对用户操作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的步骤,包括 S20将所述切换数量值N与预置的切换数量阈值NO进行比较,当切换数量值N >预置的切换数量阈值NO时,对相应的目标程序进行标识。如预置的切换数量阈值N0=10,则NAB > NO,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说明用户在使用A程序的同时或者关闭A程序之后,具有打开B程序的操作习惯或使用需求,因此对B程序进行标识。S3根据S2中的统计分析结果执行更新动作的步骤,包括 S31电子设备查询被标识的切换对象程序;如上述B程序。S32将所述被标识的切换对象程序的图标或链接在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显示界面进行显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图标或链接用于启动所述应用程序。如在上述A程序的显示界面显示上述B程序的图标或链接,这样当用户使用A程序的同时,可以直接在A程序的显示界面打开B程序,方便快捷,易用性佳。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根据S2的统计分析结果自动对显示界面进行更新,无需用户手动进行操控,电子设备自动完成显示界面的更新,进一步为用户提供了便捷实用的使用体验。所述S32将所述被标识的切换对象程序的图标或链接在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显示界面进行显示的步骤,包括 S321将所述被标识的切换对象程序添加到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shortcuts)列表中。这样可在使用目标应用程序的同时方便的打开被标识的切换对象程序。如将B程序添加到A程序的快捷方式(shortcuts)列表中,可实现在使用A程序时只要在A程序的显示界面就可以打开B程序。所述S33将所述被标识的切换对象程序的图标或链接在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显示界面进行显示的步骤,还可以包括 S322将所述被标识的切换对象程序设置到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退出接口模块中。这样可实现在退出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时自动打开被标识的切换对象程序。如将B程序设置到所述A程序的退出接口模块中,则可实现在用户操作退出A程序时自从打开B程序。所述SI记录用户操作信息的步骤,还可以包括 S13记录用户从目标应用程序切换至切换对象程序的时间参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额可以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和使用需求在不同的时间可能会发生改变。因此,根据用户在最近一段时间的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户界面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记录用户操作信息;S2?对用户操作信息进行统计分析;S3?根据S2中的统计分析结果执行更新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