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应用于建筑的自动通风节能装置,尤其涉及ー种自调节方向的通风帽。
技术介绍
目前的建筑通风装置主要是由电源驱动的,在使用电源驱动的情况下,会消耗大量电能,对环境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近年来也发展了无需动力的通风帽,但它无法实现同时进风和排风的目的,对建筑节能的作用有限。通过检索发现,中国技术专利风动储能保温除湿双向通风帽,专利号ZL200920071880. 6,该专利涉及ー种·通风装置,它包括,排风管、进风管、热交换箱、轴承,所述部件依次连接为ー个整体,该装置可以自动的根据风的方向来改变通风ロ的方向,无需动力,可以实现同时的通风和排风且不需要消耗能源,但仅仅靠着来风在排风管形成负压来驱动排风的排放,不适合无风的天气,尤其是炎热无风的正午,而且,该进风管和排风管距离较近,使进风管的空气很容易受到排风管空气的影响,无法保证进风的空气质量,当室外风速很大时,该专利技术专利也无法控制进风管进风的大小,室内环境的舒适性不高。通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0510111517. 9 :风能和太阳能联合驱动多功能自然通风装置。该装置风能的利用方式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调节方向通风帽,其特征在于,该通风帽包括排风管(1)、进风管(2)、轴承座(3)、安装在所述轴承座(3)上侧的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所述第二轴承(5)设置在第一轴承(4)内侧并与之同轴,所述排风管(1)的竖直排风段(11)与第一轴承(4)连接,所述进风管(2)的竖直进风段(21)位于排风管(1)内并与第二轴承(5)连接,轴承座(3)上设置有连通上下两侧的第一通气孔(31)和第二通气孔(32),第二轴承(5)的中轴上设置有轴向的内孔(51),排风管(1)通过第一通气孔(31)与轴承座(3)下侧连通,进风管(2)依次通过内孔(51)和第二通气孔(32)与轴承座(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华,郑晓红,梁文清,南旭,张宏升,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