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剑杆织机的接纬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8143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剑杆织机的接纬剑,它包括钩头(1)和与钩头相适配的夹纱杆(2),夹纱杆上表面端部开有第一沟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头(1)与第一沟槽(3)对应位置为夹持面,所述夹持面上设有第二沟槽(4),所述的第二沟槽(4)与第一沟槽(3)相适配。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这种结构后,由于在钩头和夹纱杆上都设有沟槽,纬纱在引纬过程中阻力加大,纬纱不会因夹持力不足在引纬的途中滑落,这样就可以一次夹持两根纬纱,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剑杆织机的接纬剑
技术介绍
剑杆织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无梭织机,它除了具有无梭织机高速、高自动化程度、高效能生产的特点外,其积极引纬方式具有很强的品种适应性,能适应各类纱线的引纬。普通剑杆织机的纬纱是通过送纬剑与接纬剑配合从布身的一侧引向另一侧的,其中接纬剑是通过钩头与夹纱杆对纬纱的握持来完成引布的,钩头与夹纱杆相夹对纱线具有一定的夹持力,能够达到引纬的目的。一般的接纬剑一次夹持一根纬纱,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尝试使用接纬剑一次夹持两根纬纱,但是在夹两根纬纱时,特别是麻类品种时,纬纱因夹持力不足会在引纬的途中滑落,造成缺纬疵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的剑杆织布机在同时夹两根纬纱时,纬纱会在引纬的途中滑落造成缺纬疵布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用于剑杆织机的接纬剑,能够同时夹持两根纬纱。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剑杆织机的接纬剑,它包括钩头和与钩头相适配的夹纱杆,夹纱杆上表面端部开有第一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头与第一沟槽对应位置为夹持面,所述夹持面上设有第二沟槽,所述的第二沟槽与第一沟槽相适配。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了这种结构后,由于在钩头和夹纱杆上都设有沟槽,纬纱在引纬过程中阻力加大,纬纱不会因夹持力不足在引纬的途中滑落,这样就可以一次夹持两根纬纱,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示意图。图2为夹砂杆的俯视图。图中所示I、钩头,2、夹纱杆,3、第一沟槽,4、第二沟槽。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图1、2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例为一种用于剑杆织机的接纬剑,它包括钩头I和与钩头相适配的夹纱杆2,夹纱杆上表面端部开有第一沟槽3,所述钩头I与第一沟槽3对应位置为夹持面,所述夹持面上设有第二沟槽4,所述的第二沟槽4与第一沟槽3相适配。本专利技术采用了这种结构后,由于在钩头和夹纱杆上都设有沟槽,纬纱在引纬过程中阻力加大,纬纱不会因夹持力不足在引纬的途中滑落,这样就可以一次夹持两根纬纱,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剑杆织机的接纬剑,它包括钩头(I)和与钩头相适配的夹纱杆( 2),夹纱杆上表面端部开有第一沟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头(I)与第一沟槽(3)对应位置为夹持面,所述夹持面上设有第二沟槽(4),所述的第二沟槽(4)与第一沟槽(3)相适配。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剑杆织机的接纬剑,它包括钩头(1)和与钩头相适配的夹纱杆(2),夹纱杆上表面端部开有第一沟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头(1)与第一沟槽(3)对应位置为夹持面,所述夹持面上设有第二沟槽(4),所述的第二沟槽(4)与第一沟槽(3)相适配。本专利技术采用了这种结构后,由于在钩头和夹纱杆上都设有沟槽,纬纱在引纬过程中阻力加大,纬纱不会因夹持力不足在引纬的途中滑落,这样就可以一次夹持两根纬纱,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文档编号D03D47/20GK102851846SQ201210312100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9日专利技术者陆必发 申请人:铜陵艾纶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剑杆织机的接纬剑,它包括钩头(1)和与钩头相适配的夹纱杆(2),夹纱杆上表面端部开有第一沟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头(1)与第一沟槽(3)对应位置为夹持面,所述夹持面上设有第二沟槽(4),所述的第二沟槽(4)与第一沟槽(3)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必发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艾纶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