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阀门检修容器,容器体(1)内包括卷扬提升机构(2),在卷扬提升机构(2)的下方设置重力式自动吊具(3),在重力式自动吊具(3)的下方设置阀芯支架机构,在容器体(1)的底部设置双盖密封机构(10),双盖密封机构(10)包括设置在容器体(1)的底板上的上盖及设置在穿地阀的顶部接口处的下盖,双盖密封机构(10)上设置开关工具,在双盖密封机构(10)的上方设置水平小车机构(11)。操作时可以实现全过程的α密封和γ屏蔽,能够保证操作人员及外围环境的安全,并且单次对接就能实现对穿地阀阀芯的更换,具有功能可靠、操作简单、传动平稳、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修容器领域,具体涉及ー种用于穿地阀阀芯更换及转运的兼具α密封和Y屏蔽功能的检修容器。
技术介绍
穿地阀的执行机构安装在人员可进入的区域,阀体穿过混凝土,阀芯和阀瓣位于具有放射性及腐蚀性区域。其阀芯属于易损件,需定期更换并将换下的旧阀芯进行转运、清洗、维修或报废等。检修阀芯过程中,需取出旧阀芯放入新阀芯,取出旧阀芯后,阀体与安全区域连通,阀体内的放射性及毒害气体会溢出到安全区域中,对人员造成伤害,为使人员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必须对更换阀芯过程中,对可能外泄的放射性气体、毒性气体及射线等进行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穿地阀检修的必要性及检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检修容器,能够在满足α密封和Y屏蔽的条件下,实现对穿地阀阀芯的更换及转运。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描述ー种阀门检修容器,包括容器体,容器体的下部与穿地阀的阀门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内包括卷扬提升机构,在卷扬提升机构的下方设置重力式自动吊具,重力式自动吊具与卷扬提升机构的动滑轮相连接,在重力式自动吊具的下方设置用于固定阀芯的阀芯支架机构,在容器体的底部设置双盖密封机构,双盖密封机构包括设置在容器体的底板上的上盖及设置在穿地阀的顶部接ロ处的下盖,在双盖密封机构的上方设置水平小车机构,在容器体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手套操作组件。进ー步,所述的水平小车机构包括用于控制小车做水平往复运动的电机、传动机构、导向机构及用于确保系统密封的完整性的密封罩。进ー步,所述的阀芯支架机构有两套,每套阀芯支架机构包括用于控制阀芯支架做水平往复运动的电机、传动机构、导向机构及用于确保系统密封的完整性的密封罩。进ー步,所述的阀芯支架机构的下方分别设置用于锁紧阀芯的阀芯夹持器。进ー步,所述卷扬提升机构包括电机、減速器及钢丝绳卷筒,钢丝绳卷筒与动滑轮相连接。进ー步,所述卷扬提升机构还包括用于反馈信号的松绳报警装置及用于确保系统密封的完整性的密封罩。进一歩,所述容器体包括由薄壁不锈钢壳体焊接而成的内衬和由若干金属板拼接而成的外防护层,金属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接缝处通过密封垫密封。进ー步,所述容器体的顶部设有单向进风过滤器。进ー步,在所述容器体的侧壁上设置照明系统,在与照明系统相对的另一面侧壁上设置观察系统。再进ー步,在容器体的底部设置若干个可调节支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的阀门检修容器,操作时可以实现全过程的α密封和Y屏蔽,能够切实保证操作人员及外围环境的安全,容器体内腔受旧阀芯所在环境气体的污染程度低,降低了容器体内腔的清洗频率,并且单次对接就能实现对穿地阀阀芯的更换,減少了转运次数及相关操作的任务量,因此具有功能可靠、操作简单、人为干预少、传动平稳、运动件的速度相对平缓、无强冲击、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阀门检修容器的主向结构示意图;图2为阀门检修容器的侧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ー种阀门检修容器,如图1、2所示,包括容器体1,容器体I的下部与穿地阀的阀门相对应,容器体I内包括卷扬提升机构2,在卷扬提升机构2的下方设置重力式自动吊具3,重力式自动吊具3与卷扬提升机构2的动滑轮相连接,在重力式自动吊具3的下方设置用于固定阀芯的阀芯支架机构,在容器体I的底部设置双盖密封机构10,双盖密封机构10包括设置在容器体I的底板上的上盖及设置在穿地阀的顶部接ロ处的下盖,双盖密封机构10上设置开关工具,双盖密封机构10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中的双盖体结构,在双盖密封机构10的上方设置水平小车机构11。所述的水平小车机构11包括用于控制小车做水平往复运动的电机、传动机构、导向机构及用于确保系统密封的完整性的密封罩,电机、传动机构及导向机构相连接,如图I所示,所述密封罩为长方体,设置在容器体I的底部外侧,电机、传动机构及导向机构都设置在该密封罩内;所述的阀芯支架机构包括用于控制阀芯支架做水平往复运动的电机、传动机构、导向机构及用于确保系统密封的完整性的密封罩,电机、传动机构及导向机构相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密封罩为长方体,设置在与阀芯支架4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容器体I的侧壁外部,电机、传动机构及导向机构都设置在该密封罩内;阀芯支架机构有两套,在阀芯支架机构4、5的下方分别设置用于锁紧阀芯的阀芯夹持器8、9。所述卷扬提升机构2包括电机、減速器及钢丝绳卷筒,钢丝绳卷筒与动滑轮相连接,卷扬提升机构2还包括用于反馈信号的松绳报警装置及用于确保系统密封的完整性的密封罩,所述密封罩为长方体,设置在容器体I上部的提升机构的外国。本专利技术的容器体I包括由薄壁不锈钢壳体焊接而成的内衬和由若干金属板拼接而成的外防护层,金属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接缝处通过密封垫密封;在容器体I的顶部设有单向进风过滤器14 ;在容器体I的侧壁上设置照明系统13、在与照明系统13相对应的另一面侧壁上设置观察系统17 ;在容器体I的一个侧壁上设置用于控制开关工具及阀芯夹持器8、9夹紧和松开的手套操作组件12 ;在容器体I的底部设置若干个可调节支腿15。在一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阀门检修容器,主要由容器体I、卷扬提升机构2、重力式自动吊具3、双盖密封机构10、水平小车机构11、阀芯支架机构4、5、阀芯夹持器8、9、单向进风过滤器14、可调节支腿15、照明系统13、观察系统17、手套操作组件12等部分组成。容器体I是新旧阀芯的包容内腔,也是其它零部件的安装基座,容器体I由内衬和外防护层组成,内衬由薄壁不锈钢壳体拼焊而成,外防护层由多块金属板拼接而成,金属板间采用螺栓连接,接缝处通过密封垫实现密封,金属板同时作为阀门检修容器所含其余零部件的安装基体;卷扬提升机构2拖动重力式自动吊具3上下运动,卷扬提升机构2安装在容器体I内部上方位置,包括电机、減速器、钢丝绳卷筒、钢丝绳、动滑轮、松绳报警装置、密封罩等,电机的旋转运动经减速器降速后,驱动钢丝绳卷筒转动,卷筒转动实现钢丝绳收放,钢丝绳经动滑轮导向后拖曳重力式自动吊具做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松绳报警装置可在钢丝绳断裂或卡滞时反馈信号以防止事故扩大,密封罩用于确保系统密封的完整性;重力式自动吊具3与卷扬提升机构2的动滑轮连接,可实现对阀芯6、7以及双盖密封机构10的相互啮合时的上、下双盖门体的抓放;双盖密封机构10可确保旧阀芯6、新阀芯7更换过程中的α密封及穿地阀内腔的放射性及污染性气体不外泄,它包括上盖、下盖与开关工具,上盖安装在容器体I的底板上,下盖安装在穿地阀的顶部接ロ处,上盖与下盖组合形成双盖结构,利用开关工具实现上、下盖的啮合和分离,双盖门啮合并被重力式自动吊具3吊升则阀门检修容器内腔和穿地阀内腔连通,双盖门分离并被重力式自动吊具3下放则阀门检修容器内腔与穿地阀内腔隔离,并各自形成密封;水平小车机构11在容器体I底部做水平直线往复运动,用于暂存双盖密封机构10处于啮合状态的上、下双盖门,水平小车机构11包括电机、传动机构、导向机构、小车、密封罩等,由于小车做往复直线运动,当阀门检修容器与穿地阀的转运通道开启吋,啮合状态的双盖门10可暂时存放在小车11上,密封罩用于确保系统密封的完整性;阀芯支架机构4、5在重力式自动吊具3的下方对称布置,包括电机、传动机构、导向机构、支架、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阀门检修容器,包括容器体(1),容器体(1)的下部与穿地阀的阀门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1)内包括卷扬提升机构(2),在卷扬提升机构(2)的下方设置重力式自动吊具(3),重力式自动吊具(3)与卷扬提升机构(2)的动滑轮相连接,在重力式自动吊具(3)的下方设置用于固定阀芯的阀芯支架机构,在容器体(1)的底部设置双盖密封机构(10),双盖密封机构(10)包括设置在容器体(1)的底板上的上盖及设置在穿地阀的顶部接口处的下盖,在双盖密封机构(10)的上方设置水平小车机构(11),在容器体(1)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手套操作组件(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思,王广开,降宇波,宋文博,沈琛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