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庞日炳专利>正文

一种打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1813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4 0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谷机,包括机底座、谷桶、机架、脱粒滚筒、脱粒弓齿、分离筛网、机盖、集谷斗、动力机、小皮带轮、大皮带轮、锁定螺钉、滚筒轴。机架顶口装有分离筛网、集谷斗。机架顶至机盖之间装有脱粒滚筒,机盖有带疏导和挡谷隔板段和排断碎杆叶罩盖段带疏导和挡谷隔板段有斜向安装的顶机罩盖导向板和U型挡谷板,排断碎杆叶罩盖段有排禾口和导流板。脱粒滚筒有圆环挡谷板环圆周外径安装。排断碎杆叶罩盖段有拔禾齿。机架顶至机盖口底装有入禾托板。优点是逆转脱粒滚筒,脱粒干净,效率高,比传统的快一倍以上,秆叶从排禾口出,谷粒掉下经筛网从集谷斗出,谷粒不混杂有杆叶杂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逆转下进禾穗脱粒净粒打谷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脱粒机多是正转的,禾从顶口进入脱粒滚筒,这样脱出的谷与断碎杆叶混在一起,农民收割回去还要用风柜风分离谷粒出来,而且脱粒不彻底、不完全,造成浪费,其生产效率也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脱粒滚筒下方装入禾托板,机盖全密封式,机盖侧边有导流板和排禾口,滚筒逆转方向脱粒,脱粒干净,快速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安装使用方便,轻巧美观实用,脱粒快,脱粒干净。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打谷机,包括机底座、谷桶、机架、脱粒滚筒、脱粒弓齿、分离筛网、机盖、集谷斗、动力机、小皮带轮、大皮带轮、锁定螺钉、滚筒轴。机架顶口装有集谷斗、分离筛网、机架顶口装有入禾托板,机架顶口装有脱粒滚筒,脱粒滚筒顶上是机盖,机盖内侧面装有导向隔板,导向隔板罩在脱粒滚筒之上方,其与脱粒弓齿外圆顶之间有间距,脱粒弓齿与分离筛网之间也有间距,脱粒滚筒外径装有圆环挡谷板,机盖内侧是机顶罩盖导向板、U型挡谷板,挡谷隔板、导流板、排禾口。分离筛网前端安装有托禾条,后面安装禾刀,分隔板、导禾片。脱粒滚筒是逆转向。入禾托板的入禾口在分离托板、脱粒滚筒的中部至下部。机盖是密封罩式。机盖内侧里的机顶罩盖导向板成斜向安装到机盖口两边,U型挡谷板、挡谷隔板成直向安装在机盖内侧面,U型挡谷板安装在机盖内侧的一段弧长至与机顶罩盖导向板交接,挡谷隔板两端则安装到机盖口两边,挡谷隔板在排断碎杆叶罩盖段至带疏导和挡谷隔板段之间,排断碎杆叶罩盖段的排禾口内向里有导流板,机顶罩盖导向板、U型挡谷板在带疏导和挡谷隔板段。圆环挡谷板安装在脱粒滚筒外径圆周圆径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①脱谷滚筒的转向与目前现有的脱谷机是相反方向转动的。②脱谷方式是下进禾式,把禾穗从脱谷滚筒底部进入脱粒,而传统的是从滚筒上方进禾的。③脱谷时梳打落在谷于中的断碎杆叶排出机外,脱下干净的谷子自动流进谷萝中,而传统的脱谷机所分离出的断碎杆叶总是夹杂在谷子中,本机所自动分离出机外的断碎杆叶全不混合有谷子。④机盖全封闭罩式,无谷粒外飞出机外。⑤能脱雨水或早上被露水打湿的禾穗。⑥机架活动折叠式,拆装方便。⑦脱谷速度和分离速度比现有的脱谷机快一倍以上。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打谷机的整体结构安装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打谷机的整体结构安装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打谷机的筛架、筛网部件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打谷机的机顶罩盖内部结构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打谷机的脱粒滚筒零件按图6中A-A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打谷机的脱粒滚筒零件右视图。图I-图6中,机底座(I)、谷桶(2)、机架(3)、托禾条(4)、入禾托板(5)、脱粒滚筒(6)、机盖(7)、导向隔板(8)、脱粒弓齿(9)、禾刀(10)、分离筛网(11)、集谷斗(12)、动力机(13)、小皮带轮(14)、三角带(15)、大皮带轮(16)、锁定螺钉(17)、滚筒轴(18)、导禾片(19)、分隔板(20)、机顶罩盖导向板(21) ^型挡谷板(22)、挡谷隔板(23)、导流板(24)、排禾口(25)、圆环挡谷板(26)、拨禾齿(27)、排断碎杆叶罩盖段(28)、带疏导和挡谷隔板段 (29)。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是,参照图I-图6,用角铁、圆铁焊接成机架(3),在机底座(I)的机架⑶内放装谷桶(2),桶口对着集谷斗(12)的出谷口,分离筛网(11)罩包在带分隔板的脱粒滚筒(6)的底外径,其之间有间距,分离筛网(11)底下是集谷斗(12),分离筛网(II)的顶口前端安装有托禾条(4),后端至机架(3)顶的集谷斗(12)上装有禾刀(10)、脱粒弓齿(9)、分隔板(20),托禾条(4)有多条,装在带疏导和挡谷隔板段(29),禾刀(10)和导禾片(19)装在脱谷段至到排禾口段。分隔板(20)在疏导和挡谷隔板段(29)至排禾口(25)段之间。禾刀(10)成斜向安装用于切断碎禾杆及杂草。机盖(7)底口到机架(3)顶口、分离筛网(11)前端装入禾托板(5),入禾托板(5)底板成斜面伸入机内,入禾托板(5)装在带分离隔板的脱粒滚筒(6)底部滚筒轴(18)下方。机盖(7)罩装在带分离隔板的脱粒滚筒(6)的上方,机盖(7)内侧里有导向隔板(8),机盖(7)的疏导和挡谷隔板段(29)有直向安装的机顶罩盖导向板(21),有直向安装的U型挡谷板(22)、挡谷隔板(23),U型挡谷板(22)与机顶罩盖导向板(21)交接,挡谷隔板(23)位于带疏导和挡谷隔板段(29)至排断碎杆叶罩盖段(28)之间。机顶罩盖导向板(21)、U型挡谷板(22)在带疏导和挡谷隔板段(29),排禾口 (25)、导流板(24)在排断碎杆叶罩盖段(28),挡谷隔板(23)在机盖(7)内侧圆弧线两头到口边段,U型挡谷板(22)在机盖(7)内侧为半弧线不到边。带分离隔板的脱粒滚筒(6)外径的脱粒段上环圆等均成品字形安装有脱粒弓齿(9),安装用的脱粒齿与现有脱粒齿形状特征即可,在排断碎杆叶罩盖段(28),装有拨禾齿(27),其在滚筒外径等均装2-4排。拨禾齿(27)、排禾口(25)装在排断碎杆叶罩盖段(28)。本专利技术脱谷净谷机采用铁板、管材、角钢、角铁、圆铁,也可用木板材料制做。本专利技术的安装使用是这样的,机架顶上有机盖,机架机盖之间是脱粒滚筒,脱粒滚筒底是筛网和集谷口、出谷口,机盖下方至机架上口之间安装入禾托板,禾把的稻穗从入禾托板伸入到脱谷滚筒底被脱粒弓齿脱出,脱谷滚筒是逆向转动的,谷粒从筛网出至集谷口进入谷桶盛装,被打断碎杂的禾杆、杂草由滚筒带转或离心力带转被禾刀切碎,经导流板导出排禾口。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脱谷时,由动力机带动脱谷滚筒作反向转动,由于反转,禾把必须从滚筒下方进入才能梳打脱粒。当禾穗的一段进到滚筒底部,由于筛面与脱谷齿尖之间的间隙很小,以齿尖不碰擦筛面为宜,约I至3mm间隙。使稻穗能全部进入到滚筒脱谷齿间进行梳打脱粒。所以能够在两秒钟时间内谷粒即被全部梳打下来。所被打下的谷粒立即可掉落筛眼,同时被梳打落的断碎杆叶被筛网托住,而被脱谷梳齿带着旋转,实现了第一次谷粒分离。由于脱谷滚筒上半部的U型机盖内壁上装有四道深30mm的斜向导杆槽,成螺旋形向出排禾口一边旋转出,直到排出机夕卜。而夹杂在断杆叶中的谷粒,随着滚筒高速旋转时产生的风力及离心力作用,将断杆叶及夹杂的谷粒抛向导杆槽内作螺旋式旋转,直至排禾口,由于在排禾口前布在滚筒上和机盖的相对位置上的两道圆型的挡谷板,防止机内飞溅的谷粒无法飞过到排禾口,逼使这少量的谷粒随着断杆碎叶一起由滚筒下部转到上部被抛入导杆槽内,经过180度运行旋向下部经过圆形筛面180度,实现谷粒第二次分离。由于斜向的惯性运行,而斜向至第二道挡谷板槽内的杆叶和极少的谷粒又再次回旋入滚筒下经过筛面,谷粒又再次被抛出筛眼,谷子此时已无存留,而只有断杆叶继续旋转直至出杆口除出机外。从而实现了自动排杆叶无谷粒的效果。 本专利技术有如下特点①脱粒滚筒与现有的相反转向。即禾穗从滚筒下方进入机内进行梳打脱粒净粒。②脱粒净粒过程中脱出的断碎禾杆叶从排禾口排出,谷子落到筛网从集谷口出到谷桶,断碎杆叶中无剩谷粒混杂在其中,分离干净。③脱谷机全封闭式,没有出现谷粒外飞出机外现象。④生产效率比传统的快一倍以上。⑤机架活动折叠式,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谷机,包括机底座、谷桶、机架、脱粒滚筒、脱粒弓齿、分离筛网、机盖、集谷斗、动力机、小皮带轮、大皮带轮、锁定螺钉、滚筒轴,其特征在于机架(3)顶口装有集谷斗(12)、分离筛网(11),机架(3)顶口装有入禾托板(5),机架(3)顶口装有脱粒滚筒(6),脱粒滚筒(6)顶上是机盖(7),机盖(7)内侧面装有导向隔板(8),导向隔板(8)罩在脱粒滚筒(6)之上方,其与脱粒弓齿(9)外圆顶之间有间距,脱粒弓齿(9)与分离筛网(11)之间也有间距,脱粒滚筒(6)外径装有圆环挡谷板(26),机盖(7)内侧是机顶盖罩导向板(21)、U型挡谷板(22)、挡谷隔板(23)、导流板(24)、排禾口(2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日炳
申请(专利权)人:庞日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