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开关的电流回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9649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2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隔离开关的电流回路结构,其优化了电流回路设计,提高了电流回路的可靠性。一种隔离开关的电流回路结构,包括一个动触头(4)、一个静触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4)固定于动触头支架(1)上,所述动触头支架(1)一端与用于带动所述动触头支架(1)运动的运动机构(7)相连接,另一端与软导线(2)连接,所述静触头(3)固定于静触头支座(6)上,所述静触头支座(6)与所述静触头(3)连接的一侧的下部自由端部向着所述动触头支架(1)下方延伸形成引弧角(8)。本电流回路结构引入了引弧角的设计,减少了电弧对触头的烧蚀。改善了产品的电气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隔离开关领域,具体涉及隔离开关的电流回路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隔离开关内部电流回路的设计均采用多触头接触,利用动触头支架的上下直线运动来完成“合闸”和“分闸”的操作。也有个别厂家采用单触头回路,但是,这类产品的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电动力对触头压力影响大。在施耐德INT125的隔离开关中,利用动触头支架的上下直线运动来实现动触头和静触头“合闸”和“分闸”的操作,触头支架上带有四个动触头,其分别与四个静触头接触,电流回路是通过四对动触头和静触头的接触来实现。这种结构的隔离开关存在以下缺点多触头的接触给电流回路的可靠性带来了风险;该电流回路无导弧机构,当动触头和静触 头在“合闸”和“分闸”操作时,产生的电弧将会对动触头和静触头产生严重的烧蚀,以至减少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触头的分合闸速度与人力操作有关,影响动触头和静触头的分断性倉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隔离开关的电流回路结构,其优化了电流回路设计,提高了电流回路的可靠性,使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电动力对触头压力影响最小。同时,该电流回路结构还采用了引弧角的设计,减少了电弧在动触头和静触头间的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离开关的电流回路结构,包括一个动触头(4)、一个静触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4)固定于动触头支架(1)上,所述动触头支架(1)一端与用于带动所述动触头支架(1)运动的运动机构(7)相连接,另一端与软导线(2)连接,所述静触头(3)固定于静触头支座(6)上,所述静触头支座(6)与所述静触头(3)连接的一侧的下部自由端部向着所述动触头支架(1)下方延伸形成引弧角(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劲琳邓雪梅漆辉马克瑞沃
申请(专利权)人: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