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地质勘探、地震波信号采集和传输、地震勘探设备连接等的地震勘探电缆。该电缆的各导体线芯外层包裹的绝缘层的空隙间填充有弹性填充料;外护套层为TPU聚酯材料;绝缘层为长期工作温度能够达到105℃的交联聚乙烯材料。该地震勘探电缆在机械抗拉强度、产品耐高低温性、信号传输精度以及电气性能上进行了改进,经过改进后的该地震勘探电缆不但能够应用于目前所有干式的地质勘探、水文测试、地质测试,也能够满足高寒地带施工条件,大大提高产品物理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的同时,提高勘探数据的精确度和勘探工程可操作性,更能够延长产品使用寿命,进而降低勘探工程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高抗拉强度、耐低温、干式的地震勘探电缆。该电缆主要用于地质勘探、地震波信号采集和传输、地震勘探设备连接等领域。
技术介绍
地震勘探电缆是在地震勘探中所使用的数据传输工具,主要是配合遥测地震仪器、检波器、采集站的专用电缆产品。目前各地在地震勘探工程中所使用地震勘探电缆多为图I所示电缆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该电缆存在以下不足I、由于电缆导体线芯结构不紧密而不稳定,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电缆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下,受到拉拽和碾压而变形,而且形变后恢复能力较弱,变形后线芯位置发生变化严重影响信号传输精度和速度,而且线芯相互挤压还会造成绝缘损伤导致产品无法使用;2、电缆产品的外护层材料为TPU聚醚型材料,在拖、拉、拽的工作环境下,容易造成护套层裂ロ、刮破现象,导致产品更新率较高;3、目前的地震勘探电缆在护套挤出之前増加ー些尼龙丝,为增强其抗拉强度,但地震勘探电缆的工作环境为不固定敷设,工作时经常发生拖、拽、压、刺现象,易造成线芯拉断绝缘破损,而线性的尼龙丝无法满足纵向抗拉性能和横向抗压抗刺穿性能;4、地震勘探电缆的绝缘材料为聚丙烯材料,在紫外线作用下容易发生降解,受辐射后导致耐应カ开裂能力较差,电缆在受カ情况下绝缘容易造成应カ开裂现象,尤其在在北方地区,地震勘探工程都是在冬季施工,而目前市场上的地震勘探电缆产品采用的聚丙烯绝缘材料,该材料存在介质损耗大、耐低温能力差,耐应カ开裂较差等因素,在温度达到-15°C时就会造成脆裂现象,容易造成信号衰减现象,导致勘探精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ー种地震勘探电缆。该地震勘探电缆在机械抗拉强度、产品耐高低温性、信号传输精度以及电气性能上进行了改进,大大调高了产品物理和电气性能以及产品耐受环境能力,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地震勘探电缆,在外护套层依次衬有凯夫拉包带层及聚酯膜层,聚酯膜层腔内置有若干根导体线芯,每根导体线芯外层包裹绝缘层,其中,所述的各导体线芯外层包裹的绝缘层的空隙间填充有弾性填充料。作为优选,所述的凯夫拉层为纵包型。此外,所述的外护套层为TPU聚酯材料;所述的绝缘层为交联聚こ烯材料。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对现有的电缆结构做了改进后,在各导体线芯的绝缘层空隙间增加弾性体填充,线芯间的空隙被占用,形成稳定的产品结构,并且此弾性体本身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变形恢复能力,可保证电缆在受到外界作用后可受到弾性体支撑并且变形后可恢复原状,进而产品拥有了结构尺寸稳定、产品圆整、低蠕变性、长期使用后尺寸几乎无变化等特点;外护层由TPU聚醚型材料改为聚酯型的TPU材料,使其具有高强度、耐水解和高回弾性、耐摩损性、耐低温性能,进而可以满足高寒地区施工要求;将纵向非均匀排布的凯夫拉丝层改为凯夫拉带纵包层,形成均匀的纵向包带层,使其伸长率变小,具有较强的抗拉性能和抗刺穿能力,相当于为电缆穿上ー层“防弾衣”,增强电缆整体抗外界物理损伤性能,提高产品的机械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将导体线芯外包裹的绝缘材料由原有的聚丙烯材料改为长期工作温度能够达到105°C的交联聚こ烯材料,该材料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且耐应カ开裂能力较好,解决了聚丙烯绝缘应カ开裂能力的问题。经过改进后的该地震勘探电缆不但能够应用于所有干式的地质勘探、水文测试、地质测试,也能够满足高寒地带施工条件,大大提高产品物理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的同时,提高勘探数据的精确度和勘探工程可操作性,更能够延长产品使用寿命,进而降低勘探工程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的地震勘探电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护套层,2-凯夫拉层,3-聚酯膜层,4-导体线芯,5-绝缘层,6-弾性填充·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ー步说明由图2所示,该地震勘探电缆包括护套层1,凯夫拉层2,聚酯膜层3,导体线芯4与包裹的绝缘层5及弾性填充料6,其结构是在所述的外护套层I内壁衬有凯夫拉层2,凯夫拉层2内衬有聚酯膜层3,聚酯膜层3腔内置有若干根导体线芯4,每根导体线芯4外层包裹绝缘层5,其中,所述的各导体线芯4外层包裹的绝缘层5的空隙间填充有弾性填充料6,増加弾性体填充后,各线芯间的空隙被占用使其形成稳定的结构,并且此弾性体本身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变形恢复能力,可保证电缆在受到外界作用后可受到弾性体支撑并且变形后可恢复原状,进而产品拥有了结构尺寸稳定、产品圆整、低蠕变性、长期使用后尺寸几乎无变化等特点。作为优选,所述的凯夫拉层2为纵包型,将纵向非均匀分布的凯夫拉丝层改为凯夫拉带纵包型,形成均布的纵向包带层,使其伸长率变小,具有较强的抗拉性能和抗刺穿能力,相当于为电缆穿上ー层“防弾衣”,增强电缆整体抗外界物理损伤性能,提高产品的机械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此外,所述的外护套层I为聚酯材料,使外护层具有高強度、耐水解和高回弾性,耐摩损性、耐低温性能较好,进而可以满足高寒地区施工要求;所述的绝缘层5为长期工作温度能够达到105°C的交联聚こ烯材料,该材料在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基础上,具有热塑料弾性体结构,耐应カ开裂能力较好,解决了聚丙烯绝缘应カ差易开裂能力的问题。采用了上述结构及材料的地震勘探电缆不但能够应用于目前所有干式的地质勘探、水文测试、地质测试,也能够满足高寒地带施工条件,大大提高产品物理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的同时,提高勘探数据的精确度和勘探工程可操作性,更能够延长产品使用寿命,进而降低勘探工程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地震勘探电缆,在外护套层(I)内依次衬有凯夫拉包带层(2)及聚酯膜层(3),聚酯膜层(3)腔内置有若干根导体线芯(4),每根导体线芯(4)外层包裹绝缘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导体线芯(4)外层包裹的绝缘层(5)的空隙间填充有弹性填充料(6)。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地震勘探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夫拉丝层(2)为纵包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震勘探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护套层(I)为TPU聚酯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震勘探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5)为交联聚乙烯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地质勘探、地震波信号采集和传输、地震勘探设备连接等的地震勘探电缆。该电缆的各导体线芯外层包裹的绝缘层的空隙间填充有弹性填充料;外护套层为TPU聚酯材料;绝缘层为长期工作温度能够达到105℃的交联聚乙烯材料。该地震勘探电缆在机械抗拉强度、产品耐高低温性、信号传输精度以及电气性能上进行了改进,经过改进后的该地震勘探电缆不但能够应用于目前所有干式的地质勘探、水文测试、地质测试,也能够满足高寒地带施工条件,大大提高产品物理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的同时,提高勘探数据的精确度和勘探工程可操作性,更能够延长产品使用寿命,进而降低勘探工程成本。文档编号H01B7/18GK202632836SQ20122032041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日专利技术者叶路, 张守兴, 刘永刚, 包玉华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大庆石油管理局, 大庆油田昆仑集团电缆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震勘探电缆,在外护套层(1)内依次衬有凯夫拉包带层(2)及聚酯膜层(3),聚酯膜层(3)腔内置有若干根导体线芯(4),每根导体线芯(4)外层包裹绝缘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导体线芯(4)外层包裹的绝缘层(5)的空隙间填充有弹性填充料(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路,张守兴,刘永刚,包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大庆油田昆仑集团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