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智能电能表交流电压脉冲电压测试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841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8:20
一种三相智能电能表交流电压脉冲电压测试工装,底座上均布固定有多个定位夹板,相邻两定位夹板间为一个工位,压板套在底座的多根导向柱上,还具有压板下压机构;压板下部固定安装有多组探针,一组探针对应于一个被测试电表的端子;每组探针由10根主探针和15根辅助探针组成。每组探针中的10根主探针分别经导线和开关与底座上的高端插孔连接;每组探针中的15根辅助探针分别经导线和开关与底座上的低端插孔连接;高端插孔和低端插孔分别用作与耐压测试仪的输出端和接地端连接。本新型避免了测试时的人工接线,多只表同时测试,具有测试工作效率高、测试准确性高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能表测试装置,特别是智能电能表在交流电压及脉冲电压下的绝缘性能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GB/T 17215. 211-2006规定,交流电测仪表应进行绝缘性能测试试验,包括交流耐压试验和脉冲电压试验。试验时,应分别进行线路与线路间试验和所有线路对地试验。交流耐压试验要求,所有的电流线路和电压线路以及参比电压超过40V的辅助线路应连为一点,该点与地之间施加4Kv试验电压,工作中不连接的各线路之间施加2Κν工作电压。脉冲电压试验根据智能电能表规格选择不同试验电压。试验接线示意图如图I、图2所示。目前,对于智能电能表的交流电压、脉冲电压测试通常以单只电表方式进行,而单·只进行试验则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存在需要人工接线(为进行不同试验点的绝缘性能测试),工作繁琐,效率较低且安全性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时不需人工接线、多只表同时测试的三相智能电能表交流电压脉冲电压测试工装。本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三相智能电能表交流电压脉冲电压测试工装,长方体形的底座上表面上沿长边方向经螺栓均布固定有多个定位夹板,相邻两个定位夹板之间构成用于置放被测试电表的一个工位,底座上表面上固定有多根导向柱,压板经其上的开孔活动地套在导向柱上;还具有压板下压机构;压板下部固定有多组探针,对应于一只被测试电表的一组探针由10根主探针和15根辅助探针组成;每组探针按以下方式连接当压板压下时,分别与被测试电表的A相电流+端、A相电流-端、A相电压端、B相电流+端、B相电流-端、B相电压端、C相电流+端、C相电流-端、C相电压端以及接地端相接触的10根主探针分别经导线和开关连接至底座上的高端插孔,当压板压下时,分别与被测试电表的跳闸常开端、跳闸公共端、跳闸常闭端、报警+端、报警-端、有功脉冲+端、有功脉冲-端、公共地端、多功能+端、多功能-端,RS485通讯接口 1+端、RS485通讯接口 I-端、RS485通讯接口 2+端、RS485通讯接口 2-端以及公共地端相接触的15根辅助探针分别经导线和开关连接至底座上的低端插孔;底座上的低端插孔和高端插孔分别用作连接耐压测试仪的接地端和输出端。上述导向柱为四根。上述定位夹板为四个并构成二个工位。上述探针采用德国INGUN探针。上述底座上固定有立板;所述压板下压机构为305Η快速夹安装在立板上,竖向杆上端铰接在305Η快速夹下部,竖向杆下端经螺栓固定在压板上。上述底座为黑色电木底座。上述每组探针固定在一个针板上,针板固定在压板下部。本技术根据智能电能表的特性,分别设计并实现了单相智能电表交流电压、脉冲电压测试工装。当出现不合格被试品时,为便于试验复现,单相智能电表测试工装设计了三个表位,可同时进行三只单相表绝缘性能试验;被试品之间串联的电流线、并联的电压线以及被试品与测试工装的连线都封装在底座内部,避免了繁琐的人工接线环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新型进行智能电能表绝缘性能试验,可改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错误接线概率,提高安全操作,同时增强了产品检测方法和判定依据的统一性,减小产品质量离散性。以经互感器的三相四线智能电能表为例,利用本新型进行绝缘性能测试试验和采用人工接线的方式进行试验,效果对比如表I所示。表I试验效果对比试验方法I采用本新型进行试验I采用人工接线方式进行试验效果对比___试验效率单只经互感器三相四线智能电能表,完成脉冲电压试验和交单只经互感器三相四线智能电能表,完成脉冲电压试验和交_流电压试验,耗时约6min_流电压试验,耗时约15min_安全性^安全性较高—安全性低可靠性^可靠性高—可靠性较低准确性 I准确性高I准确性较低附图说明图I是交流电压、脉冲电压试验接线图(线路对地)。图2是交流电压、脉冲电压试验接线图(线路之间)。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4是沿图3竖向杆的竖向剖面图。图5是三相电能表的端子与探针接触时的示意图(图中虚线框内表示位于工装底座内的接线)。具体实施方式图3、图4示出本三相智能电能表交流电压脉冲电压测试工装,长方体形的底座I上表面上沿长边方向经螺栓均布固定有多个定位夹板2,相邻两个定位夹板之间构成用于置放被测试电表11的一个工位,底座I上表面上固定有多根导向柱4,压板9经其上的开孔活动地套在导向柱上;还具有压板下压机构;压板9下部固定有多组探针8,对应于一只被测试电表的一组探针由10根主探针和15根辅助探针组成;每组探针按以下方式连接当压板压下时,分别与被测试电表的A相电流+端、A相电流-端、A相电压端、B相电流+端、B相电流-端、B相电压端、C相电流+端、C相电流-端、C相电压端以及接地端相接触的10根主探针分别经导线和开关(每一导线上串联一个开关,下同)连接至底座I上的高端插孔,当压板压下时,分别与被测试电表的跳闸常开端、跳闸公共端、跳闸常闭端、报警+端、报警_端、有功脉冲+端、有功脉冲-端、公共地端、多功能+端、多功能-端,RS485通讯接口 1+端、RS485通讯接口 I-端、RS485通讯接口 2+端、RS485通讯接口 2-端以及公共地端相接触的15根辅助探针分别经导线和开关连接至底座I上的低端插孔;底座上的低端插孔和高端插孔分别用作连接耐压测试仪的接地端和输出端。每组探针固定在一个针板10上,针板10固定在压板9下部。定位夹板2为四个并构成二个工位。定位夹板上的螺孔为长条形,以便对位置进行微调。导向柱4为四根。底座I上固定有立板5;所述压板下压机构为305H快速夹6安装在立板5上,竖向杆7上端铰接在305H快速夹下部,竖向杆7下端经螺栓固定在压板9上。压板下压机构可为以下结构,一是螺旋下压机构压板上固定一根螺杆,螺母旋接在螺杆上,且螺母固定在(图I中)立板上,旋动螺杆,压板可随之上行或下行;二是凸轮下压机构图I中把手6a下部有一凸轮,竖向杆7与凸轮接触,扳动把手使凸轮转动,将竖向杆下压,与竖向杆固定的压·板9随之下行,压板的回位由固定在压板与主板5上的回位弹簧实现。试验时智能电能表被置于测试工装底板上,采用德国进口 INGUN探针作为工装与被试品的导电部件,通过快速夹(305H快速夹)和压板实现电能表与探针的接触和电能表的固定,探针的精确定位通过高精度直线轴承实现。当快速夹下压时,探针头与测试电表的触点接触,探针尾部与测试工装相连接,进而连接测试设备,通过测试工装面板不同按钮的不同开断方式组合,可改变工装底座内部测试仪器与被试品的接线方式,实现所有测试点的交流电压和脉冲电压试验。单项试验完成需变更试验项目时,改变测试仪器与测试工装的连接线即可,无需移动智能电能表。试验完成后,将快速夹把手向上抬起,使探针与被测电能表分离,完成整个测试。测试时,压板压下探针。底座由前板、后板、左右侧板、上下底板等构成。利用三相测试工装可同时对两只三相智能电能表进行绝缘性能试验,测试工装内部采用有绝缘层的铜线作为连接线,连接线均封装在工装底座内。尾部与探针相连,用于与被测电表接触。其中主探针10根,分别与被测三相智能电能表的A相电流+、-端、A相电压端,B相电流+、-端、B相电压端,C相电流+、-端、C相电压端以及接地端相连,辅助探针15根,与被测电能表的辅助端子相连,分别是跳闸常开端、跳闸公共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相智能电能表交流电压脉冲电压测试工装,其特征是,长方体形的底座(1)上表面上沿长边方向经螺栓均布固定有多个定位夹板(2),相邻两个定位夹板之间构成用于置放被测试电表(11)的一个工位,底座(1)上表面上固定有多根导向柱(4),压板(9)经其上的开孔活动地套在导向柱上;还具有压板下压机构;压板(9)下部固定有多组探针(8),对应于一只被测试电表的一组探针由10根主探针和15根辅助探针组成;每组探针按以下方式连接:当压板压下时,分别与被测试电表的A相电流+端、A相电流?端、A相电压端、B相电流+端、B相电流?端、B相电压端、C相电流+端、C相电流?端、C相电压端以及接地端相接触的10根主探针分别经导线和开关连接至底座(1)上的高端插孔,当压板压下时,分别与被测试电表的跳闸常开端、跳闸公共端、跳闸常闭端、报警+端、报警?端、有功脉冲+端、有功脉冲?端、公共地端、多功能+端、多功能?端,?RS485通讯接口1+端、?RS485通讯接口1?端、RS485通讯接口2+端、?RS485通讯接口2?端以及公共地端相接触的15根辅助探针分别经导线和开关连接至底座(1)上的低端插孔;底座上的低端插孔和高端插孔分别用作连接耐压测试仪的接地端和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缨袁世炯卢斌金鑫陈晓静郑涵月刘芸刘鹍张亦鸣沈文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