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智能墒情采集自动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8204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8:01
无线智能墒情采集自动监测装置,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无线传输器、终端计算机、数据中心处理器、LCD触摸显示屏、存储器;其中数据采集装置由一块数字处理芯片和多个传感器组成;所述传感器包括风速/风向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光照辐射传感器;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通过无线传输器与终端计算机连接,该终端计算机通过宽带网络与数据中心处理器连接;所述数据中心处理器分别与LCD触摸显示屏和存储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监测准确、精度高、连续好、快速、具备远距离数据传输、使用方便等优点。通过对气象站进行改造使其能够对灌溉起到指示作用,通过对气象墒情数据的分析结合植物本身的习性达到按需灌溉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墒情采集监测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线智能墒情采集自动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土壤墒情是指农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层内的土壤水分状况。它是农业抗旱、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依据。用于对风向、风速、雨量、气温、相对湿度、气压、太阳辐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九个气象要素进行全天候现场监测是气象站常用的设备。气象部门在开展墒情或旱情的监测工作中,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是一项实时监测与长期分析结合的工作,必须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历史数据积累,才能将简单的信息转化为重要的决策信息,从而为大型灌区的工农业生产服务。现有的土壤墒情采集监测系统,大多限于大篷内的土壤墒情监测,不适宜在野外使用;或者实验基地的土壤墒情采集监测,不具备远距离数据传输。目··前,对土壤墒情的监测主要采取人工实地监测的方式,不但耗费人力、物力,而且信息传递慢,无法实现实时监测和数据的远程传送,影响了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准确、连续、快速、使用方便的无线智能墒情采集自动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间隔周期长、精度差、采集劳动强度大、不具备远距离数据传输等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线智能墒情采集自动监测装置,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无线传输器、终端计算机、数据中心处理器、LCD触摸显示屏、存储器;其特征是,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由一块数字处理芯片和多个传感器组成;所述传感器包括风速/风向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光照辐射传感器;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通过无线传输器与终端计算机连接,该终端计算机通过宽带网络与数据中心处理器连接;所述数据中心处理器分别与LCD触摸显示屏和存储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文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赛瑞景观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