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液体冲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该采样器由采样瓶、采样盖、密封盖、直角弯曲空气导管、缩紧螺母、“O”型圈等八部分组成:其中,采样瓶盖上密封嵌入两根内径相同、长短不同的空气导管,瓶盖垫入“O”型圈后与采样瓶通过螺纹密封连接;工作前及样品采集完成后,空气导管采用密封盖密封连接;工作时,将直角弯曲导管垂直部分插入采样盖上的空气导管后,采用垫入“O”型圈的锁紧螺母进行密封连接;该采样器可以用于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尤其适用于野外环境下,车载、便携式移动采样装备中生物样品气溶胶的采集,对空气中微生物的采样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冲击空气微生物采样装置,可用于空气中微生物检测时样品采集。
技术介绍
液体冲击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是基于气流的清洗和喷雾原理,把空气中的微生物或生物源毒素气溶胶粒子捕获在采样器的液体介质中的一种装置。该采样器在工作中,将检测气样通入采样器中的液体介质中,利用介质良好的物理和生物学性质,对微生物或生物源毒素气溶胶进行捕集。相对于其它原理的采样器,该装置具有捕获率高、液体介质对微生物或生物源毒素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后期处理较为简单及使用方便等优点。 液体冲击式采样器按其采样流速和气流冲击方向可分为高速直线冲击式、高速切线冲击式和低速直线冲击式等三种,其中第一种采样器最为常用。Greenburg和Smith于1922年首次使用液体冲击采样器对空气尘埃进行采样,1948年 1951年期间,美国生物战研究中心德特里克堡和英国生物战研究中心波尔顿微生物研究所,相继对其物理结构,捕获效果和采样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把它作为研究实验空气微生物气溶胶的标准仪器使用。其中全玻璃冲击采样器(AGI)在第一届国际空气微生物学会议上被推荐为标准采样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液体冲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该采样器用于日常实验室试验中多种微生物气溶胶的采集。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采样器整体采用高分子材料加工而成,高分子材料包括聚碳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该采样器包括采样瓶7、采样瓶盖6、密封盖10、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一 1-1、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二 1-2、锁紧螺母3、锁紧螺母“O”型圈2,采样盖“O”型圈4及密封盖“O”型圈9 ;其中,采样瓶盖6上密封嵌入两根内外径相同的短空气导管5和长空气导管8,采样瓶盖6内垫入采样瓶盖“O”型圈4与采样瓶7通过螺纹密封连接;工作前及样品采集完成后,采样瓶盖6上的短空气导管5和长空气导管8采用垫入密封盖“O”型圈9的密封盖10密封;工作时,采用垫入锁紧螺母“O”型圈2的锁紧螺母3将两根相同的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一 1-1和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二 1-2分别固定于采样瓶盖6上的短空气导管5和长空气导管8上。采样瓶盖6上密封嵌入的空气导管长度不一,长空气导管8距离采样瓶底部为IOmm 30mm,短空气导管5伸入采样瓶7内部的长度不超过采样瓶7瓶身长度的三分之一;短空气导管5和长空气导管8上部露出瓶盖长度为IOmm 50mm,短空气导管5和长空气导管8上部均有可与密封盖10或锁紧螺母3相连接的螺纹。锁紧螺母3固定于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一 1-1和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二 1-2垂直部分中下部,其距离垂直部分底部的长度小于短空气导管5长度,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一 1-1和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二 1-2外径小于采样瓶盖6上嵌入空气导管5和空气导管8的内径。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可以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适用于野外环境下,车载、便携式移动采样器材中生物样品气溶胶的采集。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液体冲击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工作状态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A采样器局部放大图B图2是液体冲击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工作前或样品采集完成后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A采样器局部放大图B其中1-1.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一,1-2.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二,2.锁紧螺母“O”型圈,3.锁紧螺母,4.采样盖“O”型圈,5.短空气导管,6.采样瓶盖,7.采样瓶,8.长空气导管,9.密封盖“O”型圈,10.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实例I图I为液体冲击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工作状态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采样瓶盖6内垫入采样瓶盖“O”型圈4后通过螺纹与采样瓶7密封连接;空气导管上部露出瓶盖长度为30mm,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一 1-1和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二 1_2分别部分插入采样瓶盖6上的短空气导管5和长空气导管8内,然后通过垫入锁紧螺母“O”型圈2的锁紧螺母3与短空气导管5和长空气导管8密封连接,长空气导管8距离米样瓶底部为15mm。米样器在工作过程中,采样瓶7中加入低于总体积三分之一的PBS缓冲液,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一 1-1的水平端口与抽气泵相连,抽气速率为lL/min,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二 1-2的水平端口置于布洒有苏云金芽孢杆菌气溶胶的容积为IL的平衡仓内进行样品采集。采集进来的气流经过采样器的长空气导管8被加速到较高速度,由于长空气导管8的下端浸没在采样液中,大部分吸入的生物粒子冲击在瓶底上不再随气流运动,而是被保留在采样液中,有些没有采到的小粒子可能扩散到气泡表面,随着气泡的破裂被采集到液体中,经计算可知,该过程采样效率可达75%。附图2是新型液体冲击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工作前或样品采集完成后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在采集样品前或样品采集完成后,采用密封盖10将采样瓶盖6上短空气导管5和长空气导管8进行密封,防止洁净的采样瓶或采集的样品受到污染。权利要求1.一种液体冲击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其特征是该采样器包括采样瓶(7)、采样瓶盖(6)、密封盖(10)、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一(1-1)、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二(1-2)、锁紧螺母(3)、锁紧螺母“O”型圈(2),采样盖“O”型圈(4)及密封盖“O”型圈(9);其中,采样瓶盖(6)上密封嵌入两根内外径相同的短空气导管(5)和长空气导管(8),米样瓶盖(6)内垫入米样盖“O”型圈(4)与采样瓶(7)通过螺纹密封连接;工作前及样品采集完成后,采样瓶盖(6)上的短空气导管(5)和长空气导管(8)采用垫入密封盖“O”型圈(9)的密封盖密封;工作时,采用垫入锁紧螺母“O”型圈(2)的锁紧螺母(3)将两根相同的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一(1-1)和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二(1-2)分别固定于采样瓶盖(6)上的短空气导管(5)和长空气导管(8)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体冲击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其特征是采样瓶盖(6)上密封嵌入的空气导管长度不一,长空气导管(8)距离采样瓶底部为10mm-30mm,短空气导管(5)伸入米样瓶(7)内部的长度不超过米样瓶(7)瓶身长度的三分之一;短空气导管(5)和长空气导管(8)上部露出瓶盖长度为10mm-50mm,短空气导管(5)和长空气导管(8)上部均有可与密封盖(10)或锁紧螺母(3)相连接的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体冲击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其特征是锁紧螺母(3)分别固定于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一(1-1)和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二(1-2)垂直部分中下部,其距离垂直部分底部长度小于短空气导管(5)长度,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一(1-1)和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二(1-2)外径小于采样瓶盖(6)上嵌入短空气导管(5)和长空气导管(8)的内径。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液体冲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该采样器由采样瓶、采样盖、密封盖、直角弯曲空气导管、缩紧螺母、“O”型圈等八部分组成其中,采样瓶盖上密封嵌入两根内径相同、长短不同的空气导管,瓶盖垫入“O”型圈后与采样瓶通过螺纹密封连接;工作前及样品采集完成后,空气导管采用密封盖密封连接;工作时,将直角弯曲导管垂直部分插入采样盖上的空气导管后,采用垫入“O”型圈的锁紧螺母进行密封连接;该采样器可以用于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尤其适用于野外环境下,车载、便携式移动采样装备中生物样品气溶胶的采集,对空气中微生物的采样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文档编号G01N1/10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冲击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其特征是该采样器包括采样瓶(7)、采样瓶盖(6)、密封盖(10)、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一(1?1)、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二(1?2)、锁紧螺母(3)、锁紧螺母“O”型圈(2),采样盖“O”型圈(4)及密封盖“O”型圈(9);其中,采样瓶盖(6)上密封嵌入两根内外径相同的短空气导管(5)和长空气导管(8),采样瓶盖(6)内垫入采样盖“O”型圈(4)与采样瓶(7)通过螺纹密封连接;工作前及样品采集完成后,采样瓶盖(6)上的短空气导管(5)和长空气导管(8)采用垫入密封盖“O”型圈(9)的密封盖密封;工作时,采用垫入锁紧螺母“O”型圈(2)的锁紧螺母(3)将两根相同的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一(1?1)和直角弯曲空气导管二(1?2)分别固定于采样瓶盖(6)上的短空气导管(5)和长空气导管(8)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建华,王普红,黄启斌,童朝阳,李志军,郑清元,赵雅彬,李广勤,陈茜,杜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三九七五部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