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7891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动力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氦质普检漏仪、连接在质普检漏仪和电池注液孔之间的工装夹具、用于提供氦气的氦气源和与氦气源连接的喷氦枪。该装置是针对半成品电池进行气密性检测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对成品电池进行气密性检测的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氦气作为示踪气体对动力电池进行检漏比以往的检测更精确,可以更直观地观测到电池的实际漏率,从而能更好的评估电池的使用寿命。而且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动力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对动力电池的气密性进行检测,不仅能够准确地检测半成品电池的气密性,也能准确地检测成品电池的气密性,能够满足实际的产线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气密性检测>J-U ρ α装直。技术背景新能源是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而新能源汽车也将是主导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动向,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核心一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能显得尤其重要。动力电池一般包括金属壳、容纳于金属壳内的电芯和电解液,以及焊接于金属壳上的顶盖。在动力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电池的安全,一般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测。一般而言,金属壳(主要为钢壳)和顶盖的供应商会采用气泡法检测钢壳和顶盖的气密性,但这种方法的精度只能达到10_5mbar. L/s,而且这种方法只是对钢壳和顶盖本身的气密性进行检测,不涉及将钢壳和顶盖焊接为一体后的电池的检测。而原有的动力电池气密性检测是对半成品采用压差法法进行检测,其精度只能达到10_3mbar. L/s,对于更细微的漏孔则无法检测。若是要对成品电池进行检测则只能采用压差法,采用压差法则需要破坏电池的防爆孔进行检测,因此属于破坏性检测,只能抽检,不能全检,而且数量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生产线的优率。另外,由于动力电池体积较大,极片层数较多,使用压差法检测时,在对电池内部抽真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氦质普检漏仪、连接在所述质普检漏仪和电池注液孔之间的工装夹具、用于提供氦气的氦气源和与所述氦气源连接的喷氦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雄成莫肇福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