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晋达专利>正文

均压罐配合二级泵的整体防水热力入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6933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均压罐配合二级泵的整体防水热力入口装置,橡胶软接头、电动调节阀、流量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二级泵、控制柜、反冲洗过滤器、电源柜、热用户、均压罐、热量表、启闭阀和自力式压差控制阀通过管路连接,其外部设有箱体。箱体14把上述设备固定、封闭、保护起来,形成一套整体式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便于定型、节约投资和占地的特点,适用于供热设备技术领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供热设备
,涉及一种集中供热一次泵、二次泵供热系统和热力入口防水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均压罐配合二级泵的整体防水热力入口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连接热力管网与热用户的热力小室,一般由砖砌或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穿墙套管以及墙体防水效果差,地下水、地表水大量渗入,导致小室积水,阀门生锈,阀门难以调节,热量表无法安装,浪费能量;潮湿的环境也不具备安装二次泵条件。国内现有一次循环泵系统往往近端管网压差大,远端管网压差小,为满足远端用户需求,需要设置大扬程大流量的循环泵,导致热网供回水温差只有10°c左右,循环泵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方式大大浪费了电能。 目前普遍的供热系统具有一个热用户主动调节流量时,会影响其他热用户用热,水力稳定性不高,水力失调严重,不利于推广分户计量的供热系统。另外,目前用户热力入口小室的调节阀、温度计、压力计、管路阀门等,需要分别采购,然后由施工部门现场安装。这种形式的热力入口,费事费力,不便安装,不便管理,不利于专业化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便于定型、节约投资和占地的均压罐配合二级泵的整体防水热力入口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均压罐配合二级泵的整体防水热力入口装置,橡胶软接头、电动调节阀、流量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二级泵、控制柜、反冲洗过滤器、电源柜、热用户、均压罐、热量表、启闭阀和自力式压差控制阀通过管路连接,其外部设有箱体。箱体14把上述设备固定、封闭、保护起来,形成一套整体式设备,一级网供水管上设置电动调节阀、压力变送器和启闭阀;一级网回水管装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启闭阀、流量变送器和压力变送器;二次侧供水装有二级泵、启闭阀、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二级泵前后设有橡胶软接头I各一个;二次侧回水装橡胶软接头、热量表、过滤器、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和启闭阀;一次侧供回水管、二次侧供回水管通过均压罐相连接;流量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和温度变送器,以及二级泵的数据线、电源线均与控制柜相连接,控制柜与电源柜相连接、电源柜和外部电缆连接。进一步优选,所述启闭阀为球阀、截止阀、闸阀或者蝶阀。本技术均压罐配合二级泵的整体防水热力入口装置中,所述箱体为整体式钢制箱体。整体式钢制箱体上留有数据线通道、电线通道,穿线后封堵不渗水。所述整体式钢制箱体壁和穿过的一次网、二次网管道焊接连接不渗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外部采用整体式钢制箱体密闭保护起来,解决了传统混凝土小室壁面渗水的缺点;钢制箱体壁面和穿过的一级网、二级网管道焊接连接,解决了传统混凝土小室穿墙套管渗水的缺点。本技术保证了整体式热力入口装置内部的干燥环境,保证了仪器仪表,热量表、启闭阀和二次泵等设备的安装、运行条件,降低了整个装置内部生锈的几率,降低了维修率,提高了运行稳定性。本技术提供的均压罐配合二级泵的整体防水热力入口装置,把热力入口内的所有设备作为一个整体来加工制造。整体防水热力入口使热力入口装置更加布局合理,力口工制造时能够整体设计,结构紧凑,便于定型,节约投资和占地。本技术一次侧回水管设置自力式压差阀,阀上的导压管连接一次侧供水管,通过供回水压差自动调节阀门开度。自力式压差阀能对整个装置形成压差控制,恒定用户进出口压差,保证电动调节阀能在压力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调节;一次侧供水管设置电动调节阀,网络控制系统通过对各个热用户热力入口间流量、压力信号进行计算,自动调节电动调节阀开度,保证一次侧水力平衡,实现了远程监控,自动化程度高;二次侧供水管设二级泵,负责用户流量的输送和克服用户压力损失,当二次侧流量改变时,二级泵通过感应二次网的压力信号变化来变频调节转速,节能效果好。本技术通过均压罐把一次网和二次网隔离开,一次网采用相对二次网“大温差、小流量”的运行方式,一次管网循环泵流量可以大大降低,同时一次管网循环泵只负责克服一次侧管网压力损失,二者共同作用使一次管网循环泵运行功率降低,运行费用降低;二次网采用相对一次网“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方式,二次热用户不同末端间水力平衡性好,稳定性强;由于均压罐的存在,热用户负荷变化导致的二次网流量变化不会对一次网流量产生影响,热用户流量变化不会对其他热用户产生影响。本技术内置热量表,负责整个热用户总热量的计量。热量表安装在整体防水热力入口内部,解决了热用户总热量表应安装在热用户之外,但是缺少合适安装场所的难题。本技术可以通过现场读表采集和信号远传两种方式采集热量数据。供热机构通过热量来收取供热费用,用户可以利用室内温度控制装置,如暖气温控阀,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自主调节所需室温,既满足了供热机构节能的要求,也满足了用户对用热个性化和提高舒适性的要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均压罐配合二级泵的整体防水热力入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方法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参照图1,一种均压罐配合二级泵的整体防水热力入口装置,橡胶软接头I、电动调节阀2、流量变送器3、压力变送器4、温度变送器5、二级泵6、控制柜7、反冲洗过滤器8、电源柜9、热用户10、均压罐11、热量表12、启闭阀13和自力式压差控制阀15通过管路连接,其外部设有箱体14。箱体14把上述设备固定、封闭、保护起来,形成一套整体式设备。整体式钢制箱体安装位置如果位于地下,箱体由不锈钢或碳钢板焊接,一级网和二级网穿过箱体并和箱体壁面焊接;整体式钢制箱体安装位置如果位于地上,箱体由保温波纹碳钢板焊接,一级网和二级网通过预留管穿过箱体。整体式钢制箱体上留有数据线通道、电线通道。本技术一级网供水管上设置电动调节阀2、压力变送器4和启闭阀13 ;—级网回水管装自力式压差控制阀15、启闭阀13、流量变送器3和压力变送器4 ; 二次侧供水装有二级泵6、启闭阀13、温度变送器5、压力变送器4,二级泵6前后设有橡胶软接头I各一个;二次侧回水装橡胶软接头I、热量表12、过滤器8、压力变送器4、温度变送器5和启闭阀13 ;一次侧供回水管、二次侧供回水管通过均压罐11相连接;流量变送器3、压力变送 器4和温度变送器5,以及二级泵6的数据线电源线均与控制柜7相连接,控制柜7与电源柜9连接,电源柜9和外部电缆连接。各部分统一设计,统一布置,统一加工制造组装成一体,整体提供。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均压罐配合二级泵的整体防水热力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软接头(I)、电动调节阀⑵、流量变送器⑶、压力变送器⑷、温度变送器(5)、二级泵(6)、控制柜(7)、反冲洗过滤器(8)、电源柜(9)、热用户(10)、均压罐(11)、热量表(12)、启闭阀(13)和自力式压差控制阀(15)通过管路连接,其外部设有箱体(14),一级网供水管上设置电动调节阀(2)、压力变送器(4)和启闭阀(13);—级网回水管装自力式压差控制阀(15)、启闭阀(13)、流量变送器(3)和压力变送器⑷;二次侧供水装有二级泵(6)、启闭阀(13)、温度变送器(5)、压力变送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均压罐配合二级泵的整体防水热力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软接头(1)、电动调节阀(2)、流量变送器(3)、压力变送器(4)、温度变送器(5)、二级泵(6)、控制柜(7)、反冲洗过滤器(8)、电源柜(9)、热用户(10)、均压罐(11)、热量表(12)、启闭阀(13)和自力式压差控制阀(15)通过管路连接,其外部设有箱体(14),一级网供水管上设置电动调节阀(2)、压力变送器(4)和启闭阀(13);一级网回水管装自力式压差控制阀(15)、启闭阀(13)、流量变送器(3)和压力变送器(4);二次侧供水装有二级泵(6)、启闭阀(13)、温度变送器(5)、压力变送器(4),二级泵(6)前后设有橡胶软接头(1)各一个;二次侧回水装橡胶软接头(1)、热量表(12)、过滤器(8)、压力变送器(4)、温度变送器(5)和启闭阀(13);一次侧供回水管、二次侧供回水管通过均压罐(11)相连接;流量变送器(3)、压力变送器(4)和温度变送器(5),以及二级泵(6)的数据线、电源线均与控制柜(7)相连接,控制柜(7)与电源柜(9)相连,电源柜(9)和外部电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晋达王飞张红梅赵铁权
申请(专利权)人:王晋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