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至少包含一灯罩、一散热模组、一发光元件及一电路板。该灯罩内部形成一容室,该灯罩的一端设有连通该容室的一开口,另一端设置一电连接件,该开口与该电连接件之间形成封闭式外周壁结构;该散热模组包含一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固定于该灯罩的容室内,该散热模组与该灯罩的容室的内周壁之间形成至少一导风孔;该发光元件结合该散热模组;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电连接件及该发光元件,该电路板设有一布设表面,该布设表面设有数个电子元件,该灯罩的开口与该电连接件之间形成一个导流周面,该电路板的布设表面与该灯罩的导流周面及该散热风扇之间形成一个导流通道,该数个电子元件的其中至少一个电子元件位于该灯罩内部所形成的导流通道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灯具,尤其是一种可借助散热风扇对电路板进行散热的灯具。
技术介绍
请参照图I所示,为中国台湾新型第M330426号《灯具散热结构》专利案,该专利案揭示有一种现有灯具7,该现有灯具7具有一散热座体71,该散热座体71设有相 对的一凹陷部711及一容置部712 ;该凹陷部711设有一电路板72及一发光二极管73 ;该容置部712内侧设有一散热风扇74,该容置部712外侧则结合可外接电源且电性连接该电路板72的一灯头75。其中该散热座体71另设有自外周面贯穿至该容置部712的数个散热孔76,该灯头75则设有自外周面贯穿至该容置部712的数个导风孔77 ;借此,当该散热风扇74运转时,可驱使外界气流自该数个导风孔77进入该容置部712,再通过各该散热孔76排出,以驱散该灯头75所产生的热能。前述现有灯具7于使用时,仅能够用以针对该灯头75进行散热,并无法直接对该电路板72表面所设置的数个电子元件进行散热;然而,当该现有灯具7实际运作过程中,该电路板72表面所设置的数个电子元件仍容易产生过热情形,导致该现有灯具7无法正常运作,甚至可能造成使用寿命的降低。再者,如为配合装潢的整体美观性需求,而必须将该现有灯具7呈内嵌隐藏设置时,受限于该现有灯具7的数个散热孔76及数个导风孔77皆形成于该散热座体71及该灯头75的外周壁,当该现有灯具7埋入于装潢隔层的天花板上方,仅保留该发光二极管73部分显露于天花板表面时,由于天花板上方与建筑物本身的水泥楼层板之间的空间一般为封闭,该封闭空间不易与外界气流循环,因此,将严重影响现有灯具7的气流流通效果及散热效能,进而产生积热问题,且降低该现有灯具7的使用寿命。再者,亦由于该现有灯具7的数个散热孔76及数个导风孔77皆形成于该散热座体71及该灯头75的外周壁,因此,容易影响该现有灯具7的外观完整性及美观性。请参照图2所示,为中国台湾新型第M408005号《具散热功能的筒灯座》专利案,该专利案揭示另一种现有灯具8,该现有灯具8具有一桶罩81,该桶罩81于下方形成数个孔洞811,且该桶罩8内部设置一风扇82,该风扇82用以通过该数个孔洞811导入及导出气流,用以避免该现有灯具8运作时产生高温。前述现有灯具8的桶罩81内部具有一电路板83,该电路板83表面设有数个电子元件831,用以控制该灯具8的运作;然而,由于该数个电子元件831位于该桶罩81的内周壁及电路板83所形成的夹层之间,因此,造成该风扇82并无法直接对该电路板83表面所设置的数个电子元件831进行散热,该现有灯具8实际运作过程中,该数个电子元件831仍容易产生过热情形,容易导致该现有灯具8无法正常运作,并降低使用寿命。请参照图3所示,为中国台湾第201030280号《灯具》专利申请案,该专利申请案又揭示另一种现有灯具9,该现有灯具9具有一外壳91,该外壳91的外周壁设有数个进风孔911及数个出风孔912,且该外壳91内部设有一发光元件92,该发光元件92电性连接一电路板93,该电路板93表面设有数个电子兀件931 ;该外壳91内部另设置一散热风扇94,该散热风扇94用以直接对该电路板93的电子元件931进行散热,以确保现有灯具9可以正常运作。前述现有灯具9的散热风扇94虽可以直接对该电路板93的电子元件931进行散热;然而,由于该现有灯具9的外壳91的外周壁必须形成有数个进风孔911及数个出风孔912,同样会造成该外壳91外周壁无法维持完整性及美观性,并使整体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再者,如必须将该现有灯具9呈内嵌隐藏设置时,受限于该现有灯具9的数个进风孔911及数个出风孔912皆形成于该外壳91的外周壁,因此,当该现有灯具9埋入于装潢隔层的天花板上方,仅保留该发光二极管92部分显露于天花板表面时,同样会严重影响现有灯具9的气流流通效果及散热效能,进而降低该现有灯具9的使用寿命,故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乃在于同时解决上述各现有灯具所存在的问题,以提供一种灯具,该灯具可直接地对电路板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以确保灯具能够正常运作。本技术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灯具,使该灯具无须于灯罩外周面另行加工开设进风孔或出风孔,以有效降低灯具的结构复杂度,并便于加工制造。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灯具,当该灯具呈内嵌隐藏式安装时,仍可供外界气流能够顺利进出该灯具,以提升整体散热效果,确保该灯具能够正常运作。为达到前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灯具至少包含一灯罩、一散热模组、一发光元件及一电路板。该灯罩内部形成一容室,该灯罩的一端设有连通该容室的一开口,另一端设置一电连接件,该开口与该电连接件之间形成封闭式外周壁结构;该散热模组包含一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固定于该灯罩的容室内,该散热模组与该灯罩的容室的内周壁之间形成至少一导风孔;该发光元件结合该散热模组;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电连接件及该发光元件,该电路板设有一布设表面,该布设表面设有数个电子元件;其中该电路板的布设表面及数个电子元件朝向该灯罩的开口,该灯罩的开口与该电连接件之间形成一导流周面,该电路板的布设表面与该灯罩的导流周面及该散热风扇之间形成一导流通道,该数个电子元件的其中至少一个电子元件位于该导流通道。或者,该电路板亦可以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缘及一第二端缘,该电路板于该第一端缘及第二端缘之间具有相对两布设表面,该两布设表面的其中至少一侧面设置有数个电子元件;其中该灯罩的开口与该电连接件之间形成一导流周面,该电路板的两布设表面均朝向该导流周面,该电路板的布设表面与该灯罩的导流周面及该散热风扇之间形成一导流通道,该数个电子元件的其中至少一个电子元件位于该导流通道。所述电路板设有第二固定部,该第二固定部结合该散热风扇的第一固定部。其中该散热风扇的第一固定部可为两个相对卡槽,该电路板的第二固定部可于该第二端缘形成两个凸块,该两凸块之间具有间距,该两凸块扣持于该二相对卡槽的外缘。所述灯罩的导流周面为环状导流周面,该环状导流周面自该开口朝该电连接件的方向为渐缩状。所述散热模组的散热风扇具有一入风口及一出风口,该散热风扇的入风口可朝向灯罩的内部,该出风口可朝向灯罩的外部,该导风孔作为入风孔。或者,该散热风扇的出风口可朝向灯罩的内部,该入风口可朝向灯罩的外部,该导风孔作为出风孔。所述灯罩于该容室内部设置数个固定柱,该散热模组的散热风扇以数个固定元件固定于该数个固定柱。所述散热模组另包含一散热座,该发光兀件结合于该散热座的一侧面,该散热风扇则结合于该散热座的另一侧面,使该散热座位于该散热风扇及该发光兀件之间。所述导流通道包含有一气流转向通道,该气流转向通道为该导流通道与该散热风扇在轴向上对应的通道,该数个电子元件的其中至少一个电子元件位于该气流转向通道。所述散热模组的散热风扇底缘形成一径向延伸部,该径向延伸部用以将该导风孔区隔出一径向进风孔及一轴向出风孔,或将该导风孔区隔出一径向出风孔及一轴向进风孔。 本技术基于上述具有“封闭式外周壁结构”灯罩的技术概念,本技术灯具可进一步借助该电路板的电子元件位于该导流通道的设计,以供该散热模组的散热风扇可直接对该电路板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以确保灯具能够正常运作,进而达到提升灯具使用寿命的功效。本技术灯具在内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具,其特征包含:一个灯罩,该灯罩内部形成一个容室,该灯罩的一端设有连通该容室的一个开口,另一端设置一个电连接件,该开口与该电连接件之间形成封闭式外周壁结构;一个散热模组,该散热模组包含一个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固定于该灯罩的容室内,该散热模组与该灯罩的容室的内周壁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导风孔;一个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结合该散热模组;及一个电路板,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电连接件及该发光元件,该电路板设有一个布设表面,该布设表面设有数个电子元件;其中该电路板的布设表面及数个电子元件朝向该灯罩的开口,该灯罩的开口与该电连接件之间形成一个导流周面,该电路板的布设表面与该灯罩的导流周面及该散热风扇之间形成一个导流通道,该数个电子元件的其中至少一个电子元件位于该导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银树,
申请(专利权)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