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穿管器,管廊的横梁上设有工字钢轨,工字钢轨上设有至少一台轨道小车,轨道小车上设有管道托板。工字钢轨的开放端面朝上放置,以形成两条用于和轨道小车配合的钢轨。所述的轨道小车中,车体底部设有多个轨道轮,轨道轮上设有用于和工字钢轨配合的凹槽。所述的管道托板上端面设有与管道外圆面相配合的凹进弧形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管廊穿管器,通过采用互相配合的工字钢轨和轨道小车,可以大幅提高施工效率,避免在现有施工过程中的生拉硬拽而损伤管道,减少了吊车台班使用,提高了施工质量,整个安装过程安全高效。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以可最大限度利用管廊的有限空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廊管道安装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DN150以上的管道安装的管廊穿管器。
技术介绍
一般化工、石化装置管廊管道平均直径都大。在管廊管道安装过程中,通常管廊层间距都很低,层数较多,空间较小,安装劳动强度大。特别是DN150以上的管道安装,往往由于穿管占用大量资源,吊车不断移位,耗费大量机械台班及人力。且穿管施工过程中,管道与管廊横梁直接接触,拉拽的过程实际就是对管道与管廊横梁接触部位机械损伤的过程,划伤的表面会严重影响管材质量,不符合管道安装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廊穿管器,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安装效率,并可以避免管道与管廊横梁的机械摩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廊穿管器,管廊的横梁上设有工字钢轨,工字钢轨上设有至少一台轨道小车,轨道小车上设有管道托板。工字钢轨的开放端面朝上放置,以形成两条用于和轨道小车配合的钢轨。所述的轨道小车中,车体底部设有多个轨道轮,轨道轮上设有用于和工字钢轨配合的凹槽。所述的管道托板上端面设有与管道外圆面相配合的凹进弧形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廊穿管器,通过采用设置在管廊内互相配合的工字钢轨和轨道小车,可以大幅提高施工效率,避免在现有施工过程中的生拉硬拽而损伤管道,减少了吊车台班使用,提高了施工质量,整个安装过程安全高效。采用本技术还可以可最大限度利用管廊的有限空间。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管廊穿管施工时的俯视图。图2为图I的A向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轨道小车承载管道时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轨道小车的局部放大图。图中管廊1,吊车2,横梁3,工字钢轨4,轨道小车5,轨道轮51,管道托板52,车体53,管道6。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4中,一种管廊穿管器,管廊I的横梁3上设有工字钢轨4,工字钢轨4上设有至少一台轨道小车5,轨道小车5上设有管道托板52。如图2、图3中所示,工字钢轨4的开放端面朝上放置,以形成两条用于和轨道小车5配合的钢轨。如图3、图5中,所述的轨道小车5中,车体53底部设有多个轨道轮51,轨道轮51上设有用于和工字钢轨4配合的凹槽。如图3、图5中,所述的管道托板52上端面设有与管道6外圆面相配合的凹进弧形面。铺设工字钢轨4也可以利用管廊穿管器。一段工字钢轨4安装好,利用已经挂好的手动葫芦等工机具,随即另外一段的工字钢轨4也运输到位。工字钢轨4应保证其平直 度,接头位置尽量在横梁3上或者靠近处,不要超出跨度的1/3长度。工字钢轨4的铺设应尽量选择占用小管安装位置,以方便大管直接摆放到安装位置。在最初进管位置,工字钢轨4应伸出管廊。工字钢轨4的连接点应采用轨道连接板补强,且不妨碍轨道轮51的滚动。安装时,将管道6—端放置在轨道小车5上,另一端以吊车辅助吊装,运输到安装位时,利用手动葫芦抬吊摆放到方便安装的位置,即可进一步完成管道6的安装。权利要求1.一种管廊穿管器,其特征是管廊(I)的横梁(3)上设有工字钢轨(4),工字钢轨(4)上设有至少一台轨道小车(5),轨道小车(5)上设有管道托板(5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管廊穿管器,其特征是工字钢轨(4)的开放端面朝上放置,以形成两条用于和轨道小车(5)配合的钢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廊穿管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轨道小车(5)中,车体(53)底部设有多个轨道轮(51),轨道轮(51)上设有用于和工字钢轨(4)配合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管廊穿管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管道托板(52)上端面设有与管道(6)外圆面相配合的凹进弧形面。专利摘要一种管廊穿管器,管廊的横梁上设有工字钢轨,工字钢轨上设有至少一台轨道小车,轨道小车上设有管道托板。工字钢轨的开放端面朝上放置,以形成两条用于和轨道小车配合的钢轨。所述的轨道小车中,车体底部设有多个轨道轮,轨道轮上设有用于和工字钢轨配合的凹槽。所述的管道托板上端面设有与管道外圆面相配合的凹进弧形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廊穿管器,通过采用互相配合的工字钢轨和轨道小车,可以大幅提高施工效率,避免在现有施工过程中的生拉硬拽而损伤管道,减少了吊车台班使用,提高了施工质量,整个安装过程安全高效。采用本技术还可以可最大限度利用管廊的有限空间。文档编号F16L1/024GK202629333SQ20122031792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日专利技术者刘纪千, 王久春, 李仁国, 周红霞, 刘元贞, 刘荣高 申请人: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廊穿管器,其特征是:管廊(1)的横梁(3)上设有工字钢轨(4),工字钢轨(4)上设有至少一台轨道小车(5),轨道小车(5)上设有管道托板(5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纪千,王久春,李仁国,周红霞,刘元贞,刘荣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