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节阀的单作用执行机构,所述本体由气缸、中空的箱体和长缸连接构成,箱体的两端分别与气缸和长缸相连接;在气缸的腔体内,设置有气缸活塞和推杆,推杆的一端与气缸活塞连接,推杆穿过箱体的空腔,另一端与设置在长缸空腔内的活塞连接,设置在箱体上的拨叉与推杆相连接,推杆左右移动时,带动拨叉转动或摆动;在长缸空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活塞接触,或设置在活塞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单作用执行机构,单作用气缸的活塞单向移动后,在弹簧作用下快速复位,其动作灵敏度较高,提供了执行机构的可靠性;适应大流量管道输送气体、液体(流体)等的需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液体(流体)的管道调节阀的执行机构,尤其是调节阀的单作用执行机构。
技术介绍
在气体、液体(流体)的输送管道中,都要设置多个阀门进行控制,控制管道的开启、关闭或者开启程度的大小等,以产生相应的动作,使管道按照需要开启并控制开启的程度或者关闭,使气体、液体(流体)等通过控制阀。现有技术的调节阀及其执行机构,大都结构复杂,采用的密封结构零部件较多、密封效果不理想,存在泄漏现象;而且,动作灵敏度不高,可靠性较低,或者降低了执行机构的可靠性;还有,执行机构的安装、拆卸不方便、比较麻烦,不能适应大流量管道输送气体、液体(流体)等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调节阀结构复杂、密封效果不理想、执行机构的动作灵敏度不高等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动作灵敏度较高、满足大流量管道输送介质需要的调节阀的单作用执行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调节阀的单作用执行机构,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由气缸、中空的箱体和长缸连接构成,箱体的两端分别与气缸和长缸相连接;在气缸的腔体内,设置有气缸活塞和推杆,推杆的一端与气缸活塞连接,推杆穿过箱体的空腔,另一端与设置在长缸空腔内的活塞连接,设置在箱体上的拨叉与推杆相连接,推杆左右移动时,带动拨叉转动或摆动;在长缸空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活塞接触,或设置在活塞上。进一步的特征时在长缸的空腔内,设置弹簧座,弹簧座将所述的复位弹簧分隔为左、右两组。复位弹簧为两种型号的弹簧组成,相互交替设置。在长缸的空腔内,设置延长杆,延长杆的一端连接在活塞上,另一端沿长缸的空腔延伸,穿过弹簧座中间的空腔,分别与左、右两组复位弹簧接触。本技术的调节阀的单作用执行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特点I、本技术的执行机构包括单作用气缸和复位弹簧,单作用气缸的活塞单向移动后,在弹簧作用下快速复位,其动作灵敏度较高,提供了执行机构的可靠性。2、适应大流量管道输送气体、液体(流体)等的需要。3、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使活塞、推杆能平稳移动、平稳复位。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调节阀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调节阀结构俯视图(剖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中,本技术的调节阀的单作用执行机构,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I由气缸2、中空的箱体3和长缸4连接构成,箱体3位于气缸2和长缸4之间,其两端分别与气缸2和长缸4相连接;在气缸2的腔体内,设置有气缸活塞5和推杆6,推杆6的一端与气缸活塞5连接,推杆6穿过箱体3的空腔,推杆6的另一端与设置在长缸4空腔内的活塞7连接,设置在箱体3上的拨叉8与推杆6相连接,推杆6左右移动时,带动拨叉8转动(或摆动),拨叉8从而带动与之连接的调节阀的阀杆转动或(移动),带动阀芯转动或(移动),产生打开或关闭阀腔的左右。在长缸4空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9,复位弹簧9的一端与活塞7接触,或设置在活塞7上,活塞7在推杆6作用下向图中的左向移动时,压缩复位弹簧9 ;当气缸活塞5受到的气体推力消失后,复位弹簧9给活塞7弹簧作用力使其复位,活塞7连同推杆6、气缸活塞5 一起复位,向图中的右侧运动。为了使活塞7平稳复位,复位弹簧9为两种型号的弹簧组成,相互交替设置,即第 一弹簧11和第二弹簧12,第一弹簧11是大弹簧,尺寸较大、相关参数较大;第二弹簧12为小弹簧,相对第一弹簧11而言,尺寸较小、相关参数较小;第一弹簧11和第二弹簧12共同作用在活塞7上,能使活塞7平稳运动。在长缸4的空腔内,设置弹簧座13,弹簧座13将所述的复位弹簧9分隔为左、右两组,图中左面的一组弹簧9的两端分别作用在长缸4内腔的左侧壁和弹簧座13上,右面的一组弹簧9的两端分别作用在弹簧座13和活塞7上,左、右两组复位弹簧9更能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使活塞7平稳移动、平稳复位。在长缸4的空腔内,设置延长杆15,延长杆15的一端连接在活塞7上,另一端沿长缸4的空腔延伸,穿过弹簧座13中间的空腔,分别与左、右两组复位弹簧9接触。延长杆15配合左、右两组复位弹簧9,更能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使活塞7平稳移动、平稳复位。气缸2、箱体3和长缸4连接之间的连接关系、密封结构等,气缸活塞5与气缸2的滑动配合关系、活塞7与长缸4的滑动配合关系等,设置有以及拨叉8与调节阀的阀杆的连接结构等,都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进一步的描述。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调节阀的单作用执行机构,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干所述本体(I)由气缸(2)、中空的箱体(3)和长缸(4)连接构成,箱体(3)的两端分别与气缸(2)和长缸(4)相连接;在气缸(2)的腔体内,设置有气缸活塞(5)和推杆(6),推杆(6)的一端与气缸活塞(5)连接,推杆(6)穿过箱体(3)的空腔,另一端与设置在长缸(4)空腔内的活塞(7)连接,设置在箱体(3)上的拨叉(8)与推杆(6)相连接,推杆(6)左右移动时,带动拨叉(8)转动或摆动;在长缸(4)空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9),复位弹簧(9)的一端与活塞(7)接触,或设置在活塞(7)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调节阀的单作用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在长缸(4)的空腔内,设置弹簧座(13),弹簧座(13)将所述的复位弹簧(9)分隔为左、右两组。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调节阀的单作用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复位弹簧(9)为两种型号的弹簧组成,相互交替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调节阀的单作用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在长缸(4)的空腔内,设置延长杆(15),延长杆(15)的一端连接在活塞(7)上,另一端沿长缸(4)的空腔延伸,穿过弹簧座(13)中间的空腔,分别与左、右两组复位弹簧(9)接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节阀的单作用执行机构,所述本体由气缸、中空的箱体和长缸连接构成,箱体的两端分别与气缸和长缸相连接;在气缸的腔体内,设置有气缸活塞和推杆,推杆的一端与气缸活塞连接,推杆穿过箱体的空腔,另一端与设置在长缸空腔内的活塞连接,设置在箱体上的拨叉与推杆相连接,推杆左右移动时,带动拨叉转动或摆动;在长缸空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活塞接触,或设置在活塞上。本技术的单作用执行机构,单作用气缸的活塞单向移动后,在弹簧作用下快速复位,其动作灵敏度较高,提供了执行机构的可靠性;适应大流量管道输送气体、液体(流体)等的需要。文档编号F16K31/122GK202629288SQ20122032929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9日专利技术者柳作, 高峰, 李云勉, 徐昌盛 申请人:重庆山能仪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调节阀的单作用执行机构,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由气缸(2)、中空的箱体(3)和长缸(4)连接构成,箱体(3)的两端分别与气缸(2)和长缸(4)相连接;在气缸(2)的腔体内,设置有气缸活塞(5)和推杆(6),推杆(6)的一端与气缸活塞(5)连接,推杆(6)穿过箱体(3)的空腔,另一端与设置在长缸(4)空腔内的活塞(7)连接,设置在箱体(3)上的拨叉(8)与推杆(6)相连接,推杆(6)左右移动时,带动拨叉(8)转动或摆动;在长缸(4)空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9),复位弹簧(9)的一端与活塞(7)接触,或设置在活塞(7)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作,高峰,李云勉,徐昌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山能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