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双包缝笼头,包括第一出布套体、第二出布套体、固定板,所述第一出布套体倾斜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出布套体倾斜设置在第一出布套体上并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出布套体的两侧边分别向第一出布套体中心折叠,所述第二出布套体的两侧边分别向第二出布套体中心折叠,所述第一出布套体的进布口与第二出布套体的进布口的横截面均为C形,所述第一出布套体的出布口与第二出布套体的出布口的横截面均为扁平状。沿进布方向所述第一出布套体、第二出布套体均逐渐变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通过第一出布套体、第二出布套体分别对不同布料进行出料,使用缝纫机进行双包缝缝纫时可以很容易地将布料折叠同时保证走线的整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包缝笼头。
技术介绍
使用缝纫机进行双包缝缝纫时一方面要将布料对齐,一方面要保证走线的整齐,这样不容易操作,而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缝纫机进行双包缝缝纫时工作效率低,从而提 供双包缝笼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双包缝笼头,包括第一出布套体、第二出布套体、固定板,所述第一出布套体倾斜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出布套体倾斜设置在第一出布套体上并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出布套体的两侧边分别向第一出布套体中心折叠,所述第二出布套体的两侧边分别向第二出布套体中心折叠,所述第一出布套体的进布口与第二出布套体的进布口的横截面均为C形,所述第一出布套体的出布口与第二出布套体的出布口的横截面均为扁平状,沿进布方向所述第一出布套体、第二出布套体均逐渐变窄。优选的,所述第一出布套体与固定板成5° 25°设置,有利于布料的出入,使用效果好,结构简单。优选的,所述第一出布套体与固定板成15°设置,出布的效果最佳。优选的,所述第二出布套体与第一出布套体成15° 40°设置,有利于布料的出入,使用效果好,结构简单。优选的,所述第二出布套体与第一出布套体成25°设置,出布的效果最佳。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横向的条形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安装方便,实用性好。优选的,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出布套体,所述挡板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也可以通过其他便于连接固定的方式固定,挡板设置简单实用,连接牢固。优选的,所述第一出布套体的进布口与第二出布套体的进布口处均设有进布导板,结构简单,方便布料的进入,使用方便。本技术的优点,通过第一出布套体、第二出布套体分别对不同布料进行出料,使用缝纫机进行双包缝缝纫时可以很容易地将布料折叠同时保证走线的整齐。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双包缝笼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双包缝笼头进布口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 本技术双包缝笼头出布口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图3、图4所示,双包缝笼头,包括第一出布套体I、第二出布套体2、固定板3,所述第一出布套体I倾斜设置在固定板3上,所述第二出布套体2倾斜设置在第一出布套体I上并固定在固定板3上,所述第一出布套体I的两侧边分别向第一出布套体I中心折叠,所述第二出布套体2的两侧边分别向第二出布套体5中心折叠,所述第一出布套体I的进布口与第二出布套体2的进布口的横截面均为C形,所述第一出布套体I的出布口与第二出布套体2的出布口的横截面均为扁平状,,沿进布方向所述第一出布套体I、第二出布套体2均逐渐变窄,所述第一出布套体I与固定板3成5° 25。设置,有利于布料的出入,使用效果好,结构简单,所述第一出布套体I与固定板3成15°设置,出布的效果最佳,所述第二出布套体2与第一出布套体I成15° 40°设置,有利于布料的出入,使用效果好,结构简单,所述第二出布套体2与第一出布套体I成25°设置,出布的效果最佳,所述固定板3上设有横向的条形孔31,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安装方便,实用性好,还包括挡板4,所述挡板4 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出布套体2,所述挡板4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3上,也可以通过其他便于连接固定的方式固定,挡板4设置简单实用,连接牢固,所述第一出布套体I的进布口与第二出布套体2的进布口处均设有进布导板,结构简单,方便布料的进入,使用方便。使用时,将固定板3固定在缝纫机上,将布料一端分别穿过第一出布套体I的进布口和第二出布套体2的进布口并从第一出布套体I的出布口和第二出布套体2出布口穿出,在进行缝纫时,两布料从第一出布套体I和第二出布套体2内穿出,内置于缝纫机压脚之下进行缝纫,可以很容易地将布条折叠同时保证走线的整齐。通过第一出布套体、第二出布套体分别对不同布料进行出料,使用缝纫机进行双包缝缝纫时可以很容易地将布料折叠同时保证走线的整齐。权利要求1.双包缝笼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出布套体(I)、第二出布套体(2)、固定板(3),所述第一出布套体(I)倾斜设置在固定板(3)上,所述第二出布套体(2)倾斜设置在第一出布套体(I)上并固定在固定板(3)上,所述第一出布套体(I)的两侧边分别向第一出布套体(I)中心折叠,所述第二出布套体(2)的两侧边分别向第二出布套体(5)中心折叠,所述第一出布套体(I)的进布口与第二出布套体(2)的进布口的横截面均为C形,所述第一出布套体(I)的出布口与第二出布套体(2)的出布口的横截面均为扁平状,沿进布方向所述第一出布套体(I)、第二出布套体(2)均逐渐变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包缝笼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布套体(I)与固定板(3)成5° 25°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包缝笼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布套体(I)与固定板 (3)成15。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包缝笼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布套体(2)与第一出布套体(I)成15° 40°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包缝笼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布套体(2)与第一出布套体(I)成25°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包缝笼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上设有横向的条形孔(31)。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包缝笼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4),所述挡板(4)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出布套体(2),所述挡板(4)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3)上。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包缝笼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布套体(I)的进布口与第二出布套体(2)的进布口处均设有进布导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双包缝笼头,包括第一出布套体、第二出布套体、固定板,所述第一出布套体倾斜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出布套体倾斜设置在第一出布套体上并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出布套体的两侧边分别向第一出布套体中心折叠,所述第二出布套体的两侧边分别向第二出布套体中心折叠,所述第一出布套体的进布口与第二出布套体的进布口的横截面均为C形,所述第一出布套体的出布口与第二出布套体的出布口的横截面均为扁平状。沿进布方向所述第一出布套体、第二出布套体均逐渐变窄;本技术的优点通过第一出布套体、第二出布套体分别对不同布料进行出料,使用缝纫机进行双包缝缝纫时可以很容易地将布料折叠同时保证走线的整齐。文档编号D05B35/02GK202626576SQ20122026239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日专利技术者张祥林 申请人:张祥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包缝笼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出布套体(1)、第二出布套体(2)、固定板(3),所述第一出布套体(1)倾斜设置在固定板(3)上,所述第二出布套体(2)倾斜设置在第一出布套体(1)上并固定在固定板(3)上,所述第一出布套体(1)的两侧边分别向第一出布套体(1)中心折叠,所述第二出布套体(2)的两侧边分别向第二出布套体(5)中心折叠,所述第一出布套体(1)的进布口与第二出布套体(2)的进布口的横截面均为C形,所述第一出布套体(1)的出布口与第二出布套体(2)的出布口的横截面均为扁平状,沿进布方向所述第一出布套体(1)、第二出布套体(2)均逐渐变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祥林,
申请(专利权)人:张祥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