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给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3231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6:11
一种纱线给纱装置,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它包括给纱装置本体,所述的纱装置本体从上到下依次配合设置传动齿轮、上橡胶轮和下橡胶轮,所述的传动齿轮右侧配合设置支架,所述的支架上设置与传动齿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皮带轮,所述的上橡胶轮和下橡胶轮的右侧分别配合设置上导纱轮和下导纱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通用上述技术,得到一种给纱装置,靠橡胶轮与纱线之间的摩擦提供张力,进行送纱,其张力稳定,单个给纱速度稳定,而且有两个相同的橡胶轮,能提高给纱量,提高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送纱准确性高、纱线储存时可使纱线张力稳定、退绕条件好、调节方便的纱线给纱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给纱装置,利用传动轴工作,借助纱筒本身的重量使其一传动轴相接触,依靠摩擦驱动纱筒以相同的线速度转动,该装置在长时间使用时,易产生打滑印象,使输送纱速度与纱线张力不协调,送纱不稳定,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得到的纱线质量也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纱准确性高、纱线储存时可使纱线张力稳定、退绕条件好、调节方便的纱线给纱装置。所述的一种纱线给纱装置,包括给纱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装置本体从上到下依次配合设置传动齿轮、上橡胶轮和下橡胶轮,所述的传动齿轮右侧配合设置支架,所述的支架上设置与传动齿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皮带轮,所述的上橡胶轮和下橡胶轮的右侧分别配合设置上导纱轮和下导纱轮。所述的一种纱线给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橡胶轮和下橡胶轮之间的距离为10_30cm。所述的一种纱线给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齿轮与上橡胶轮之间的距离为20_50cm。上述的一种纱线给纱装置,包括给纱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纱线给纱装置,包括给纱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装置本体从上到下依次配合设置传动齿轮(11)、上橡胶轮(9)和下橡胶轮(10),所述的传动齿轮(11)右侧配合设置支架(3),所述的支架(3)上设置与传动齿轮(11)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皮带轮,所述的上橡胶轮(9)和下橡胶轮(10)的右侧分别配合设置上导纱轮(4)和下导纱轮(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明忠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梦迪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