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公开了一种绕线机的加送线装置,它具设置了绞线机构的工作台,绞线机构后侧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由步进电机驱动部的主动轮、并行设在绕线机进给方向上的从动轮、同时连接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皮带、以及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直线导轨组成,中间由同步带连接传动,步进马达带动前后移位动作。支撑块前端安装有夹线机构,夹线机构由具开口的支架、安装在开口内底面定夹线块和连接在开口内上端对应定夹线块位置的动夹线块组成,动夹线块连接有动力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送线的连贯,保证了绕线机正常工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绕线机的
,特指一种通过在绕线机的工作台加设上,力口送线装置。
技术介绍
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机器,常用绕线机绕制的线多为漆包铜线(绕制电子、电器产品的电感线圈),纺织线(绕制纺织机用的纱绽、线团),还有绕制电热器具用的电热线以及焊锡线,电线,电缆等,由于各种线圈产品的功能要求不同,使 得绕线机的种类也多样化了,目前,常见绕线机的有全自动绕线机、半自动绕线机、环形绕线机、伺服精密绕线机、变压器绕线机、电感线圈绕线机等机种。就目前的环形绕线机而言,它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克服了因手工绕线而导致的产品质量不稳定以及增加企业人工成本等问题,但是其工作效率仍然受到一定限制,此类绕线机由于绕线速率较快,需要及时补线送线,才能保证绕线作业正常进行,然而现有的此类绕线机的仅以单线送线,无法满足绕线机的连贯作业,以至于影响绕线机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绕线机的加送线装置,该装置可提前绞线,保证送线的连贯性,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绕线机正常工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绕线机的加送线装置,该绕线机具有设置了绞线机构的工作台,所述绞线机构后侧设置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由具驱动部的主动轮、并行设在绕线机进给方向上的从动轮、同时连接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皮带、以及设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直线导轨组成,直线导轨上对应从动轮一端安装有右感应限位块,在直线导轨对应主动轮一端连接有可顺着直线导轨前后移动的左感应限位块,该左感应限位块配合一支撑块夹紧在相应位置的皮带上,支撑块前端安装有夹线机构,该夹线机构由具开口的支架、安装在开口内底面定夹线块和连接在开口内上端对应定夹线块位置的动夹线块组成,该动夹线块连接有动力部,该夹线机构与支撑块、传动机构组成加送线装置。所述驱动部为一步进电机,该驱动部连接在主动轮后端。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为同步带轮,该从动轮以轴承座连接到工作台上,该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大小相一致。所述开口设在支架前端,该开口呈U型,支架上的动夹线块的动力部为一气缸,该动力部下端经支架上端穿接到动夹线块上,该支架设置在支撑块上。所述动夹线块与定夹线块的形状大小相一致,动夹线块在下移与定夹线块衔接夹线时的接触面紧密贴合。所述夹线机构设置在绞线机构的出线一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绕线机自动运行的状态下,绕线盘在绕线时,加送线装置提前把待送出的加尾线先送出来存放到前面,然后绞线工站可提前进行绞线,以节省了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证送线的连贯性,进而保证了绕线机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绕线机的加送线装置,它具有设置了绞线机构的工作台,在绞线机构后侧设置有传动机构1,该传动机构I由具驱动部11的主动轮12、并行设在绕线机进给方向上的从动轮13、同时连接在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上的皮带14、以 及设置在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之间的直线导轨15组成,直线导轨15上对应从动轮13 —端安装有右感应限位块3,在直线导轨15对应主动轮12 —端连接有可顺着直线导轨15前后移动的左感应限位块2,该左感应限位块2配合一支撑块4夹紧在相应位置的皮带14上,支撑块4前端安装有夹线机构5,该夹线机构5由具开口的支架51、安装在开口内底面定夹线块52和连接在开口内上端对应定夹线块52位置的动夹线块53组成,该动夹线块53连接有动力部6,该夹线机构5与支撑块4、传动机构I组成加送线装置,夹线机构5设置在绞线机构的出线一侧;其中,驱动部11为一步进电机,该驱动部11连接在主动轮12后端,该驱动部11电连接在绕线机的控制器上,该驱动部11电连接在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均为同步带轮,该从动轮13以轴承座16连接到工作台上,该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的大小相一致。本技术所揭示的绕线机的加送线装置,其开口设在支架51前端,该开口呈U型,支架51上的动夹线块53的动力部6为一气缸,该动力部6电连接在绕线机的控制器上,动力部6的下端经支架51上端穿接到动夹线块53上,该支架51设置在支撑块4上;动夹线块53与定夹线块52的形状大小相一致,动夹线块53在下移与定夹线块52衔接夹线时的接触面紧密贴合。本技术所揭示的绕线机的加送线装置,其工作原理为当绕线盘绕线时,夹线机构5的动力部6作用与其相连接到动夹线块53,使动夹线块53下降,通过动夹线块53配合定夹线块52夹紧加尾线,此时,驱动部11带动主动轮12转动,转动的主动轮12通过皮带14带动从动轮13 —起转动,皮带14的传动过程中,使得配合支撑块4夹紧在皮带14上的左感应限位块2顺着直线导轨15向右感应限位块3方向进给,在左感应限位块2进给的同时,通过支撑块4带动支撑块4前端夹紧加尾线的夹线机构5 —并进给,当左感应限位块2触碰到右感应限位块3时,左感应限位块2通过皮带14,在驱动部11配合主动轮12的作用下复位,在左感应限位复位的同时,通过支撑块4带动夹线机构5 —并复位,完成一次加送线动作。本技术所揭示的绕线机的加送线装置,在绕线机自动运行的状态下,绕线盘在绕线时,加送线装置提前把待送出的加尾线先送出来存放到前面,然后绞线工站可提前进行绞线,以节省了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证送线的连贯性,进而保证了绕线机正常工作。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所述的 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技术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绕线机的加送线装置,该绕线机具有设置了绞线机构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线机构后侧设置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由具驱动部的主动轮、并行设在绕线机进给方向上的从动轮、同时连接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皮带、以及设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直线导轨组成,直线导轨上对应从动轮一端安装有右感应限位块,在直线导轨对应主动轮一端连接有可顺着直线导轨前后移动的左感应限位块,该左感应限位块配合一支撑块夹紧在相应位置的皮带上,支撑块前端安装有夹线机构,该夹线机构由具开口的支架、安装在开口内底面定夹线块和连接在开口内上端对应定夹线块位置的动夹线块组成,该动夹线块连接有动力部,该夹线机构与支撑块、传动机构组成加送线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为一步进电机,该驱动部连接在王动轮后端。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为同步带轮,该从动轮以轴承座连接到工作台上,该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大小相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设在支架前端,该开口呈U型,支架上的动夹线块的动力部为一气缸,该动力部下端经支架上端穿接到动夹线块上,该支架设置在支撑块上。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夹线块与定夹线块的形状大小相一致,动夹线块在下移与定夹线块衔接夹线时的接触面紧密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机构设置在绞线机构的出线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绕线机的加送线装置,该绕线机具有设置了绞线机构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线机构后侧设置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由具驱动部的主动轮、并行设在绕线机进给方向上的从动轮、同时连接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皮带、以及设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直线导轨组成,直线导轨上对应从动轮一端安装有右感应限位块,在直线导轨对应主动轮一端连接有可顺着直线导轨前后移动的左感应限位块,该左感应限位块配合一支撑块夹紧在相应位置的皮带上,支撑块前端安装有夹线机构,该夹线机构由具开口的支架、安装在开口内底面定夹线块和连接在开口内上端对应定夹线块位置的动夹线块组成,该动夹线块连接有动力部,该夹线机构与支撑块、传动机构组成加送线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唐志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