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次性速溶中药粉末袋,由中药滤滴袋(1)、袋口折撕线(2)、速溶中药粉末(3)、主卡条(4)、副支条(5)、即时贴(6)和塑料薄片(7)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滤滴袋(1)采用透水性过滤密封材料制成,袋内置一速溶中药粉末(3),袋外贴一主卡条(4)、一副支条(5),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整体结构简单,综合成本不高;在不破坏高分子类中药药剂的分子链、不降低中药药剂的使用效果的同时,明显的提高了溶质的溶解速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快冲式中药袋,特别涉及一种采用慢滴热蒸的方式的一次性速溶中药粉末袋。二、
技术介绍
为了冲泡方便和便于携带,市场上出现了速溶中药粉末,由于速溶中药粉末在加工制作过程中要经过多道工序,因此,制作好的速溶中药粉末中已有大量的中药成分物质在制作过程中尚失,使得速溶中药粉末的药效远不及现煮的中药药剂。由于速溶中药粉末的整个冲泡过程非常繁锁,还需要专门的器具。为此,业内人士开发了袋泡式速溶中药粉末包,这种速溶中药粉末采用过滤纸将定量的速溶中药粉末封装于其中,需要饮用时只需将速溶中药粉末连同包装袋一同放入冲泡容器中冲泡即可,这种速溶中药粉末虽然具有携带和使用方便的优点,但是由于这种速 溶中药粉末是采用浸泡方式得到,采用浸泡方法冲饮速溶中药粉末是速溶中药粉末饮用者的长期偏见,其实一杯有效的速溶中药粉末不是浸泡出来的,而是采用慢滴热蒸方式得到的。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成本低,结构简单,冲泡方便,饮用效果理想一次性速溶中药粉末袋。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次性速溶中药粉末袋,由中药滤滴袋(I)、袋口折撕线(2)、速溶中药粉末(3)、主卡条(4)、副支条(5)、即时贴(6)和塑料薄片(7)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滤滴袋(I)采用透水性过滤密封材料制成,袋内置一速溶中药粉末(3),袋外贴一主卡条(4)、一副支条(5),所述的主卡条(4)由两条平行折叠竖片(8)和一条长方形横片(9)连接而成的“U”形结构,两条平行折叠竖片(8)的上端粘贴于开口边缘,长方形横片(9)的下端设置一即时贴¢),其外覆盖一塑料薄片(7),在两条平行折叠竖片(8)之间设有一副支条(5),所述的副支条(5)为一条长方形折叠竖片,下端粘贴于袋底边缘,上端与主卡条(4)的长方形横片(9)上端的中间部位相连。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I、整体结构简单,综合成本不高;2、明显的提高了溶质的溶解速度。四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中药滤滴袋 2、袋口折撕线 3、速溶中药粉末4、主卡条5、副支条6、即时贴7、塑料薄片 8、平行折叠竖片9、长方形横片五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I、图2对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实施例是用来说明本技术的,而不是对本技术进行任何限制的。所述的一次性速溶中药粉末袋,由中药滤滴袋I、袋口折撕线2、速溶中药粉末3、主卡条4、副支条5、即时贴6和塑料薄片7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滤滴袋I采用透水性过滤密封材料制成,袋内置一速溶中药粉末3,袋外贴一主卡条4、一副支条5,所述的主卡条4由两条平行折叠竖片8和一条长方形横片9连接而成的“U”形结构,两条平行折叠竖片8的上端粘贴于开口边缘,长方形横片9的下端设置一即时贴6,其外覆盖一塑料薄片7,在两条平行折叠竖片8之间设有一副支条5,所述的副支条5为一条长方形折叠竖片,下端粘贴于袋底边缘,上端与主卡条4的长方形横片9上端的中间部位相连。具体操作如下 I)从包装袋中取出一次性速溶中药滤滴袋I ;2)从袋口折撕线2撕开袋口;3)将主卡条4、副支条5拉伸开,长方形横片9能够挂在杯口 ;4)将长方形横片9上的即时贴6扯开塑料薄片7,贴在杯口的边缘上;5)使用时,用开水从撕开的袋口处慢慢倒入,杯中的热蒸汽再返回到中药滤滴袋1,即采用慢滴热蒸的方式,得到饮用效果理想的中药冲剂。以上所述仅为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仅以上限制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 一次性速溶中药粉末袋,由中药滤滴袋(I)、袋口折撕线(2)、速溶中药粉末(3)、主卡条(4)、副支条(5)、即时贴(6)和塑料薄片(7)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滤滴袋(I)采用透水性过滤密封材料制成,袋内置一速溶中药粉末(3),袋外贴一主卡条(4)、一副支条(5),所述的主卡条(4)由两条平行折叠竖片(8)和一条长方形横片(9)连接而成的“U”形结构,两条平行折叠竖片(8)的上端粘贴于开口边缘,长方形横片(9)的下端设置一即时贴¢),其外覆盖一塑料薄片(7),在两条平行折叠竖片(8)之间设有一副支条(5),所述的副支条(5)为一条长方形折叠竖片,下端粘贴于袋底边缘,上端与主卡条(4)的长方形横片(9)上端的中间部位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所述的一次性速溶中药粉末袋,由中药滤滴袋(1)、袋口折撕线(2)、速溶中药粉末(3)、主卡条(4)、副支条(5)、即时贴(6)和塑料薄片(7)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滤滴袋(1)采用透水性过滤密封材料制成,袋内置一速溶中药粉末(3),袋外贴一主卡条(4)、一副支条(5),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整体结构简单,综合成本不高;在不破坏高分子类中药药剂的分子链、不降低中药药剂的使用效果的同时,明显的提高了溶质的溶解速度。文档编号B65D85/804GK202625023SQ20122028916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专利技术者庞伯健, 吉凤霞 申请人:庞伯健, 吉凤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次性速溶中药粉末袋,由中药滤滴袋(1)、袋口折撕线(2)、速溶中药粉末(3)、主卡条(4)、副支条(5)、即时贴(6)和塑料薄片(7)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滤滴袋(1)采用透水性过滤密封材料制成,袋内置一速溶中药粉末(3),袋外贴一主卡条(4)、一副支条(5),所述的主卡条(4)由两条平行折叠竖片(8)和一条长方形横片(9)连接而成的“U”形结构,两条平行折叠竖片(8)的上端粘贴于开口边缘,长方形横片(9)的下端设置一即时贴(6),其外覆盖一塑料薄片(7),在两条平行折叠竖片(8)之间设有一副支条(5),所述的副支条(5)为一条长方形折叠竖片,下端粘贴于袋底边缘,上端与主卡条(4)的长方形横片(9)上端的中间部位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伯健,吉凤霞,
申请(专利权)人:庞伯健,吉凤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