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碎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7956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碎纸机,设置有自动入纸口、手动入纸口、CD入口、马达以及一用于在手动入纸口和CD入口均有物体放入时控制马达停止工作的互锁电路,其中:所述互锁电路至少包括两个触发式开关: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一开关设置于自动入纸口处,第二开关设置于CD入口处;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在非工作状态下处于常闭状态;马达工作时,仅有一个触发式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动碎纸机“在自动入纸口中的纸张数量较少时,自CD入口和手动入纸口送入的CD或纸张同时被销毁而造成马达过度损耗,从而影响了碎纸机刀轴组和刀片组以及马达的寿命”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碎纸机
技术介绍
碎纸机是一种迅速安全地将需要保密的文件碎毁的办公设备。自动碎纸机就是既具有手动送纸功能又具有自动送纸功能,或只有自动送纸功能的碎纸机。使用者只需要将大量的待碎文件一次性放置在自动送纸装置中,待碎文件就可以被送纸辊子一张或多张地适量地进入碎纸机中进行粉碎,不需要使用者分次投入待碎文件,极大地方便了使用者,而且办事效率更高。如图I和图2所示,现有的自动碎纸机一般均会设置用于自动送纸的自动入纸口100、用于手动送纸的手动入纸口 200、用于手动送入待销毁⑶的⑶入口 300。当有大量纸张设置于自动入纸口 100时,手动入纸口 200、⑶入口 300被档板401、402挡住,放入二者中的纸张或⑶无法进入刀片位置。但一旦自动入纸口中的纸张数量较少时,放入二者中的纸张或⑶可以通过外力强行推开挡板而进入刀片位置。因为用于销毁⑶的⑶刀轴组500、用于销毁纸张的碎纸刀片组600共用马达700,此时若⑶刀轴组500、碎纸刀片组600同时启动的话,会造成马达的过度损耗,同时带动⑶刀轴组、碎纸刀片组过度转动,从而易使刀具受损,而降低刀轴组、刀片组以及马达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公开一种自动碎纸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碎纸机“在自动入纸口中的纸张数量较少时,自⑶入口和手动入纸口送入的⑶或纸张同时被销毁而造成马达过度损耗,从而影响了碎纸机刀轴组和刀片组以及马达的寿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碎纸机,设置有自动入纸口、手动入纸口、⑶入口、马达、一用于在手动入纸口和⑶入口均有物体放入时控制马达停止工作的互锁电路;其中所述互锁电路至少包括两个触发式开关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一开关设置于自动入纸口处,第二开关设置于CD入口处。较佳地,所述互锁电路包括开关单元、与开关单元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开关单元进一步包括作为第一开关的第一光控组件、作为第二开关的第二光控组件;每一光控组件均包括对应的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较佳地,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一电阻至第六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至第三三极管;其中第一光控组件的红外发射管的阳极和第二光控组件的红外发射管的阳极分别通过第五电阻、第六电阻与工作电源相连;第一光控组件的红外接收管的集电极和第二光控组件的红外接收管的集电极分别通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与工作电源相连;第一光控组件的红外接收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同时又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相连;第二光控组件的红外接收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相连,同时又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相连后又分别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工作电源,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作为互锁电路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马达启动控制单元;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较佳地,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一电阻至第四电阻、单片机;第一光控组件的红外发射管的阳极和第二光控组件的红外发射管的阳极分别通过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与工作电源相连;第一光控组件的红外接收管的集电极和第二光控组件的红外接收管的集电极分别通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与工作电源相连;第一光控组件的红外接收管的集电极与单片机的用于检测输入高低电平的第一I/o 口相连;第二光控组件的红外接收管的集电极与单片机的用于检测输入高低电平的第二 I/o 口相连;单片机的用于输出高低电平的第三I/O 口作为互锁电路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马达启动控制单元。较佳地,所述互锁电路,进一步包括作为第一开关的第一机械触动开关、作为第二开关的第二机械触动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均设置有对应的公共端、闭合触点、断开触点;第一开关的闭合触点和第二开关的断开触点连接;第一开关的断开触点和第二开关的闭合触点连接;马达一端连接马达工作电源端,马达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的公共端;第一开关的公开端连接马达的工作电源对应的地端。较佳地,所述第一至第三三极管均为NPN三极管。较佳地,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在非工作状态下处于常闭状态;马达工作时,仅有一个触发式开关处于打开状态。较佳地,所述马达启动控制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七电阻、第四三极管、继电器;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与互锁电路的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继电器;所述继电器设置于马达与马达供电电源之间,作为控制马达通断电源的开关。较佳地,,所述第四三极管为NPN三极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本技术通过对应纸张入口、⑶入口设置一用于在纸张入口和⑶入口均有物体放入时控制马达停止工作的互锁电路,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自动碎纸机“在自动入纸口中的纸张数量较少时,自⑶入口和手动入纸口送入的⑶或纸张同时被销毁而造成马达过度损耗,从而影响了碎纸机刀片和马达寿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中,一旦出现同时碎纸和碎⑶,互锁电路会控制马达立即停止工作。第二,同时,由于避免了碎纸和碎⑶同时发生,本技术还可以防止“碎纸和⑶片卡在刀片上,反转时马达扭力不够,不能正常的反转”的问题出现。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自动碎纸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自动碎纸机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自动碎纸机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自动碎纸机第一实施例互锁电路的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自动碎纸机第一实施例马 达启动控制单元的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自动碎纸机第一实施例马达启动控制单元控制马达通断电源的原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自动碎纸机第二实施例互锁电路的原理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自动碎纸机第三实施例互锁电路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自动碎纸机,设置有自动入纸口、手动入纸口、⑶入口、马达以及一用于在手动入纸口和⑶入口均有物体放入时控制马达停止工作的互锁电路;其中所述互锁电路至少包括两个触发式开关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一开关设置于自动入纸口处,第二开关设置于CD入口处。下方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I如图3,一种自动碎纸机,设置有自动入纸口 100、手动入纸口 200、⑶入口 300、马达700、用于销毁⑶的⑶刀轴组500、用于销毁纸张的碎纸刀片组600、一用于在手动入纸口 200和⑶入口 300均有物体放入时控制马达停止工作的互锁电路。手动入纸口 200、⑶入口 300分别对应档板401、402。CD刀轴组500、碎纸刀片组600共用马达700。其中,所述互锁电路至少包括两个触发式开关第一开关801和第二开关802 ;第一开关801设置于手动入纸口 200处,第二开关802设置于⑶入口 300处。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801和第二开关802在非工作状态下处于常闭状态;马达700工作时,仅有一个触发式开关处于打开状态。如图4,本实施例中,上述互锁电路包括开关单元、与开关单元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开关单元进一步包括作为第一开关801的第一光控组件、作为第二开关802的第二光控组件;每一光控组件均包括对应的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一电阻Rl至第六电阻R6 ;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碎纸机,设置有自动入纸口、手动入纸口、CD入口、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在手动入纸口和CD入口均有物体放入时控制马达停止工作的互锁电路;其中:所述互锁电路至少包括两个触发式开关: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一开关设置于自动入纸口处,第二开关设置于CD入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陈光龙左永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震旦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