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旋弧水膜脱硫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7640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22:23
一种反旋弧水膜脱硫除尘器,烟气通道的一侧竖直开有进气口,烟气通道的另一侧竖直设有脱硫除尘室,脱硫除尘室的两侧首尾连接若干块反旋弧隔板,相邻的反旋弧隔板的连接处设有导流套,脱硫除尘室的顶端为出气口,脱硫除尘室的侧壁顶端为进水口,所述烟气通道的下方为贮液槽,贮液槽分别连接控水箱和出尘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的技术效果:对烟气进行高效过滤,达到除去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脱硫除尘器,尤其涉及一种反旋弧水膜脱硫除尘器
技术介绍
水膜脱硫除尘器在燃煤锅炉净化领域很普遍,其基本原理一般为隔板上布有水膜,烟气用一定的速度冲击水膜表面,用尘粒的惯性与水膜对尘粒的粘附性达到除尘目的。传统的水膜除尘方法虽然除尘效率较高,但为实现多层过滤所需隔板数较多,结构复杂,阻力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反旋弧水膜脱硫除尘器,即将脱硫除尘液通过进水管分流入设在脱硫除尘室两侧的反旋弧隔板上,形成各类均匀水膜,达到脱硫除尘目的。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进水口、进气口、烟气通道、出尘口、出气口、反旋弧隔板、导流套、脱硫除尘室、控水箱、贮液槽,其特征是烟气通道的一侧竖直开有进气口,烟气通道的另一侧竖直设有脱硫除尘室,脱硫除尘室的两侧首尾连接若干块反旋弧隔板,相邻的反旋弧隔板的连接处设有导流套,脱硫除尘室的顶端为出气口,脱硫除尘室的侧壁顶端为进水口,所述烟气通道的下方为贮液槽,贮液槽分别连接控水箱和出尘口。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除尘液通过进水口流入首个反旋弧隔板的上端,在该隔板的中上位置开个溢流口使其流量为进水量的一半,另一半流量的水通过上端出口流到右半部分的隔板上,两路水在导流套7的作用下形成均匀的反旋弧水膜,对烟气进行高效过滤,达到除去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I、进水口 2、进气口 3、烟气通道4、出尘口 5、出气口 6、反旋弧隔板7、导流套8、脱硫除尘室9、控水箱10、贮液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烟气通道3的一侧竖直开有进气口 2,烟气通道3的另一侧竖直设有脱硫除尘室8,脱硫除尘室8的两侧首尾连接若干块反旋弧隔板6,相邻的反旋弧隔板6的连接处设有导流套7,脱硫除尘室8的顶端为出气口 5,脱硫除尘室8的侧壁顶端为进水口 1,所述烟气通道3的下方为贮液槽10,贮液槽10分别连接控水箱9和出尘口 4。除尘液通过进水口 I流入首个反旋弧隔板的上端,在该隔板的中上位置开个溢流口使其流量为进水量的一半,另一半流量的水通过上端出口流到右半部分的隔板上,两路水在导流套7的作用下形成均匀的反旋弧水膜。权利要求1. 一种反旋弧水膜脱硫除尘器,它包括进水口、进气口、烟气通道、出尘口、出气口、反旋弧隔板、导流套、脱硫除尘室、控水箱、贮液槽,其特征是烟气通道的一侧竖直开有进气口,烟气通道的另一侧竖直设有脱硫除尘室,脱硫除尘室的两侧首尾连接若干块反旋弧隔板,相邻的反旋弧隔板的连接处设有导流套,脱硫除尘室的顶端为出气口,脱硫除尘室的侧壁顶端为进水口,所述烟气通道的下方为贮液槽,贮液槽分别连接控水箱和出尘口。专利摘要一种反旋弧水膜脱硫除尘器,烟气通道的一侧竖直开有进气口,烟气通道的另一侧竖直设有脱硫除尘室,脱硫除尘室的两侧首尾连接若干块反旋弧隔板,相邻的反旋弧隔板的连接处设有导流套,脱硫除尘室的顶端为出气口,脱硫除尘室的侧壁顶端为进水口,所述烟气通道的下方为贮液槽,贮液槽分别连接控水箱和出尘口。本技术专利的技术效果对烟气进行高效过滤,达到除去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效果。文档编号B01D53/18GK202620931SQ20122014041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6日专利技术者刘定富, 熊辉, 刘艳, 李自朋, 郑伟华, 童正荣 申请人:南昌航空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旋弧水膜脱硫除尘器,它包括进水口、进气口、烟气通道、出尘口、出气口、反旋弧隔板、导流套、脱硫除尘室、控水箱、贮液槽,其特征是烟气通道的一侧竖直开有进气口,烟气通道的另一侧竖直设有脱硫除尘室,脱硫除尘室的两侧首尾连接若干块反旋弧隔板,相邻的反旋弧隔板的连接处设有导流套,脱硫除尘室的顶端为出气口,脱硫除尘室的侧壁顶端为进水口,所述烟气通道的下方为贮液槽,贮液槽分别连接控水箱和出尘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定富熊辉刘艳李自朋郑伟华童正荣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