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计骨质疏松症伴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原发性良、恶性肿瘤,椎体转移瘤等疾病的治疗器械及其使用方法,具体的说是指需要用骨水泥椎体内注射以治疗这些疾病中的ー种介入治疗方法及所需的一宗主要的器械,属于微创手术范畴。
技术介绍
早在1984年,法国放射科医师首次采用脊柱椎体穿刺注射骨水泥治疗椎体血管瘤,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该技术在1994年在美国推广应用,称为椎体成形术(PVP),应用于严重骨质疏松症伴脊柱椎体骨折,良、恶性原发性肿瘤和转移瘤,取得良好疗效,尔后在全球得以推广。近10多年来在我国得以开展应用,在取得相当可喜的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发现了技术上的一些缺陷,有待进ー步改进和优化。 PVP技术,是在X线闭路电视监视指导下,经椎弓根穿刺到达病变椎体,向椎体内灌注骨水泥,通过骨水泥流注充填骨缝和空隙,起到稳固椎体的作用,缓解或消除疼痛。由于存在骨水泥流注过程中发生很高的渗漏率,严重者造成脊髄神经压迫的并发症和不足之处是椎体压缩性骨折使椎体高度下降不能复位,脊柱后突畸形较难矫正。针对上述并发症和不足,在骨质疏松症伴脊柱椎体骨折的治疗中,相继对器械进 ...
【技术保护点】
全椎体多点位骨水泥注射针,包括具有轴向中心通孔的导向穿刺针和套合在导向穿刺针中心通孔中的内芯,导向穿刺针、内芯的后端通过套接头、手柄可拆卸地固定套合在一起,内芯前端固装有自攻刀头,套合后的内芯自攻刀头伸出导向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穿刺针的前端面一侧连设有向内前方延伸至导向穿刺针轴线附近的倾斜导向部;所述内芯自攻刀头的中心部一侧设有与导向部相吻合的切口部。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