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架,能够减缓立柱下降的速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输液架,包括底座组件、连接管、立柱和阻尼块;所述立柱与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立柱的一端位于所述连接管内,并且所述立柱在所述连接管内可移动;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立柱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组件密封连接;所述阻尼块与所述立柱位于所述连接管内的一端连接,在阻尼块的外侧边缘中,一部分与连接管的内壁接触,其余部分不与连接管的内壁接触,使所述阻尼块与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底座组件的连接端所围成的空间内的气体能出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架。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输液架通常设有底座,底座上设有立柱和连接管,立柱的顶部设有挂钩组件,挂钩组件上设有可挂输液瓶的侧钩。其不足之处在于,现有的输液架在 调节高度操作失误,或是立柱与连接管之间的锁定失效时,不能很好的控制立柱的下降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输液架,以解决现有的输液架的立柱快速下降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输液架,包括底座组件、连接管、立柱和阻尼块;所述立柱与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立柱的一端位于所述连接管内,并且所述立柱在所述连接管内可移动;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立柱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组件密封连接;所述阻尼块与所述立柱位于所述连接管内的一端连接,在阻尼块的外侧边缘中,一部分与连接管的内壁接触,其余部分不与连接管的内壁接触,使所述阻尼块两侧的气体能够从所述阻尼块与所述连接管之间未接触的部分进行流通。优选地,还包括第一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套、锁套、上盖、下盖、钢珠和弹黃;所述立柱穿过所述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立柱的间隙内,所述固定套的外侧设有第一凸台,所述固定套通过所述第一凸台卡在所述连接管的顶部;所述锁套套在所述第一凸台的外侧,且其上部设有向所述固定套延伸的凸出部;所述钢珠为多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固定套的顶部;所述凸出部和所述立柱均与所述钢珠相接触;所述弹簧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凸台的上侧,且其顶端与所述凸出部相连;所述上盖套在所述锁套的顶部,且能够使所述凸出部抵紧所述钢珠,进而抵紧所述立柱;所述下盖套在所述连接管的外侧,且与所述锁套的底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锁紧内套和锁紧旋钮;所述锁紧内套进一步包括上内套和下内套;所述上内套上设有用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三凸台,所述第三凸台设置在所述上内套的外壁上,并朝向所述上内套的中心轴线相反的方向设置,所述锁紧旋钮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凸台相配合的凹槽,所述上内套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上内套的侧壁设有一个或多个长条形的缺口,所述缺口沿所述上内套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并向所述下内套方向延伸;所述上内套的外径大于与其配合的所述锁紧旋钮的内径;所述下内套设有第四凸台和第五凸台,所述第四凸台设置在所述下内套的内壁上,并朝向所述下内套的中心轴线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五凸台设置在所述上内套和所述下内套的连接处,所述连接管的侧壁卡在所述第四凸台上,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卡在所述第五凸台上;所述下内套为偏心设置,所述下内套的外径大于与其配合的所述锁紧旋钮的内径;所述锁紧旋钮套在所述锁紧内套外,所述第三凸台卡在所述凹槽上,所述锁紧旋钮与所述下内套配合锁紧所述立柱和所述连接管。·优选地,所述阻尼块为碗形,且碗口朝向所述底座组件,所述碗口的外围与所述连接管的内壁相配合。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用于固定输液器材的托盘,所述托盘与所述连接管滑动连接,所述托盘与所述连接管之间设有第二限位组件。优选地,所述托盘上设有用于使输液器材的输出管穿出的穿出孔。优选地,所述托盘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连接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一螺纹孔和第一旋钮,所述第一螺纹孔沿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径向延伸,且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孔壁,所述第一旋钮与所述第一螺纹孔通过螺纹配合,所述第一旋钮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并与所述连接管相抵。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上还设置扶手,所述扶手与所述连接管滑动连接,所述扶手与所述连接管之间设有第三限位组件。优选地,所述扶手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连接管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三限位组件包括第二螺纹孔和第二旋钮,所述第二螺纹孔沿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径向延伸,且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孔壁,所述第二旋钮与所述第二螺纹孔通过螺纹配合,所述第二旋钮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并与所述连接管相抵。优选地,所述扶手为环状,所述扶手的内侧壁设有一圈加强筋。优选地,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芯和设置在所述底座芯外围的多个可拆卸的支脚,所述支脚远离所述底座芯的一端设有脚轮组件;所述脚轮组件包括轮架、转轮、刹车块和销轴,所述轮架的一端与所述支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轮连接,所述刹车块位于所述转轮的上方,且与所述轮架通过所述销轴转动连接;当将所述刹车块向下转动时,其能够与所述转轮接触。本技术提供的输液架,在立柱伸进连接管的端部上设置阻尼块,通过阻尼块与连接管的内壁相配合,以及第一限位组件和密封塞的对连接管的密封性的共同的作用来实现输液架的立柱下降时的缓慢下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论述,显然,在结合附图进行描述的技术方案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图I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输液架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输液架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限位组件组合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限位组件的锁紧内套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限位组件的锁紧内套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限位组件的下内套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限位组件的锁紧旋钮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托盘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沿托盘中心线的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托盘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沿托盘A-A线的剖视图;图1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扶手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沿托盘中心线的剖视图;图1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沿托盘B-B线的剖视图;图1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支脚组合图;图1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底座组合图;附图标记1_底座组件,2-连接管,3-立柱,4-托盘,5-阻尼块,6-挂钩组件,7-密封塞,8-第一限位组件,9-扶手;11-底座芯,12-支脚连接部,13-固定套件,14-支脚,15-脚轮组件,151-轮架,152-转轮,153-刹车块,154-销轴,16-螺栓,17-螺栓;40-第一旋钮,41-凸出部,42-第一固定孔,43-固定槽,44-穿出孔,45-第一螺纹孔;61_架体,62-侧钩;81-固定套、82-锁套、83-上盖、84-下盖,85-钢珠,86-第一凸台,87-弹簧,88-第二凸台;801-锁紧内套,802-锁紧旋钮,803-上内套,804-下内套,805-第三凸台,806-第四凸台,807-第五凸台,808-凹槽,809-缺口 ;91-加强筋,92-第二旋钮,93-第二固定孔,94-第二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需要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在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输液架,如图I和2所示,包括底座组件I、连接管2、立柱3和阻尼块5 ;所述立柱3与所述连接管2连接,所述立柱3的一端位于所述连接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输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组件、连接管、立柱和阻尼块;所述立柱与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立柱的一端位于所述连接管内,并且所述立柱在所述连接管内可移动;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立柱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组件密封连接;所述阻尼块与所述立柱位于所述连接管内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阻尼块的外侧边缘中,一部分与连接管的内壁接触,其余部分不与连接管的内壁接触,使所述阻尼块两侧的气体能够从所述阻尼块与所述连接管之间未接触的部分进行流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夫胜,
申请(专利权)人:王夫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