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立体式的温室自动化移动苗床式的植物工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35216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立体式的温室自动化移动苗床式的植物工厂装置,包括一个至少具有四层结构以上的移动苗床摆放层,每层移动苗床摆放层上设为至少两个以上的、纵向排放的移动苗床摆放列,通过带有升降功能的智能搬运车将移动苗床摆放于移动苗床摆放列上;在每层移动苗床摆放列的下方上设有电脑可控的人造光源装置,该每层移动苗床摆放列的上方设有悬空向下供营养液的自动控制灌溉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将大量的移动苗床摆放在移动苗床摆放层上面来实施灌溉和生长,并通过人造光源装置与自动控制灌溉装置使每颗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完成植物的生长;具有节能、环保、空间利用率高、种出的植物无污染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移动苗床领域,主要是ー种能将植物在温室里生长的多层立体式的温室自动化移动苗床式的植物エ厂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农业的发展与温室的科技发展息息相关。温室的科技发展,在国外因为人工费用的高昂和温室工人对温室工作环境的高度要求,早已朝着自动化温室的方向有了长足的进步。温室的自动化有许许多多的方面。在温室生长室内,依据温室生长室的大小,可以将许许多多的移动苗床摆放列,排成ー个平面,让移动苗床大量的移动苗床可以摆放在上面来实施灌溉和生长。通常这个摆放平面只有ー层。层上的移动苗床上的植物,都能获得自然阳光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完成植物的生长。然而温室耕地的土地面积,在高度发展的 城市内及周围,在逐渐萎縮中。为了能更高效的利用有限的耕地面积,就有了设计多层移动苗床摆放列层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层立体式的温室自动化移动苗床式的植物エ厂装置,且设有立体光照及立体灌溉的设计。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包括一个至少具有四层结构以上的移动苗床摆放层,每层移动苗床摆放层上设为至少两个以上的、纵向排放的移动苗床摆放列,通过带有升降功能的智能搬运车将移动苗床摆放于移动苗床摆放列上;在每层移动苗床摆放列的下方上设有电脑可控的人造光源装置,该每层移动苗床摆放列的上方设有悬空向下供营养液的自动控制灌溉装置。作为优选,所述的自动控制灌溉装置包括供液管、回流管及营养液槽,移动苗床上设有ー个内胆,在该内胆的ー侧、且距离移动苗床数十公分的上方设有悬空向下供营养液的供液管;在该内胆另外ー侧的下方设有内胆溢出或排出的回流管,该供液管与回流管分别与营养液槽相连。作为优选,所述的供液管上连有电磁阀,在电磁阀与营养液槽间连有水泵,该水泵与供液管相连,电磁阀和水泵与外界的控制电脑相连。作为优选,所述的人造光源装置内的每个灯泡支撑架上设有白色,蓝色及红色的LED灯泡,且每个灯泡支撑架上设计有与前面一个和与下一个灯泡支撑架连接的接头,其中末端的灯泡支撑架与电脑可控的电源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将大量的移动苗床摆放在移动苗床摆放层上面来实施灌溉和生长,并通过人造光源装置与自动控制灌溉装置使每颗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完成植物的生长;具有节能、环保、空间利用率高、种出的植物无污染的特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移动苗床位于移动苗床摆放层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P向前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A处的人造光源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的B处的本自动控制灌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的移动苗床摆放层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移动苗床摆放层;2、智能搬运车;3、移动苗床;4、人造光源装置;5、自动控制灌溉装置;11、移动苗床摆放列;31、内胆;41、灯泡支撑架;42、LED灯泡;43、接头;51、供液管;52、回流管;53、营养液槽;54、电磁阀;55、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2、3、4所示,本技术包括一个至少具有四层结构以上的移动苗床摆放层1,每层移动苗床摆放层I上设为至少两个以上的、纵向排放的移动苗床摆放列11,通过带有升降功能的智能搬运车2将移动苗床3摆放于移动苗床摆放列11上;在每层移动苗床摆放列11的下方上设有电脑可控的人造光源装置4,该每层移动苗床摆放列11的上方设有悬空向下供营养液的自动控制灌溉装置5。该智能搬运车2能将移动苗床3从工作间运动到温室内立体移动苗床摆放层I上的指定移动苗床摆放列11上。也能从立体移动苗床摆放层I上的指定移动苗床摆放列11上的移动苗床3移动到工作间内处理。如附图4、6所示,所述的自动控制灌溉装置5包括供液管51、回流管52及营养液槽53,移动苗床3上设有ー个内胆31,该内胆为潮汐式或无土栽培式的内胆;在该内胆31的ー侧、且距离移动苗床3数十公分的上方设有悬空向下供营养液的供液管51 ;在该内胆31另外ー侧的下方设有内胆溢出或排出的回流管52,该供液管51与回流管52分别与营养液槽53相连。所述的供液管51上连有电磁阀54,在电磁阀54与营养液槽53间连有水泵55,该水泵55与供液管51相连,电磁阀54和水泵55与外界的控制电脑相连。按照纵向移动苗床摆放列11上移动苗床3的总数多少,设计有配合液量的营养液槽53。按照温室总体立体面积的多少,也设计了配合灌溉量足够数量的营养液槽53。每ー个营养液槽53都配有独立的水泵55,控制电脑可以控制水泵55开启和关闭时间,对立体植物エ厂内所有移动苗床3实施灌溉。在灌溉吋,控制电脑将营养液槽53的水泵55开启,营养液由供液管51流到每个移动苗床3—侧的上方。控制电脑并按设置自动将每个单独移动苗床3的供液管51的电磁阀54开启或不开启,实施或不实施该移动苗床3的灌溉程序。潮汐式的内胆的另ー侧,配有溢流ロ及泄流ロ。因为泄流ロ设计为出水量远小于进水量,所以在灌溉时间内,内胆内的营养液量由零増加直至液两高度超过溢流ロ高度,然后流出溢流ロ。在灌溉时间内,内胆内的液量将保持在此高度。当灌溉停止时,保持在内胆内的液量逐渐从泄流ロ流出,直到流完为止。无土栽培式的内胆,没有泄流ロ,只有溢流ロ。在灌溉时间内,内胆内的营养液量由当时保持的高度増加直至液两高度超过溢流ロ高度,然后流出溢流ロ。在灌溉时间内,内胆内的液量将保持在此高度。当灌溉停止吋,因为没有泄流ロ,液量将起先保持在泄流ロ的高度。在直到下次灌溉时间以前,液量除了少数蒸发或被植物吸收外,仍能保持一定的高度,以维持植物需要侵泡的营养液,直到下次灌溉为止。如附图4、5所示,所述的人造光源装置4内的每个灯泡支撑架41上设有白色,蓝色及红色的LED灯泡42,组成可以代替太阳光的人造光照。且每个灯泡支撑架41上设计有与前面一个和与下一个灯泡支撑架41连接的接头43,其中末端的灯泡支撑架41与电脑可控的电源连接。在安装时,第二个灯泡支撑架41与第一个灯泡支撑架41的接头43连接,第三个再与第二个灯泡支撑架接头连接,直到最后ー个灯泡支撑架与电脑可控的电源连接。这样,控制电脑可以控制每纵列上的光照的开启和关闭的时间,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技术的ー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多层立体式的温室自动化移动苗床式的植物エ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ー个至少具有四层结构以上的移动苗床摆放层(I ),每层移动苗床摆放层(I)上设为至少两个以上的、纵向排放的移动苗床摆放列(11),通过带有升降功能的智能搬运车(2)将移动苗床(3 )摆放于移动苗床摆放列(11)上;在每层移动苗床摆放列(11)的下方上设有电脑可控的人造光源装置(4),该每层移动苗床摆放列(11)的上方设有悬空向下供营养液的自动控制灌溉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层立体式的温室自动化移动苗床式的植物エ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控制灌溉装置(5)包括供液管(51 )、回流管(52)及营养液槽(53),移动苗床(3 )上设有ー个内胆(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立体式的温室自动化移动苗床式的植物工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至少具有四层结构以上的移动苗床摆放层(1),每层移动苗床摆放层(1)上设为至少两个以上的、纵向排放的移动苗床摆放列(11),通过带有升降功能的智能搬运车(2)将移动苗床(3)摆放于移动苗床摆放列(11)上;在每层移动苗床摆放列(11)的下方上设有电脑可控的人造光源装置(4),该每层移动苗床摆放列(11)的上方设有悬空向下供营养液的自动控制灌溉装置(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咸白滕永安李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恒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