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34495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藻类培育装置,其包括一培育筒、一扰流管、一封闭底盖及一气泡产生器;所述培育筒上端设有一具通气孔的上盖;所述扰流管悬设于培育筒内,所述封闭底盖封设于培育筒的底部;所述气泡产生器对应封闭底盖的通气孔而设于扰流管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藻类培育装置,利用设于扰流管下方的气泡产生器将外界空气引入,在空气供入时,可通过扰流管使培育筒产生不间断的循环水流,令藻类获得充分对流扰动而呈均匀分散,以避免发生群聚停滞,故能促进藻类快速生长,提高培育养成效率,且培育筒外部可配置仿日光灯施予照射,以供吸收更足量的阳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藻类培育装置,尤指一种可在培育筒内产生不间断对流扰动水流的藻类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的藻类培育装置,主要是将培养液体放入培育槽内,配合空气供应及日光或灯光的照射,以供养殖各种选定藻类,但已知培育槽因欠缺良好的水流循环,水流容易停滞,会造成藻类群聚的结球现象,故成长缓慢,培育效率不佳,且藻类的受光照射也无法充分均匀,因此成效不尽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藻类培育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藻类培育装置,其包括一培育筒、一扰流管、一封闭底盖及一气泡产生器;所述培育筒为一中空管柱,且培育筒上端盖设有一具通气孔的上盖;所述扰流管为一供置入培育筒内的中空管柱,且扰流管悬设于培育筒内;所述封闭底盖封设于培育筒的底部,且封闭底盖具有一供引入外界空气的通气孔;所述气泡产生器对应封闭底盖的通气孔而设于扰流管的下方。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培育筒的上盖贯穿结合多数个挂勾条,而所述扰流管的上端壁开设有多数个勾孔,并与上盖的挂勾条形成勾持。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扰流管的下端管壁设有多数个垂直翼板。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气泡产生器包括一具有多数个气孔的通气垫片与上锁接管及下锁接管,且上锁接管及下锁接管贯穿锁定于封闭底盖的通气孔,而上锁接管套置结合所述通气垫片,且下锁接管接合于一进气管。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气管连接有一进气量调节开关。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封闭底盖的下端贴置结合一固定支座。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藻类培育装置呈多组并联结合,且其气泡产生器分别连接有一进气管,而所述进气管与一共享供气管形成并联的连通结合。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藻类培育装置为单一或多数组配置,且其一侧以上架设有灯架,而所述灯架安装有多排的仿日光的灯管。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藻类培育装置,利用设于该扰流管下方的气泡产生器将外界空气引入,并通过扰流管使培育筒内产生不间断的循环水流,令藻类获得充分对流扰动而呈均匀分散,借此避免藻类发生群聚停滞,以促进藻类快速生长,提高培育养成效率;本技术所提供的藻类培育装置,可通过一共享供气管而形成多组并联结合,以便于集中管理及整合运用;本技术所提供的藻类培育装置,可在选定一侧以上架设仿日光的灯管,使各培育筒外部可通过灯管的照射,而吸收更足量的阳光。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气泡产生器组装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产生循环水流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呈多组并联且附设灯架的实施例图。·主要部件名称I-培育筒;2-扰流管;21_勾孔;22_垂直翼板;3-封闭底盖;31-通气孔;4-气泡产生器;41_通气垫片;42_上锁接管;43_下锁接管;5-上盖;51-通气孔;52-挂勾条;6-进气管;61_进气量调节开关;7-固定支座;8-共享供气管;9-灯架;91-灯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以下附图及实施例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I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藻类培育装置,其主要包括一培育筒I、一扰流管2、一封闭底盖3及一气泡产生器4,其中培育筒1,为一中空管柱,其上端并可盖设一具有通气孔51的上盖5,而上盖5并贯穿结合多数个挂勾条52 ;扰流管2,为一可供置入培育筒I内的中空管柱,并在上端壁开设多数个勾孔21,以供与上盖5的挂勾条52形成匹配勾持,使扰流管2可悬设于培育筒I内,扰流管2的下端管壁可增设多数个垂直翼板22,以增进水流的扰动效果;封闭底盖3,封设于培育筒I的底部,且封闭底盖3具有一通气孔31,以供引入外界空气;气泡产生器4,如图3所示,对应封闭底盖3的通气孔31而设于扰流管2的下方,气泡产生器4并分别连接一进气管6及一进气量调节开关61,气泡产生器4包括一具有多数气孔的通气垫片41与上锁接管42、下锁接管43,为将上锁接管42、下锁接管43贯穿锁定于封闭底盖3的通气孔31,再在上锁接管42套置结合通气垫片41,而使下锁接管43接合于进气管6 ;为与气泡产生器4、进气管6、进气量调节开关61等相关管路配置,本技术并可在封闭底盖3的下端,贴置结合一固定支座7,使各管路配置具有足够容纳的安装空间。利用上述培育筒I、扰流管2、封闭底盖3及气泡产生器4组成的藻类培育装置,利用设于扰流管2下方的气泡产生器4将外界空气引入,在空气供入时,可通过扰流管2使培育筒I产生不间断的循环水流(如图4箭号的流动示意方向),令管内的藻类可获充分对流扰动而呈均匀分散,以避免发生群聚停滞,故能促进藻类快速生长,提高其培育养成效率。依本技术设计,所述藻类培育装置可进一步施以多组并联结合,如图5所示,本技术的藻类培育装置可将多组的进气管6与一共享供气管8形成并联的连通结合,故可共享同一供气来源,以构成多组藻类培育装置的并联组合。除此之外,本技术可在单一或多数组藻类培育装置的选定一侧以上再架设仿日光的灯管,如图5所示,其在多数组藻类培育装置的一侧或两侧分别置放一灯架9,且在 灯架9上安装多排的仿日光的灯管91,以使各培育筒I外部可通过灯管91的照射,而吸收更足量的阳光。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而限制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故举凡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所作等效变化等,皆应包括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藻类培育装置,其包括一培育筒、一扰流管、一封闭底盖及一气泡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筒为一中空管柱,且培育筒上端盖设有一具通气孔的上盖;所述扰流管为一供置入培育筒内的中空管柱,且扰流管悬设于培育筒内;所述封闭底盖封设于培育筒的底部,且封闭底盖具有一供引入外界空气的通气孔;所述气泡产生器对应封闭底盖的通气孔而设于扰流管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28 TW 1002202871.一种藻类培育装置,其包括一培育筒、一扰流管、一封闭底盖及一气泡产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育筒为一中空管柱,且培育筒上端盖设有一具通气孔的上盖; 所述扰流管为一供置入培育筒内的中空管柱,且扰流管悬设于培育筒内; 所述封闭底盖封设于培育筒的底部,且封闭底盖具有一供引入外界空气的通气孔; 所述气泡产生器对应封闭底盖的通气孔而设于扰流管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藻类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筒的上盖贯穿结合多数个挂勾条,而所述扰流管的上端壁开设有多数个勾孔,并与上盖的挂勾条形成勾持。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藻类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管的下端管壁设有多数个垂直翼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宏农庄贵忠
申请(专利权)人:镇仪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