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零耗能自动给水器,包括中空的基座、蓄水瓶、水位调节阀,所述的基座设有花盆盛放区、蓄水瓶安装区和水位调节阀安装区,所述的花盆盛放区底部设有出水孔,所述的蓄水瓶安装区设有与所述的瓶口配合的突起,所说的出水孔、所述的水位调节阀安装区、所述的突起在所述的基座内部依次连通,形成通道;所述蓄水瓶的瓶口倒装在所述的基座上;所述的水位调节阀安装在所述基座的所述的水位调节阀安装区,所述的水位调节阀设有透气孔,所述水位调节阀中放置浮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减少为盆栽浇水的人工作业频率;2)可以稳定地为植物浇适量的水;3)浇水时不必再担忧溢水问题;能控制好不同植物的浇水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盆栽零耗能自动给水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花盆底部都设置了排水孔,目的是为了不让植株因浇水过多而根部坏死。而这种设置存在一很大缺陷,一旦浇水过量,水就会外漏,尤其是室内盆栽,会严重影响室内清洁度;另外,现有的花盆底盘仅仅具备了盛装植物浇水时过多的外溢的水。一旦浇溢水量过多,仍不能具备良好的盛水效果。且多数高档底盘为青花瓷,一旦留下泥溃,仍会影响美观程度,并且需人工定期举行,浇水频率会根据植株的种类,养殖的天气,前次浇水的多少等多项不定因素的干扰;浇水量的大小,目前只能考目测土壤的湿度以及个人养殖等经验来控制,容易造成浇水量偏少或偏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防止水多溢出、并可定时浇水的盆栽零耗能自动给水器。本技术所述的盆栽零耗能自动给水器,包括中空的基座、蓄水瓶、水位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设有花盆盛放区、蓄水瓶安装区和水位调节阀安装区,所述的花盆盛放区底部设有出水孔,所述的蓄水瓶安装区设有与所述的瓶口配合的突起,所说的出水孔、所述的水位调节阀安装区、所述的突起在所述的基座内部依次连通,形成通道;所述蓄水瓶的瓶口倒装在所述的基座上;所述的水位调节阀安装在所述基座的所述的水位调节阀安装区,所述的水位调节阀设有透气孔,所述水位调节阀中放置浮球。所述水位调节阀的阀身上可有标度。所述的水位调节阀安装区、所述的蓄水瓶安装区均安装橡胶。所述的浮球为荧光塑料球。使用时,给水当调节阀内管的浮球降至看不见时,将水位调节阀压至最底部,中断蓄水瓶安装区与水位调节阀,从蓄水瓶安装区上部向上取出蓄水瓶,再将瓶旋转180°使瓶口朝上,往口内注入水即可;装瓶待注水完毕,再将蓄水瓶旋转180°,使瓶口朝下,将蓄水瓶移至蓄水瓶安装区相应位置,瓶口对应基座突起,迅速扣上即可;调水待蓄水瓶安装完毕,缓缓向上拉动调节阀,定位在水位调节阀标度所示合适水位即可;工作自动进行进入花盆底部的水会与土壤接触,土壤的渗透能力会将水分从花盆底部将水带至顶部土壤,以供植物吸收,待基座中的水被植物吸收后,水位调节阀的水位下降,空气通过水位调节阀中心的管道进入基座,植物会不断吸收水分,水位下降,空气继续进入,空气最终会从下方跃过水位调节阀的底部进入蓄水瓶安装区的突起处,同时会有等体积的水从蓄水瓶流出,经过水位调节阀下端流入花盆盛放区。此过程会长期、稳定、地进行,直至水位调节阀两侧页面平齐,此时即从水位调节阀上部无法看到浮球的时刻,也就是到了添水时刻。当水面未平齐时,因大气压的原因,水不会擅自从蓄水瓶安装区流入水位调节阀;当水面因水压相等,便停止供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减少为盆栽浇水的人工作业频率;2)可以稳定地为植物浇适量的水;3)浇水时不必再担忧溢水问题;能控制好不同植物的浇水量。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轴线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图5是本技术的左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右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参照附图本技术所述的盆栽零耗能自动给水器,包括中空的基座I、蓄水瓶2、水位调节阀3,所述的基座I设有花盆盛放区11、蓄水瓶安装区12和水位调节阀安装区13,所述的花盆盛放区11底部设有出水孔111,所述的蓄水瓶安装区12设有与所述蓄水瓶2的瓶口21配合的突起121,所述的出水孔111、所述的水位调节阀安装区13、所述的突起121在所述的基座I内部依次连通形成通道;所述蓄水瓶2的瓶口 21倒装在所述的基座I上;所述的水位调节阀3安装在所述基座I的所述的水位调节阀安装区13,所述的水位调节阀3设有透气孔31,所述水位调节阀3中放置浮球32。所述水位调节阀3的阀身上可有标度。所述的水位调节阀安装区13、所述的蓄水瓶安装区12均安装橡胶14。所述的浮球32为荧光塑料球。使用时,给水当调节阀3内管的浮球32降至看不见时,将水位调节阀3压至最底部,中断蓄水瓶安装区与水位调节阀,从蓄水瓶安装区上部向上取出蓄水瓶2,再将瓶旋转180°使瓶口朝上,往口内注入水即可;装瓶待注水完毕,再将蓄水瓶2旋转180°,使瓶口21朝下,将蓄水瓶2移至蓄水瓶安装区12相应位置,瓶口 21对应基座突起121,迅速扣上即可;调水待蓄水瓶2安装完毕,缓缓向上拉动调节阀3,定位在水位调节阀3标度所示合适水位即可;工作自动进行进入花盆底部的水会与土壤接触,土壤的渗透能力会将水分从花盆底部将水带至顶部土壤,以供植物吸收,待基座I中的水被植物吸收后,水位调节阀3的水位下降,空气通过水位调节阀3中心的管道进入基座1,植物会不断吸收水分,水位下降,空气继续进入,空气最终会从下方跃过水位调节阀3的底部进入蓄水瓶安装区12的突起121处,同时会有等体积的水从蓄水瓶2流出,经过水位调节阀3下端流入花盆盛放区11。此过程会长期、稳定、地进行,直至水位调节阀3两侧页面平齐,此时即从水位调节阀3上部无法看到浮球32的时刻,也就是到了添水时刻。当水面未平齐时,因大气压的原因,水不会擅自从蓄水瓶安装区12流入水位调节阀3 ;当水面因水压相等,便停止供水。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技术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也 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盆栽零耗能自动给水器,包括中空的基座、蓄水瓶、水位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设有花盆盛放区、蓄水瓶安装区和水位调节阀安装区,所述的花盆盛放区底部设有出水孔,所述的蓄水瓶安装区设有与所述的瓶口配合的突起,所说的出水孔、所述的水位调节阀安装区、所述的突起在所述的基座内部依次连通,形成通道;所述蓄水瓶的瓶口倒装在所述的基座上;所述的水位调节阀安装在所述基座的所述的水位调节阀安装区,所述的水位调节阀设有透气孔,所述水位调节阀中放置浮球。
【技术特征摘要】
1.盆栽零耗能自动给水器,包括中空的基座、蓄水瓶、水位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设有花盆盛放区、蓄水瓶安装区和水位调节阀安装区,所述的花盆盛放区底部设有出水孔,所述的蓄水瓶安装区设有与所述的瓶口配合的突起,所说的出水孔、所述的水位调节阀安装区、所述的突起在所述的基座内部依次连通,形成通道;所述蓄水瓶的瓶口倒装在所述的基座上;所述的水位调节阀安装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明,万如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财经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