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再现性良好地并且容易地设定杆身长度方向的重量平衡,并且低成本、耐久性高的高尔夫球杆杆身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尔夫球杆杆身的特征在于,具有由纤维强化树脂构成的中空筒状的杆身主体、与设置于该杆身主体的筒状空间的附加重量用筒状体,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外径侧的至少一部分埋入所述杆身主体的内壁的埋入凹圆筒部内,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握把侧圆筒端面与所述杆身主体的埋入凹圆筒部的握把侧圆筒端面抵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制的高尔夫球杆杆身(碳杆身)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已知碳杆身的重心位置与钢杆身的重心位置相比位于握把侧(球棒侧)。近年来,为了在碳杆身中追求钢杆身的感觉,尝试使碳杆身的重心位置(平衡点)移动至前端侧。为了使碳杆身的重心位置移动至前端侧,考虑增加缠绕在前端侧(尖端侧)的层的数量以增大杆身前端部的重量。然而在该构成中,杆身前端部的刚性变高,曲折点y ^卜)的位置与现有的碳杆身的曲折点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产生为球的打出条件带 来影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有提案用于谋求高尔夫球杆杆身的重量平衡的调整的各种办法。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将含有金属纤维或者金属粉末的含有金属预浸材料缠绕在杆身前端部的内层并加热硬化的高尔夫球杆杆身。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将金属心管(2 T f - 一 7')粘接于杆身前端部的内层的高尔夫球杆杆身。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1-120696号公报专利文献2 :美国专利公开2006/0046867A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高尔夫球杆杆身中,由于将含有金属预浸材料定位于杆身长度方向的规定的位置而进行缠绕,所以其位置调整较难,再现性也差。另外,由于含有金属的预浸材料价格高,所以高尔夫球杆杆身整体成为高成本。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高尔夫球杆杆身中,由于仅仅将金属心管粘接于杆身前端部的内层,所以有由于挥杆时或者击打时的撞击而金属心管从杆身前端部的内层剥离的危险,耐久性差。基于以上的问题意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得到能够再现性良好地并且容易地设定杆身长度方向的重量平衡(重心位置),并且低成本、耐久性高的。(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高尔夫球杆杆身的特征在于,具有由纤维强化树脂构成的中空筒状的杆身主体、与设置于该杆身主体的筒状空间的附加重量用筒状体,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外径侧的至少一部分埋入所述杆身主体的内壁的埋入凹圆筒部内,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握把侧圆筒端面与所述杆身主体的埋入凹圆筒部的握把侧圆筒端面抵接(在杆身长度方向上对接)。根据该构成,例如,仅使附加重量用筒状体埋入杆身主体的前端侧的内壁的埋入凹圆筒部内,能够将高尔夫球杆杆身的重心位置移动至杆身前端侧,能够得到近似于钢杆身的感觉的碳制高尔夫球杆杆身。另外,由于附加重量用筒状体能够使用通用部件,所以成本低。而且,由于附加重量用筒状体埋入杆身主体的埋入凹圆筒部,并且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握把侧圆筒端面与杆身主体的埋入凹圆筒部的握把侧圆筒端面抵接(在杆身长度方向上对接),所以即使施加挥杆时或者击打时的撞击,附加重量用筒状体也不会从杆身主体向握把侧脱落,耐久性高。在本专利技术的高尔夫球杆杆身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前端侧圆筒端面露出于所述杆身主体的前端侧端面。根据该构成,通过目视杆身主体的前端侧端面,能够确认附加重量用筒状体埋入杆身前端侧。另外,能够显著地发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将高尔夫球杆杆身的重心移动至杆身前端侧的作用。在本专利技术的高尔夫球杆杆身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前端侧圆筒端面抵接于所述杆身主体的埋入凹圆筒部的前端侧圆筒端面。根据该构成,即使施加挥杆时或者击打时的撞击,附加重量用筒状体也不会从杆身主体向握把侧脱落,此外能够 确实地防止从杆身主体向前端侧脱落。所述杆身主体能够为将未硬化的热硬化性树脂预浸材料多层缠绕并使其热硬化而形成的FRP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纤维强化塑料)制。这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被位于该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上层的、长纤维方向与杆身长度方向平行的0°预浸材料层所覆盖。根据该构成,在杆身制造时,易于将预浸材料缠绕于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上层,在杆身完成时,能够提高附加重量用筒状体与位于其上层的纤维强化树脂层的结合强度。优选的是,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握把侧圆筒端面与所述杆身主体的埋入凹圆筒部的握把侧圆筒端面的径向的抵接长度为O. 05mnT0. 5mm的范围内。如果该抵接长小于O. 05mm,则在施加挥棒时或者击打时的撞击时会产生附加重量用筒状体从杆身主体向握把侧脱落的危险。如果该抵接长大于O. 5mm,则杆身主体变得过薄,在该抵接部会产生杆身主体的纤维强化树脂层凹下、断开或折断的危险。实际上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由金属材料构成。在本专利技术的高尔夫球杆杆身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尔夫球杆杆身具有由纤维强化树脂构成的中空筒状的杆身主体、与设置于该杆身主体的筒状空间的附加重量用筒状体,所述高尔夫球杆杆身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在前端部具有与大径部存在台阶而形成的小径部的心轴;将具有比所述大径部的外径大径的外径的附加重量用筒状体嵌于所述心轴的小径部;在嵌有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心轴上将未硬化的热硬化性树脂预浸材料多层缠绕并使其热硬化,而成形所述杆身主体;以及将所述心轴拔出,取出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外径侧的至少一部分埋入形成于所述杆身主体的内壁的埋入凹圆筒部、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握把侧圆筒端面与所述杆身主体的埋入凹圆筒部的握把侧圆筒端面抵接的高尔夫球杆杆身。在本专利技术的高尔夫球杆杆身的制造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尔夫球杆杆身具有由纤维强化树脂构成的中空筒状的杆身主体、与设置于该杆身主体的筒状空间的附加重量用筒状体,所述高尔夫球杆杆身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在前端部具有与大径部存在台阶而形成的小径部的心轴;在所述心轴的小径部上以将与所述大径部的径差填补的方式缠绕长纤维方向与杆身长度方向平行的O。预浸材料;将具有与该O。预浸材料缠绕圆筒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外径的附加重量用筒状体嵌于所述心轴的小径部的所述0°预浸材料缠绕圆筒的前端侧,使该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握把侧圆筒端面与该0°预浸材料缠绕圆筒对接;在使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与所述0°预浸材料缠绕圆筒对接的心轴上将未硬化的热硬化性树脂预浸材料多层缠绕并使其热硬化,而成形所述杆身主体;以及将所述心轴拔出,取出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外径侧的至少一部分埋入形成于包含所述0°预浸材料缠绕层的杆身主体的内壁的埋入凹圆筒部、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握把侧圆筒端面与所述杆身主体的埋入凹圆筒部的握把侧圆筒端面抵接的高尔夫球杆杆身。在本专利技术的高尔夫球杆杆身的制造方法的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尔夫球杆杆身具有由纤维强化树脂构成的中空筒状的杆身主体、与设置于该杆身主体的筒状空间的附加重量用筒状体,所述高尔夫球杆杆身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在前端部具有与大径部存在台阶而形成的小径部的心轴;将具有比所述大径部的外径大径的外径并且具有比所述小径部的轴向长度短的轴向长度的附加重量用筒状体嵌于所述心轴的小径 部;在嵌有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心轴的小径部的前端侧,以将与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大径部的径差填补的方式缠绕长纤维方向与杆身长度方向平行的0°预浸材料;在使所述0°预浸材料缠绕圆筒与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对接的心轴上将未硬化的热硬化性树脂预浸材料多层缠绕并使其热硬化,而成形所述杆身主体;以及将所述心轴拔出,取出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外径侧的至少一部分埋入形成于所述杆身主体的内壁的埋入凹圆筒部、所述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1.24 JP 2010-2617071.一种高尔夫球杆杆身,其特征在于, 具有由纤维强化树脂构成的中空筒状的杆身主体、与设置于该杆身主体的筒状空间的附加重量用筒状体, 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外径侧的至少一部分埋入所述杆身主体的内壁的埋入凹圆筒部内,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握把侧圆筒端面与所述杆身主体的埋入凹圆筒部的握把侧圆筒端面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尔夫球杆杆身,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前端侧圆筒端面露出于所述杆身主体的前端侧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尔夫球杆杆身,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前端侧圆筒端面抵接于所述杆身主体的埋入凹圆筒部的前端侧圆筒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尔夫球杆杆身,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身主体通过将未硬化的热硬化性树脂预浸材料多层缠绕并使其热硬化而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尔夫球杆杆身,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被位于该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上层的、长纤维方向与杆身长度方向平行的O。预浸材料层所覆盖。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尔夫球杆杆身,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握把侧圆筒端面与所述杆身主体的埋入凹圆筒部的握把侧圆筒端面的径向的抵接长度为O. 05mnT0. 5mm。7.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尔夫球杆杆身,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由金属材料构成。8.一种高尔夫球杆杆身的制造方法,所述高尔夫球杆杆身具有由纤维强化树脂构成的中空筒状的杆身主体、与设置于该杆身主体的筒状空间的附加重量用筒状体,所述高尔夫球杆杆身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在前端部具有与大径部存在台阶而形成的小径部的心轴; 将具有比所述大径部的外径大径的外径的附加重量用筒状体嵌于所述心轴的小径部; 在嵌有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心轴上将未硬化的热硬化性树脂预浸材料多层缠绕并使其热硬化,而成形所述杆身主体;以及 将所述心轴拔出,取出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外径侧的至少一部分埋入形成于所述杆身主体的内壁的埋入凹圆筒部、所述附加重量用筒状体的握把侧圆筒端面与所述杆身主体的埋入凹圆筒部的握把侧圆筒端面抵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若林雅贵,古川义仁,中村真树,
申请(专利权)人:藤仓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