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移动终端的互联网禁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32875 阅读:4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移动终端的互联网禁用方法,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进行系统内部自动检测时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是否能够成功连接互联网:如果能,则说明移动运营商对本智能移动终端的用户开放了互联网,完全关闭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联网功能;如果不能,则正常打开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联网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在智能移动终端(手机)上进行指定业务用户以外联网限制,以及屏蔽WIFI、蓝牙等短距离无线通信联网功能的方法,结合与运营商的技术约定,有效地避免了单纯依赖于运营商业务绑定方案所可能带来的潜在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我国,目前通过移动通信终端(手机)上网的用户已经达到近4亿,超过了 PC网络用户。从组成上看,手机就是一个具有通信功能的电脑,因此所有电脑上的技术应用原理上在手机上都可以得到实现。由于手机相对于PC的低廉价格和便携方式,除特殊业务应用以外,手机取代PC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了。随着3G网络的发展,公安等政府行业利用带有3G网络的移动警务通访问公安内网,与公安内网的后台业务系统进行信息交互的行业应用越来越普及,应用需求越来越迫切。传统的非个人使用桌面电脑都是安放在使用单位内,其安全性有相应的保障。而植入业务应用的手机安全性要差得多,首先因其便携性而多由使用者随身携带,使用者除了方便的用它进行移动办公外,更多的时间内是使用它用于个人应用,如拨打接听电话、短信往来、网上浏览、游戏等等,甚至还有可能临时借给其他人使用。因此,对于一些植入了非个人业务应用、特别是公安、金融等业务的手机时,对它的安全防范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这类专用移动终端,除了在业务应用后台系统加强防范,如增加防火墙、隔离网闸等软件外,目前多采用终端与应用绑定的技术手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移动终端的互联网禁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进行系统内部自动检测时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是否能够成功连接互联网:如果能,则说明移动运营商对本智能移动终端的用户开放了互联网,完全关闭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联网功能;如果不能,则正常打开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联网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移动终端的互联网禁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进行系统内部自动检测时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是否能够成功连接互联网 如果能,则说明移动运营商对本智能移动终端的用户开放了互联网,完全关闭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联网功能; 如果不能,则正常打开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联网功能。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次检测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是否能够成功连接互联网 如果有一次能成功连接上,则说明移动运营商对本智能移动终端的用户开放了互联网,完全关闭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联网功能; 如果每次都不能连接互联网,则正常打开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联网功能。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链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世纪安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