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活性物质、其制法及含其的负极和可再充电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190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负极活性物质、其制法、以及含其的负极和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基于碳的材料,其在使用CuKα射线的XRD图案中具有在20°~30°的2θ处2.5°~6.0°的FWHM以及1.0~100.0在20°~30°的2θ处的FWHM与在50°~53°的2θ处的FWHM之间的峰面积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极活性物质、其制法及含其的负极和可再充电锂电池
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其的负极和可再充电锂电池。
技术介绍
作为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源,可再充电锂电池近来已经引起关注。它们使用有机电解质溶液并且因此具有至少两倍于使用碱性水溶液的常规电池的放电电压,并且因此具有高的能量密度。这样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是通过将电解质注入到包括包含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及包含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的电池单元中而使用的。正在研究既具有所述可再充电锂电池的优点又具有超级电容器的优点的下一代电池,即,具有高能量密度、优异的循环寿命和稳定性特性等的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个实施方式提供具有高容量、以及优异的高倍率能力和在高倍率下的循环寿命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另一实施方式提供制备所述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又一实施方式提供包括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再一实施方式提供包括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包括基于碳的材料(碳类材料)。所述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负极活性物质、其制法及含其的负极和可再充电锂电池

【技术保护点】
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包括基于碳的材料(碳类材料),其中所述基于碳的材料在使用CuKα射线的XRD图案中具有在20°~30°范围内的2θ处2.5°~6.0°范围内的半高宽(FWHM)以及在1.0~100.0范围内的在50°~53°范围内的2θ处的峰相对于在20°~30°范围内的2θ处的峰的峰面积比。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20 US 61/499,086;2011.12.16 US 13/328,9391.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包括低结晶的软碳,其中所述低结晶的软碳在使用CuKα射线的XRD图案中具有在20°~30°范围内的2θ处2.5°~6.0°范围内的半高宽FWHM、在1.0~100.0范围内的在50°~53°范围内的2θ处的峰相对于在20°~30°范围内的2θ处的峰的峰面积比,其中在50°~53°范围内的2θ处的峰的峰强度大于在20°~30°范围内的2θ处的峰的峰强度,和其中所述低结晶的软碳具有在5~20μm范围内的中值粒径(D50)。2.权利要求1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低结晶的软碳具有2.0~4.0的RAB值,其中RAB为XRD图案中峰高度B对背景高度A之比。3.权利要求1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低结晶的软碳包括具有的晶面间距d(002)的碳。4.权利要求1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低结晶的软碳在使用CuKα射线的XRD图案中具有在20°~30°范围内的2θ处3.5°~5.5°范围内的FWHM。5.权利要求1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低结晶的软碳在使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熙仲石田澄人宋义焕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