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室外环境温度传感器、室外管温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具有相互独立的至少两流路,各所述流路上分别设有切断该流路的开关阀。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将室外换热器分成多流路,对各流路的通断进行控制的方式,使空调系统化霜和制热同时进行,化霜过程中室内继续制热,保证化霜同时室内有持续热风吹出,室内温度场更均匀,舒适性高,并且节省空调的运行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ー种热泵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室外风冷式热泵空调系统,在低温制热时室外换热器上容易结霜,使室外侧的换热效果变差,从而导致系统的室内制热效果变差。在结霜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室内机制热效果就会变得很差,甚至吹冷风。这时候就需要除掉室外换热器上结的霜,以恢复室外机的换热效果,提高室内机的制热效果。目前,风冷式热泵空调系统一般都是通过四通阀换向切換成制冷的方式,进行室外换热器的除霜。对于空调除霜的控制,关键在于除霜进入条件的确定。恰到好处的除霜进入条件,将会最大限度的使空调系统处于稳定运转状态,保证用户的使用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少电能的消耗,降低空调的运行费用。目前市场上的风冷热泵空调系统,除霜进入条件一般有两种ー种是在室外温度较低时,每隔固定时间进入除霜运转。这种方式控制比较简单,应用较广,但是存在以下缺陷每隔固定时间进入除霜运转的除霜方式,无法判定室外机真实的结霜情况,只是机械式的每隔固定时间切換成制冷运转来进行除霜。因此,在室外机没有结霜或结霜很少时,容易出现除霜运转的情况,造成电能的浪费,也使室内制热效果出现波动。在室外侧结霜过多时,容易出现持续时间过长才能进行除霜的情况,造成除霜运转时除霜不尽,也会使室内制热效率降低。另ー种除霜进入条件,是在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通过检测室外换热器中部的温度,判定是否进入除霜运转。这种方式控制比较简单,应用较广,但也存在以下缺陷通过检测室外换热器中部的温度判定是否进入除霜运转的方式,只是根据时间内检测到的室外换热器中部温度来判定是否进入除霜。这种除霜方式虽然解决了上述费电和除霜不尽的缺陷,但是这两种方式均需要通过四通阀换向切換成制冷的方式,进行室外换热器的除霜,也就是说在化霜时室内要停止供热,直接影响室内温度,室内温度波动比较大,舒适性较差。如何在保证有效除霜的基础上,减少切換成制冷模式的次数,使得室内温度波动小,提高制热效果,同时降低空调的能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泵空调系统,以在保证有效除霜的基础上,減少切换成制冷模式的次数,使得室内温度波动小,提高制热效果,同时降低空调的能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室外环境温度传感器、室外管温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具有相互独立的至少两流路,各所述流路上分别设有切断该流路的开关阀。优选的,在上述热泵空调系统中,当该热泵空调系统满足预设条件后,所述控制器关闭其中ー个开关阀,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间后打开。优选的,在上述热泵空调系统中,在所述控制器打开ー开关阀后,同时按预设顺序关闭另ー开关阀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间后打开。优选的,在上述热泵空调系统中,待所述预设顺序中的各个所述开关阀均被关闭并打开,间隔第三预设时间后,所述控制器控制各个所述开关阀按照所述预设顺序间隔关闭运行相应时间。优选的,在上述热泵空调系统中,所述预设条件为连续运行第四预设时间或累计运行第五预设时间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满足第一预设温度条件,且所述室外管温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第二预设温度。优选的,在上述热泵空调系统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条件为室外环境温度> (TC,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3°C。 优选的,在上述热泵空调系统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条件为室外环境温度<0°C,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_3°C。优选的,在上述热泵空调系统中,当该热泵空调系统连续运行第六预设时间或累计运行第七预设时间,且所述室外管温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第三预设温度后,所述四通阀断电,该热泵空调系统转制冷模式化霜第八预设时间后,所述四通阀通电;其中,所述第六预设时间大于所述第四预设时间,所述第七预设时间大于所述第五预设时间,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低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优选的,在上述热泵空调系统中,在该热泵空调系统转制冷模式化霜完成后,间隔第九预设时间后,所述控制器控制各个所述开关阀按所述预设顺序间隔关闭运行相应时间。优选的,在上述热泵空调系统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为_6°C。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室外环境温度传感器、室外管温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具有相互独立的至少两流路,各所述流路上分别设有切断该流路的开关阀。基于上述设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热泵空调系统将其室外换热器设计为至少具有相互独立的两流路,并且在各流路上分别设有切断该流路的开关阀。从而可在室外温度较高吋,将各流路上的开关阀全部打开,保证室内具有足够的制热温度。在室外温度较低而使得室外换热器结霜时,可关闭其中ー个开关阀,而使与该开关阀连通的流路不參与室外换热,该流路上的开关阀关闭后,其管路因为未參与换热工作,所以温度会逐渐升高,并在风机的送风作用下进行除霜。在切断其中室外换热器的一个流路后,其他各流路继续保持室外的换热,从而能够保证化霜与制热同时进行。本专利技术采用将室外换热器分成多流路,对各流路的通断进行控制的方式,使空调系统化霜和制热同时进行,化霜过程中室内继续制热,保证化霜同时室内有持续热风吹出,室内温度场更均匀,舒适性高,并且节省空调的运行能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方案中,当该热泵空调系统满足预设条件后,所述控制器关闭其中ー个开关阀,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间后打开。可见本专利技术可通过控制器对开关阀的关闭时机进行精确控制,进ー步降低室内温度的波动。在本专利技术的另ー优选方案中,当该热泵空调系统连续运行第六预设时间或累计运行第七预设时间,且所述室外管温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第三预设温度后,所述四通阀断电,该热泵空调系统转制冷模式化霜第八预设时间后,所述四通阀通电;其中,所述第六预设时间 大于所述第四预设时间,所述第七预设时间大于所述第五预设时间,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低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可见,本专利技术在满足一定预设条件后,才切断四通阀,即才转制冷模式进行化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转换制冷模式进行化霜对时间的要求更长,对温度的要求更低。即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相同时间内,其转制冷模式的次数更少,因此也越能保证室内温度场的均匀性,舒适性更高,并且更能节省空调的运行能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泵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ー种热泵空调系统,以在保证有效除霜的基础上,減少切換成制冷模式的次数,使得室内温度波动小,提高制热效果,同时降低空调的能耗。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參阅图1,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泵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室外换热器(7)、室内换热器(3)、节流装置(4)、室外环境温度传感器(8)、室外管温温度传感器(5)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换热器(7)具有相互独立的至少两流路,各所述流路上分别设有切断该流路的开关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I)、四通阀(2)、室外换热器(7)、室内换热器(3)、节流装置(4)、室外环境温度传感器(8)、室外管温温度传感器(5)和控制器,其特征在干,所述室外换热器(7)具有相互独立的至少两流路,各所述流路上分别设有切断该流路的开关阀。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干,当该热泵空调系统满足预设条件后,所述控制器关闭其中ー个开关阀,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间后打开。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器打开ー开关阀后,同时按预设顺序关闭另ー开关阀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间后打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干,待所述预设顺序中的各个所述开关阀均被关闭并打开,间隔第三预设时间后,所述控制器控制各个所述开关阀按照所述预设顺序间隔关闭运行相应时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为连续运行第四预设时间或累计运行第五预设时间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传感器(8)采集的温度满足第一预设温度条件,且所述室外管温温度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英,肖德玲,袁琪,翟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