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机具连接到机械上的联接器,该联接器包括构造成将联接器附装到机具上的第一安装结构。该第一安装结构包括第一致动器,该第一致动器包括可相对于第一缸体伸出的第一缸杆。第一缸杆具有第一杆纵向轴线。第一安装结构还包括附装到第一缸杆上的第一楔件。该第一楔件可通过第一致动器在缩回位置与伸出位置之间移动。第一楔件包括可插入机具的第一楔件末端。该第一楔件末端具有第一楔件纵向轴线。第一杆纵向轴线从第一楔件纵向轴线偏移,以在第一致动器附近形成延伸穿过联接器的第一开口。该联接器还包括构造成将联接器附装到机械上的第二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可视窗的联接器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联接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可视窗的联接器。
技术介绍
通常,机具联接到采矿和建筑机械,诸如轮式装载机、液压挖掘机、滑移转向装载机、多地形装载机、履带式装载机、反铲装载机等,以执行作业。这种机具的一个示例是货叉。货叉可以安装在这些机械中的一个上以用于执行作业,诸如在建筑工地附近或者在工厂拾取和运送码垛的材料。机具的其它非限制性的示例包括铲斗、锤、刮铲、扫帚和雪犁。当特定机具附装到机械上时,该机具使机械能够执行各种任务。可以附装不同的机具,以使机械能够执行不同的任务。将多个机具附装到机械上使得机械能执行各种任务的能力—称为“多任务处理”—为所有者提升了机械的效用和价值。另一方面,将机具附装到机械上和拆下机具可能是繁琐和耗时的。花费时间转换机具而不是作业降低了机械的效用。一些机具可以使用简单的销式接头安装在机械上,这不利于机具的转换。为了形成销式接头,手动将销插入机械和机具中互补的孔内。使用这种销式接头转换机具需要操作人员或技术人员或者多位技术人员手动移除将第一机具保持在机械上的销,移除第一机具,将第二机具定位在机械上,并且手动重新插入销。除了耗时以外,这种转换操作可能要求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相当熟练。一种联接器解决了销式接头对于转换机具存在的问题中的很多问题。该联接器提供了一种将机具安装在采矿和建筑机械上的可选择的方式。该联接器被插置在机械与机具之间的接合部处。机具被附装到联接器上,该联接器被附装到机械上。当转换机具时,机械的操作人员可以从机械的驾驶室内部操作联接器以释放第一机具。然后将机械重新定位在第二机具附近,其中操作人员然后可以操纵联接器和机械以拾取第二机具。授予Vering等人的美国专利No.7,814,689(’689专利)中记载了联接器的一个示例。该’689专利记载了一种用于将货叉连接到机械上的联接器。该联接器包括用于将联接器安装在机械上的安装结构和用于将联接器安装在诸如铲斗或货叉之类的机具上的安装结构。用于将联接器安装在机具上的安装结构包括被接纳在机具中的楔件座中的楔件。尽管’689专利的联接器可能能够将机具连接到机械上,但该联接器可能不会提供充分的可视性以允许机械的操作人员从机械的驾驶室看到例如货叉的齿。结果,该联接器可能妨碍操作人员在试图定位货叉例如以拾取码垛的材料时看到货叉的齿。所公开的系统旨在克服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针对一种用于将机具连接到机械上的联接器。该联接器包括构成为将联接器附装到机具上的第一安装结构。第一安装结构包括第一致动器,该第一致动器包括可相对于第一缸体伸出的第一缸杆,并且该第一缸杆具有第一杆纵向轴线。第一安装结构还包括附装到第一缸杆上的第一楔件,该第一楔件可通过第一致动器在缩回位置与伸出位置之间移动。第一楔件包括可插入机具的第一楔件末端,该第一楔件末端具有第一楔件纵向轴线。第一杆纵向轴线从第一楔件纵向轴线偏移,以在第一致动器附近形成延伸穿过联接器的第一开口。该联接器还包括构造成将联接器附装到机械上的第二安装结构。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针对一种用于将第一体部联接到第二体部的联接器。该联接器包括框架,该框架包括构成为将联接器附装到第一体部上的第一安装结构和构成为将联接器附装到第二体部上的第二安装结构。第一安装结构包括第一致动器,该第一致动器包括可相对于第一缸体伸出的第一缸杆,该第一缸杆具有第一杆纵向轴线。第一安装结构还包括附装到第一缸杆上的第一楔件,该第一楔件可由第一致动器在缩回位置与伸出位置之间移动。第一楔件包括可插入第一体部的第一楔件末端,该第一楔件末端具有第一楔件纵向轴线。第一杆纵向轴线从第一楔件纵向轴线偏移,以在第一致动器附近形成延伸穿过联接器的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在第一楔件上方在框架与第一致动器之间延伸,第一楔件纵向轴线朝第一开口延伸。在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针对一种将机具联接到机械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联接器附装到机械上并通过致动第一致动器而将机具附装到联接器上,该第一致动器包括可相对于第一缸体伸出的第一缸杆。第一缸杆具有第一杆纵向轴线,第一楔件附装到第一缸杆上。当第一致动器被致动时,第一楔件可在缩回位置与伸出位置之间移动。还通过当致动第一致动器以将第一楔件定位在伸出位置时使第一楔件的第一楔件末端前移到机具中的第一楔件座(楔件槽,楔件凹穴)内而将机具附装到联接器上。第一楔件末端具有第一楔件纵向轴线,第一杆纵向轴线从第一楔件纵向轴线偏移。该方法还包括提供延伸穿过联接器并且在第一致动器附近的第一开口,以允许在机械的驾驶室内操作机械的操作人员通过该第一开口看到机具的至少一部分。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带有货叉的机械的侧视图;图2是将货叉连接到图1的机械的连杆系统上的联接器的透视图;图3是图2的联接器的透视图;图4是图2的联接器的正视图;图5是图2的货叉的透视图;以及图6是将货叉安装在机械上的联接器从图2的机械的驾驶室内的操作人员的视角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将详细参照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只要有可能,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零件。图1示出了具有协作完成任务的多个系统和构件的示例性机械10。机械10可以是执行与诸如采矿、建筑、耕作、运输之类的行业或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行业相关联的某种操作的固定或移动机械。例如,机械10可以是土方工作机械,诸如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例如轮式装载机或履带式装载机)、反铲装载机、自行式平地机、自卸卡车或任何其它土方工作机械。机械10可以包括机具,诸如铲斗、叉或其它用于执行任务的工具。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机械10可以是轮式装载机,并且机具可以是货叉30,如图1所示。机械10可以包括车轮12或其它用于操纵、移动或以其它方式定位机械的地面接合装置。机械10还可以包括机架14,该机架14可以具有安装于其上的操作人员控制台或驾驶室16。机架14还可以包括从该机架14伸出的连杆系统20。连杆系统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提升臂22和一个或多个倾斜连杆24。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杆系统20包括两个提升臂22和一个倾斜连杆24。货叉30可以枢转地附装到提升臂22和倾斜连杆24上,提升臂22和倾斜连杆24适合于控制货叉30执行各种操作,诸如拾取和放下码垛或未码垛的材料(未示出)。图2-4示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联接器50。联接器50可以可移除地附装到连杆系统20上,并且货叉30可以可移除地附装到联接器50上,如下文更详细所述。图2示出将货叉30连接到机械的提升臂22和倾斜连杆24上的联接器50,并且图3和4示出未连接到机械10或货叉30上的联接器50。联接器50可以包括框架52,该框架52可以包括用于将联接器50附装到各种机具如货叉30上的安装结构(下文详述)和用于将联接器50附装到机械10上的安装结构(下文详述)。框架52提供安装结构之间的刚性,并且在机械10和所连接的机具之间传力。框架52的结构可以根据机械10的类型、旨在与联接器50联接的机具的类型等变化。框架5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板形中心部件54、一个或多个板形中间部件56、以及一个或多个板形端部部件58。在图2-4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框架52包括两个中心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机具连接到机械上的联接器,所述联接器包括:第一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构造成将所述联接器附装到所述机具上,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包括:第一致动器,所述第一致动器包括可相对于第一缸体伸出的第一缸杆,所述第一缸杆具有第一杆纵向轴线;附装到所述第一缸杆上的第一楔件,所述第一楔件可通过所述第一致动器在缩回位置与伸出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楔件包括可插入所述机具的第一楔件末端,所述第一楔件末端具有第一楔件纵向轴线,所述第一杆纵向轴线从所述第一楔件纵向轴线偏移而在所述第一致动器附近形成延伸穿过所述联接器的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构造成将所述联接器附装到所述机械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24 US 13/168,8011.一种用于将机具连接到机械上的带有可视窗的联接器,所述联接器包括:第一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构造成将所述联接器附装到所述机具上,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包括:第一致动器,所述第一致动器包括可相对于第一缸体伸出的第一缸杆,所述第一缸杆具有第一杆纵向轴线;附装到所述第一缸杆上的第一楔件,所述第一楔件可通过所述第一致动器在缩回位置与伸出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楔件包括可沿大体平行于所述第一杆纵向轴线的线性路径插入所述机具的第一楔件末端,所述第一楔件末端具有第一楔件纵向轴线,所述第一杆纵向轴线大体平行于所述第一楔件纵向轴线并且从所述第一楔件纵向轴线偏移而在所述第一致动器附近形成延伸穿过所述联接器的第一开口,该第一楔件纵向轴线朝向该第一开口延伸;以及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构造成将所述联接器附装到所述机械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纵向轴线以大于20毫米并小于60毫米的距离从所述第一楔件纵向轴线偏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具是包括至少一个齿的货叉;并且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一致动器附近延伸穿过所述联接器,从而当所述联接器将所述机具连接到所述机械上时,所述至少一个齿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而处于在所述机械的驾驶室内操作所述机械的操作人员的视线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器,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板形部件和第二板形部件;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位于所述第一板形部件与所述第二板形部件之间,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一板形部件和所述第二板形部件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一致动器之间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形部件和所述第二板形部件包括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包括构造成附装到所述机械的至少一个提升臂上的至少一个提升臂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板形部件和第二板形部件的长形部件;所述第一缸体附装到所述长形部件上;以及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长形部件与所述第一楔件之间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R·格莱姆斯,B·R·兰卡斯特,A·L·维灵,W·E·哈士伯格二世,A·R·米加尔,
申请(专利权)人:卡特彼勒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