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及其部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29145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及其部署方法,对于纵向上叠合发育三套层系的油藏,基础井网的井距经过一次加密中间过渡井网井距2L,经过二次加密后形成两套井距为2L的叠合反九点井网,经过三次加密后形成两套井距为2L和一套井距为的叠合反九点井网,经过两两交替开发后,每套层系平面井网井距为合理的井距L,井距演变过程由增加井距为2L和井网转换中间过程,在相同的钻井速度下增加布井均匀程度及对储量控制速度;井距在井网交替中实现加密,每套井网实现对纵向各层系的有序开发,提高井网利用率,同时油藏实现均匀动用,有利于增加油田累积产油量和提高采收率,避免了纵向层系多油层合采产生的层间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发部署及调整方案设计,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纵向上叠置的单油层厚度在4m以上、原油粘度低于IOOOOmPa.s的多层系油藏的水驱开发通常采用三种井网部署方法一是为每套层系单独部署一套井网(同一位置不同层系的井同井场)进行单独开发,二是利用一套井网逐层上返的方式开发,三是利用一套井网合采纵向上所有层系。油田开发大多采用的井网部署及调整方法是反九点法一五点法一开发方式调整,·如图I所示,为现有技术油田开发常用的井网加密及调整方法示意图,其中,Ca)为反九点基础井网;(b)为反九点加密井网;(C)为五点加密井网。对于纵向上叠置的多套层系,常用一套井网逐层上返开采,所有井完钻至油藏最下部层位,缺点是开采层系单一,纵向上的多油层不能同时被动用,采油速度低,开发效率低;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多层合采,缺点是没有考虑纵向层间差异性导致层间窜流和干扰,影响开发效果;最后不常用的方法是在同一井场打多口井,每套层系一套单独的井网,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纵向叠置多层系油藏每套层系同井场部署一套井网加密及调整方法示意图,其中,(a)为反九点基础井网;(b)为反九点加密井网;(c)为五点加密井网。每套层系的开发井只完钻至相应开发的目的层,缺点是钻井数是前两种布井方式的2倍,投资费用高,不经济。由此可见,以上三种布井方式开发纵向上叠置的多层系油藏过程中存在纵向层系不能同时兼顾,当纵向多油层同时开采时产生层间干扰或每套层系单独一套井网开发钻井数太多、投资大、井网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等诸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以同时开发纵向多层系油藏、避免层间窜流和干扰,提高采油速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自上而下依次为K、J和M层系,最佳井距为L,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包括以2λ/^L的井距部署J层系的基础井网,所有J层系的基础井网都完钻至M层系最下部油层,同时转注中心井,形成中心一口井注水周围8 口井采油的正方形井距为2反九点井网;在全油田完善基础井网后,在对角相邻两生产井之间的对角线中心点钻加密井,对角加S完成之后,中心井全部转注水井,实施弟一次对角加S形成井距为2L的反九点井网开发J层系;在第一次对角加密之后,在横向相邻两井之间连线中点钻加密井实施横向加密,所有加S井都完钻至J层系最下部油层,在横向加S完成之后,新加S的井中心井转注水井,第二次横向加密形成另一套井距为2L的正方形反九点井网开发K层系油层,J层系和K层系两套井网之间错开距离为在完成纵向两套K层系和J层系部署两套井距为2L叠合的反九点正方形井网之后,在平面上对角相邻井连线中点部署加密井,目的层是M层系,第三次实施对角加密之后,M层系正方形井网中心井转注水井,形成井距为L的置合反九点井网;K、J和M三套层系利用三套独立井网开发各自目的层系生产一段时间至任意两套井网假设为J层系和M层系的生产井综合含水分别上升到80%以后,封堵J层系和M层系两套井网的生产井和注水井的射孔井段,原来开发J层系的注采井射开M层系的油层,原来开发M层系的注采井射开J层系,互换层系开采对方层系的剩余油;iK、J和M三套层系生产井综合含水都上升到80%以后,K、J和K、M层系井网互换开发层系;当K、J和M三套层系井网两两互换完成后,每套生产井综合含水都高至80%以上,准备实施井网转换,各层系原来的反九点正方形井网通过增加注水井转换成各自的五点注采井网,形成三套独立五点注采井网开发各自当前的目的层系;当含水再次升高至80%后,K、J和M三套层系井网再次·两两互换目的层,开采对方层系的水驱剩余油;经过三次的井网加密,及三次由反九点井网调整至五点井网和三次开发目的层系互换,最终使纵向上K、J和M三套层系都达到最佳井距为L的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中的所述最佳井距为L根据井网密度确定。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井网密度根据如下公式获取NR1 PKDBe B!s = |M(1 + /)7 2 + R '\AS2 ’其中,N表示地质储量104t ;RT表示开发期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表示原油销售价格,元/t ;Ed表示驱油效率;B表示井网指数;S表示井网密度,口 /km2 ;A表示含油面积,km2 ;M表示单井总投资,IO4元/ 口 ;i表示贷款利息;T表示投资回收期,a ;C表示操作费用,IO4元/ (口 .a) ;L表示合理的井距,m。可选的,在木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获取所述井网密度S后,根据如下公式获取所述最佳井距 L L= 1000* VFT ,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自上而下依次为K、J和M层系,最佳井距为L,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包括以2 AL的井距部署J层系的基础井网,所有J层系的基础井网都完钻至M层系最下部油层,同时转注中心井,形成中心一口井注水周围8 口井采油的正方形井距为2ViL的反九点井网;在全油田完善基础井网后,在对角相邻两生产井之间的对角线中心点钻加密井,对角加S完成之后,中心井全部转注水井,实施弟一次对角加S形成井距为2L的反九点井网开发J层系;在第一次对角加密之后,在横向相邻两井之间连线中点钻加密井实施横向加密,所有加S井都完钻至J层系最下部油层,在横向加S完成之后,新加S的井中心井转注水井,第二次横向加密形成另一套井距为2L的正方形反九点井网开发K层系油层,J层系和K层系两套井网之间错开距离为在完成纵向两套K层系和J层系部署两套井距为2L叠合的反九点正方形井网之后,在平面上对角相邻井连线中点部署加密井,目的层是M层系,第三次实施对角加密之后,M层系正方形井网中心井转注水井,形成井距为L的置合反九点井网;K、J和M三套层系利用三套独立井网开发各自目的层系生产一段时间至任意两套井网假设为J层系和M层系的生产井综合含水分别上升到80%以后,封堵J层系和M层系两套井网的生产井和注水井的射孔井段,原来开发J层系的注采井射开M层系的油层,原来开发M层系的注采井射开J层系,互换层系开采对方层系的剩余油;iK、J和M三套层系生产井综合含水都上升到80%以后,K、J和K、M层系井网互换开发层系;当K、J和M三套层系井网两两互换完成后,每套生产井综合含水都高至80%以上,准备实施井网转换,各层系 原来的反九点正方形井网通过增加注水井转换成各自的五点注采井网,形成三套独立五点注采井网开发各自当前的目的层系;当含水再次升高至80%后,K、J和M三套层系井网再次两两互换目的层,开采对方层系的水驱剩余油;经过三次的井网加密,及三次由反九点井网调整至五点井网和三次开发目的层系互换,最终使纵向上K、J和M三套层系都达到最佳井距为L的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还包括根据井网密度确定所述最佳井距为L。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井网密度根据如下公式获取NRTPEDBe_B/s = [M(l+i)T/2+TC]AS2,其中,N表示地质储量104t ;RT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自上而下依次为K、J和M层系,最佳井距为L,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包括:以的井距部署J层系的基础井网,所有J层系的基础井网都完钻至M层系最下部油层,同时转注中心井,形成中心一口井注水周围8口井采油的正方形井距为的反九点井网;在全油田完善基础井网后,在对角相邻两生产井之间的对角线中心点钻加密井,对角加密完成之后,中心井全部转注水井,实施第一次对角加密形成井距为2L的反九点井网开发J层系;在第一次对角加密之后,在横向相邻两井之间连线中点钻加密井实施横向加密,所有加密井都完钻至J层系最下部油层,在横向加密完成之后,新加密的井中心井转注水井,第二次横向加密形成另一套井距为2L的正方形反九点井网开发K层系油层,J层系和K层系两套井网之间错开距离为在完成纵向两套K层系和J层系部署两套井距为2L叠合的反九点正方形井网之后,在平面上对角相邻井连线中点部署加密井,目的层是M层系,第三次实施对角加密之后,M层系正方形井网中心井转注水井,形成井距为的叠合反九点井网;K、J和M三套层系利用三套独立井网开发各自目的层系生产一段时间至任意两套井网:假设为J层系和M层系的生产井综合含水分别上升到80%以后,封堵J层系和M层系两套井网的生产井和注水井的射孔井段,原来开发J层系的注采井射开M层系的油层,原来开发M层系的注采井射开J层系,互换层系开采对方层系的剩余油;当K、J和M三套层系生产井综合含水都上升到80%以后,K、J和K、M层系井网互换开发层系;当K、J和M三套层系井网两两互换完成后,每套生产井综合含水都高至80%以上,准备实施井网转换,各层系原来的反九点正方形井网通过增加注水井转换成各自的五点注采井网,形成三套独立五点注采井网开发各自当前的目的层系;当含水再次升高至80%后,K、J和M三套层系井网再次两两互换目的层,开采对方层系的水驱剩余油;经过三次的井网加密,及三次由反九点井网调整至五点井网和三次开发目的层系互换,最终使纵向上K、J和M三套层系都达到最佳井距为L的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FDA00002096689200011.jpg,FDA00002096689200012.jpg,FDA00002096689200013.jpg,FDA00002096689200014.jp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自上而下依次为K、J和M层系,最佳井距为L,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包括 以2 的井距部署J层系的基础井网,所有J层系的基础井网都完钻至M层系最下部油层,同时转注中心井,形成中心一口井注水周围8 口井采油的正方形井距为2^L的反九点井网; 在全油田完善基础井网后,在对角相邻两生产井之间的对角线中心点钻加密井,对角加密完成之后,中心井全部转注水井,实施第一次对角加密形成井距为2L的反九点井网开发J层系; 在第一次对角加密之后,在横向相邻两井之间连线中点钻加密井实施横向加密,所有加S井都完钻至J层系最下部油层,在横向加S完成之后,新加S的井中心井转注水井,弟二次横向加密形成另一套井距为2L的正方形反九点井网开发K层系油层,J层系和K层系两套井网之间错开距离为λ/了 L 在完成纵向两套K层系和J层系部署两套井距为2L叠合的反九点正方形井网之后,在平面上对角相邻井连线中点部署加密井,目的层是M层系,第三次实施对角加密之后,M层系正方形井网中心井转注水井,形成井距为4 L的置合反九点井网; K、J和M三套层系利用三套独立井网开发各自目的层系生产一段时间至任意两套井网假设为J层系和M层系的生产井综合含水分别上升到80%以后,封堵J层系和M层系两套井网的生产井和注水井的射孔井段,原来开发J层系的注采井射开M层系的油层,原来开发M层系的注采井射开J层系,互换层系开采对方层系的剩余油;当K、J和M三套层系生产井综合含水都上升到80%以后,K、J和K、M层系井网互换开发层系;当K、J和M三套层系井网两两互换完成后,每套生产井综合含水都高至80%以上,准备实施井网转换,各层系原来的反九点正方形井网通过增加注水井转换成各自的五点注采井网,形成三套独立五点注采井网开发各自当前的目的层系;当含水再次升高至80%后,K、J和M三套层系井网再次两两互换目的层,开采对方层系的水驱剩余油;经过三次的井网加密,及三次由反九点井网调整至五点井网和三次开发目的层系互换,最终使纵向上K、J和M三套层系都达到最佳井距为L的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2.如权利要求I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中的所述最佳井距为L根据井网密度确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网密度根据如下公式获取4.如权利要求3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井网密度S后,根据如下公式获取所述最佳井距L L=IOOO * VTT^r。5.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自上而下依次为K、J和M层系,最佳井距为L,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包括 以2 的井距部署J层系的基础井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伦许安著范子菲何伶王成刚王淑琴赵文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