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钻采用防磨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9108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油钻采用防磨接头,包括形状为圆柱形的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的外圆周上设置有防磨套和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与接头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防磨套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第一防磨层,所述防磨套的内圆周上设置有第二防磨层,所述接头本体上设置有防磨套处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第三防磨层,所述第一防磨层的外径大于接头本体的外径;防磨套与套管之间相对静止,钻杆与套管之间不再直接接触,钻杆与套管之间不会相互摩擦,解决了钻杆与套管磨损过快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延长了钻杆和套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石油钻采用装置,具体的说,涉及ー种石油钻采用防磨接头
技术介绍
在深井、超深井、大斜度井、大位移井及水平井中,随着钻井时间的延长,钻杆作用在套管上的侧向カ增高,套管和钻杆的摩擦及磨损问题越来越突出。其直接后果是钻杆、套管双双快速磨损,导致过早失效;套管磨损会降低钻杆的抗挤强度和抗内压強度,造成钻杆挤毁、变形及泄漏,严重时会造成全井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ー种石油钻采用防磨接头,以解决钻杆与套管之间相互磨损严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石油钻采用防磨接头,包括形状为圆柱形的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的外圆周上设置有防磨套和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与接头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防磨套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第一防磨层,所述防磨套的内圆周上设置有第二防磨层,所述接头本体上设置有防磨套处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第三防磨层,所述第一防磨层的外径大于接头本体的外径。ー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定位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凹槽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定位销的一端位于凹槽内,所述定位销的另一端位于通孔内。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防磨套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第一防磨层,防磨套的内圆周上设置有第二防磨层,接头本体上设置有防磨套处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第三防磨层,第一防磨层的外径大于接头本体的外径,防磨套与套管之间相对静止,钻杆与套管之间不再直接接触,钻杆与套管之间不会相互摩擦,解决了钻杆与套管磨损过快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延长了钻杆和套管的使用寿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中ー种石油钻采用防磨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接头本体;2_定位套;3_定位销;4_凹槽;5-弹簧;6_防磨套;7_第一防磨层;8_第二防磨层;9_第三防磨层。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如附图所示,ー种石油钻采用防磨接头,包括形状为圆柱形的接头本体1,接头本体I的外圆周上设置有防磨套6和定位套2,定位套2与接头本体I固定连接,防磨套6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第一防磨层7,防磨套6的内圆周上设置有第二防磨层8,接头本体I上设置有防磨套6处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第三防磨层9,第一防磨层7的外径大于接头本体I的外径,安装后,钻杆与套管之间不再直接接触,钻杆与套管之间不会相互摩擦,解决了钻杆与套管磨损过快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延长了钻杆和套管的使用寿命。定位套2上设置有通孔,本体I上设置有凹槽4,凹槽4内设置有定位销3,定位销3与凹槽4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5,定位销3的一端位于凹槽4内,定位销3的另一端位于通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油钻采用防磨接头,包括形状为圆柱形的接头本体(1),所述接头本体(1)的外圆周上设置有防磨套(6)和定位套(2),所述定位套(2)与接头本体(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套(6)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第一防磨层(7),所述防磨套(6)的内圆周上设置有第二防磨层(8),所述接头本体(1)上设置有防磨套(6)处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第三防磨层(9),所述第一防磨层(7)的外径大于接头本体(1)的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石油钻采用防磨接头,包括形状为圆柱形的接头本体(I),所述接头本体(I)的外圆周上设置有防磨套(6)和定位套(2),所述定位套(2)与接头本体(I)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套(6)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第一防磨层(7),所述防磨套(6)的内圆周上设置有第二防磨层(8),所述接头本体(I)上设置有防磨套(6)处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第三防磨层(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爱国张顺军
申请(专利权)人:青州市华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