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锚固领域,尤其涉及锚杆/锚索锚固质量监测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大规模岩土工程建设的深入发展,面临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围岩经常表现出大变形的特点。当围岩变形量较大,超过锚杆/锚索所能够承受的范围时,将导致锚杆/锚索失效破坏,进而造成地下工程失稳破坏事故。针对这种情况,申请者开发出相应的增阻变形锚杆/锚索(201110368935. I、201110368805. 8)以适应这些情况。上述专利产品在应用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为了掌握 围岩的稳定性以及锚固体系的可靠性,需要长期监测锚杆/锚索的锚固质量(包括锚固力和围岩位移),目前没有相应的设备可以同时监测上述两个变量,而专门检测设备的成本较高,且存在各种弊端。在我国一般通过拉拔试验法或应力波反射法检测锚杆锚固力。拉拔试验方法多停留在用千斤顶进行机械破损性拉拔试验阶段,检测过程会对锚杆产生损害,而且拉拔实验中锚杆的受力情况与锚杆在岩体中自然受力状态有很大差别,此方法不能反映锚杆工作过程中真正受力状态。用应力波反射法检测锚杆锚固质量时,应力波能量在该系统中的衰减非常快,很难看到底端的反射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阻变形锚杆/锚索锚固质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增阻变形锚杆/锚索、位移测量单元、数据采集设备、信息传输装置和中央处理系统;所述增阻变形锚杆/锚索,包括:摩擦套管、可缩性构件、钢绞线(杆体)、托盘、螺母和外端盖;所述摩擦套管,为筒形厚壁钢管,内径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小;所述可缩性构件,为带轴向缺口的钢管,嵌套在摩擦套管内,其外径从构件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小,可缩性构件的外壁与摩擦套管的内壁保持接触;摩擦套管延伸至锚孔外侧,为开敞式结构,与外端盖通过螺纹连接,外端盖处预留导线孔;所述位移测量单元,预先安装在增阻变形锚杆/锚索套管内部,固定在套管内壁上,并与杆体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阻变形锚杆/锚索锚固质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增阻变形锚杆/锚索、位移测量单元、数据采集设备、信息传输装置和中央处理系统; 所述增阻变形锚杆/锚索,包括摩擦套管、可缩性构件、钢绞线(杆体)、托盘、螺母和外端盖;所述摩擦套管,为筒形厚壁钢管,内径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小;所述可缩性构件,为带轴向缺口的钢管,嵌套在摩擦套管内,其外径从构件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小,可缩性构件的外壁与摩擦套管的内壁保持接触;摩擦套管延伸至锚孔外侧,为开敞式结构,与外端盖通过螺纹连接,外端盖处预留导线孔; 所述位移测量单元,预先安装在增阻变形锚杆/锚索套管内部,固定在套管内壁上,并与杆体相连接,位移测量单元的一种优选方式为采用位置传感器(LVDT),针对不同的测量范围,位移测量单元可以有多个,构成一个测量群; 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包括数据采集接口、信号转换单元、数据存储单元和数据输出单元,数据采集设备与至少一个位移测量单元相连,针对不同的测量范围,数据采集设备可以有一个或多个; 所述信息传输装置,用与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