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27615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干燥:将改性添加剂干燥到风干状态;2)研磨:在球磨机中将土壤调理剂原料研磨至180-250目,风干的改性添加剂研磨至350-400目;3)造粒: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将上述研磨后的土壤调理剂原料80-90%、改性添加剂5-10%在混料机中充分混合后加水5-10%,搅拌均匀,之后用对辊式造粒机或轮碾机制成团粒;4)过筛包装:上述团粒用双层筛过筛后,将双层筛中间层的物料包装,即为成品。通过该方法可以得到一种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团粒内部具有丰富的毛细管通道,土壤溶液能够进入团粒内部并与之反应,从而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现有的肥料制剂有水溶剂、颗粒剂和粉剂,水溶剂主要用于根外追肥和灌溉施肥,颗粒剂和粉剂可以用于土壤调理剂制剂。肥料制成颗粒剂的目的有二 一是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延缓肥料溶解与吸收的速度,达到减少养分流失提高肥效;二是使用施肥机械作业,保证准确的施肥量和均匀度,也有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的作用。用作土壤调理剂剂型,对土壤调理剂与土壤充分接触改良土壤物化性质的目的相背,虽能保证宏观的施用量和均匀度但在微观上仍有非常大的差异,特别是颗粒剂表面与土壤反应后会形成致密而不能继续反应的惰性膜(例如钙与土壤酸生成碳酸钙、硫酸钙)阻碍土壤与颗粒内部的调理剂进一步反应,所以虽有可以机械化准确定量和宏观均匀度的优点而不被采用。目前多数土壤调理剂为粉剂,如果能够撒施均匀,可以充分接触土壤,得到很好的土壤改良效果,但人工撒施极难保证施用量和均匀度,常因局部过量导致结块或局部石灰化对作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发育不利;粉剂无法机械化作业,人工撒施易飞扬漂移,难以保证用量和均匀度,而且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环境差。为了克服粉剂的缺点,有的厂家采取加大调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干燥:将改性添加剂干燥到风干状态;2)研磨:在球磨机中将土壤调理剂研磨至180?250目,风干的改性添加剂研磨至350?400目;3)造粒:将上述研磨后的土壤调理剂、改性添加剂在混料机中充分混合后加水,搅拌均匀,之后用对辊式造粒机或轮碾机制成团粒;其中,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土壤调理剂为80?90%、改性添加剂为5?10%、水为5?10%;4)过筛包装:上述团粒用双层筛过筛后,将双层筛中间层的物料包装,即为成品,双层筛上及双层筛下的物料返回到对辊式造粒机或轮碾机中重新造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干燥将改性添加剂干燥到风干状态; 2)研磨在球磨机中将土壤调理剂研磨至180-250目,风干的改性添加剂研磨至350-400 目; 3)造粒将上述研磨后的土壤调理剂、改性添加剂在混料机中充分混合后加水,搅拌均匀,之后用对辊式造粒机或轮碾机制成团粒;其中,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土壤调理剂为80-90%、改性添加剂为5-10%、水为5-10% ; 4)过筛包装上述团粒用双层筛过筛后,将双层筛中间层的物料包装,即为成品,双层筛上及双层筛下的物料返回到对辊式造粒机或轮碾机中重新造粒。2.—种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干燥将改性添加剂干燥到风干状态; 2)研磨将土壤调理剂、改性添加剂混合均匀,之后再研磨至250-300目; 3 )造粒在上述混合研磨后的土壤调理剂加水,搅拌均匀,之后用对辊式造粒机或轮碾机制成团粒; 其中,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土壤调理剂为80-90%、改性添加剂为5-10%、水为5-10% ; 4)过筛包装上述团粒用双层筛过筛后,将双层筛中间层的物料包装,即为成品,双层筛上及双层筛下的物料返回到对辊式造粒机或轮碾机中重新造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