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工业园区中水处理为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27414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给水处理,尤其是涉及一种将工业园区中水处理为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对中水处理存在运行费用高,占地面积大,反渗透膜易堵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高效纤维过滤器、超滤单元、双级反渗透膜单元、混床单元和加药系统;所述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与高效纤维过滤器、超滤单元、双级反渗透膜单元和混床单元顺次连接;其中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进水口作为工业园区中水进口;所述混床单元出水作为电厂锅炉补给水的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给水处理,尤其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地表水资源的日益紧缺,以及地表水污染的日益严峻,工业园区的发展越来越受水资源的制约,以工业园区中水作为电厂锅炉补给水的水源已成为解决水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将工业园区中水处理为电厂锅炉补给水不但可以给电厂提供稳定水源,同时可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但是,工业园区中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含盐量、氨氮等污染物较高,需经处理后才能作为锅炉补给水。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中水回用于电厂时的反渗透预处理方法(公开号CN102285736A),其主要采用中水混凝澄清、变孔隙滤池过滤、强阳型纳离子交换器软化、双室弱酸、强酸阳离子交换器软化以及PH调整后,出水作为反渗透单元进水。该方法存在工艺流程工艺复杂,占地面积大,再生酸碱消耗量大,运行费用较高的问题。中国专利还公开了一种将劣V类地表水处理为生活饮用水的处理系统(授权公告号CN201785288U),其主要采用曝气生物滤池、高速澄清池、超滤以及接触消毒池处理后,出水作为饮用水。该处理系统主要针对地表水,处理后出水作为饮用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其主要是解决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工业园区中水处理为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处理系统,包括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1)、高效纤维过滤器(2)、超滤单元(3)、双级反渗透膜单元(4)、混床单元(5),加药系统(6),所述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高效纤维过滤器、超滤单元、双级反渗透膜单元、混床单元通过管路依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将工业园区中水处理为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处理系统,包括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I)、高效纤维过滤器(2 )、超滤单元(3 )、双级反渗透膜单元(4)、混床单元(5 ),加药系统(6),所述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高效纤维过滤器、超滤单元、双级反渗透膜单元、混床单元通过管路依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将工业园区中水处理为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I)采用网格反应池,其沉淀区采用斜管沉淀,沉淀池底部设排泥管,采用电动阀门控制排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将工业园区中水处理为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纤维过滤器(2)采用彗星式纤维填料为过滤介质,滤速为39-52m/h,过滤器反洗采用电动阀门控制反洗,包括气洗、水洗和气水联合反洗。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将工业园区中水处理为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滤单元(3)采用外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膜孔径为O. 03-0. 045 μ m ;膜通量为40-120 L/m2 · h · bar 25°C。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将工业园区中水处理为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渗透单元(4)采用抗污染膜,膜元件有效面积为33. 9平方米/支,平均通量19. 5L/m2. h0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将工业园区中水处理为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床单元上设置酸碱再生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将工业园区中水处理为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药系统(6)的溶药箱上设置加药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锋军徐忠明曹剑锋吕海烽熊婧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