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粽叶的非热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27075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1:55
一种粽叶的非热加工方法,是取已经充分长大、但尚未形成明显蜡层的箬竹叶浸泡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以将箬竹叶去蜡、软化,并去污;再将箬竹叶取出、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后用食盐或食盐水溶液腌渍,最后将箬竹叶取出,在食盐水溶液中漂洗干净,再根据粽叶的标准分级后分别装入食品包装用塑料袋中,真空封口密封。该方法既没有加热导致的耗能,又没有使用前复水过程导致的耗水,还没有食品安全危害,是一种节能、降耗、方便、安全的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需加热耗能的粽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粽叶是一种以箬竹叶加工而成的用于粽子包装的材料。传统的粽叶加工方法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干燥法。该法是将新鲜箬竹叶经过热力杀青后烘干或晒干。该法有两个缺点,一是在杀青和烘干时都需要加热处理,而加热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二是制得的干粽叶在使用前需要复水,复水既耗时,又耗水。这些既使生产成本增加,又造成粽叶使用的不方便。 方法二是杀菌保藏法。该法是先将箬竹叶腌制起来,制成半成品,再分批将半成品加热煮制软化制成綜叶,最后再将綜叶装入真空包装袋密封、加热杀菌,保臧。该法的缺点是,在煮制和杀菌时都需要加热耗能。有的甚至在煮制时加入致使返青的化学试剂,给食品安全带来危害。上述两种方法的主要问题是耗能、耗水、使用不便造成的成本高,和化学试剂的使用造成的食品安全隐患。因此,必须研制出一种节能降耗的加工方法,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消耗,提高安全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该方法既没有加热导致的耗能,又没有复水导致的耗水,还没有食品安全危害,是一种节能、降耗、安全的加工方法。为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粽叶的非热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取已经充分长大、但尚未形成明显蜡层的箬竹叶浸泡在2%~5%质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30~60天,箬竹叶重量为箬竹叶与氢氧化钠水溶液总重量的50%~70%,将箬竹叶取出,用清水将表面污物冲洗干净;B、将清洗干净的箬竹叶沥干水分,分层平放于水泥池中,每层厚度在1厘米以内,放置一层,压紧一层,相邻两层箬竹叶之间撒上一层食盐,如此直至装至池口附近,最上层为食盐层,最后在上部盖上食品包装用塑料,保藏60~360天,食盐总用量为箬竹叶与食盐总重量的25%~30%,每层食盐的用量为食盐总用量除以箬竹叶的层数;C、将保藏后的箬竹叶取出,在25%~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粽叶的非热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已经充分长大、但尚未形成明显蜡层的箬竹叶浸泡在2% 5%质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30 60天,箬竹叶重量为箬竹叶与氢氧化钠水溶液总重量的50% 70%,将箬竹叶取出,用清水将表面污物冲洗干净; B、将清洗干净的箬竹叶浙干水分,分层平放于水泥池中,每层厚度在I厘米以内,放置一层,压紧一层,相邻两层箬竹叶之间撒上一层食盐,如此直至装至池口附近,最上层为食盐层,最后在上部盖上食品包装用塑料,保藏60 360天,食盐总用量为箬竹叶与食盐总重量的25% 30%,每层食盐的用量为食盐总用量除以箬竹叶的层数; C、将保藏后的箬竹叶取出,在25% 30%质量浓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兴和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