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6967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其由左侧驱动轮总成、右侧驱动轮总成、车体组件、左车把组件、右车把组件、转向机构与控制机构组成。车体组件中的车把支架(5)通过其竖直梁固定在车架(24)上;左车把组件安装在车把支架(5)中横梁左端转动连接,右车把组件安装在车把支架(5)中横梁右端转动连接;左侧驱动轮总成安装在车架(24)左直角处,右侧驱动轮总成安装在车架(24)右直角处;转向机构的一端和左车把组件与右车把组件转动连接,转向机构另一端和左侧驱动轮总成与右侧驱动轮总成转动连接;控制机构的一端和左车把组件与右车把组件固定连接,控制机构的另一端和左侧驱动轮总成、右侧驱动轮总成与转向机构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公共娱乐场休闲娱乐所用的人力脚踏车,更确切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
技术介绍
目前,公园的多人脚踏车常采用后多轮串联排列和四轮并联排列的两种形式,它们存在以下问题I.前后轮串联的脚踏车,前面使用者会影响后面使用者的视线,且两个使用者在动力分配上没有一个明显的联系。 2.四轮并排式的多人脚踏车,所占体积较大,且在行驶中由两人提供动力,娱乐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前面使用者会影响后面使用者的视线与娱乐性不足等问题,提供了一种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由左侧驱动轮总成、右侧驱动轮总成、车体组件、左车把组件、右车把组件、转向机构与控制机构组成。所述的车体组件包括车把支架、车架、儿童车座、后万向轮与前万向轮,车把支架由一个横梁和一个竖直梁组成的T字形支架。车架的前直角与后直角的底面上依次安装有前万向轮与后万向轮成转动连接,儿童车座螺栓固定于后万向轮正上方的车架上,车把支架通过其竖直梁的底端固定在前万向轮正上方的车架上。左车把组件安装在车把支架中的横梁的左端为转动连接,右车把组件安装在车把支架中的横梁的右端为转动连接,左侧驱动轮总成安装在车架的左直角处为转动连接,右侧驱动轮总成安装在车架的右直角处为转动连接。转向机构的一端和左车把组件、右车把组件转动连接,转向机构的另一端和左侧驱动轮总成、右侧驱动轮总成转动连接。 控制机构的一端和左车把组件、右车把组件固定连接,控制机构的另一端和左侧驱动轮总成、右侧驱动轮总成与转向机构固定连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左车把组件包括左车闸、左转向开关、左车把与左车把曲杆。右车把组件包括右车把曲杆、右车闸、右转向开关与右车把。左车把组件与右车把组件结构相同,即左车把与右车把结构相同,左车闸与右车闸结构相同,左转向开关与右转向开关结构相同,左车把曲杆与右车把曲杆结构相同。左车闸与左转向开关安装在左车把的两端,右车闸与右转向开关安装在右车把的两端,左车把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左车把曲杆的左端,右车把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右车把曲杆的右端,左车把曲杆的直角处和车把支架中的横梁左端铰接,右车把曲杆的直角处和车把支架中的横梁右端铰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左侧驱动轮总成包括左轮架、左车轮、左反馈制动器、左刹车器与左车座。右侧驱动轮总成包括右车座、右刹车器、右反馈制动器、右车轮与右轮架。左侧驱动轮总成与右侧驱动轮总成结构相同,即左轮架与右轮架结构相同,左车轮与右车轮结构相同,左车座与右车座结构相同,左反馈制动器、左刹车器、右反馈制动器与右刹车器结构相同。左车轮安装在左轮架的左侧为转动连接,右车轮安装在右轮架的右侧为转动连接,左车座43通过左车座支架安装在左车轮的上方,右车座13通过右车座支架安装在右车轮的上方,左刹车器与左反馈制动器安装在左车座支架后侧的左辅助支架上,右刹车器与右反馈制动器安装在右车座支架后侧的右辅助支架上。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右车把连杆、右复位机构、斜向连杆、左复位机构、导轨、滑块、转向连杆与左车把连杆。 左车把连杆的左端与左车把组件中的左车把曲杆的下端铰接,右车把连杆的右端和右车把组件中的右车把曲杆的下端铰接,左车把连杆的右端与套装在导轨上的滑块的前端面铰接,右车把连杆的左端与滑块29的前端面铰接。导轨与车架的前直角处固定连接,滑块与导轨之间为滑动连接,转向连杆的右端与滑块的顶端面铰接,转向连杆的左端与左复位机构中的左三孔连杆的前端铰接,左三孔连杆的后端与斜向连杆的左端铰接,斜向连杆的右端与右复位机构中的右三孔连杆的前端铰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左复位机构包括有左连接板、左三孔连杆、左套筒、左扭簧、左中间轴与两个结构相同的I号轴承。右复位机构包括有右三孔连杆、右套筒、右连接板、右扭簧、右中间轴与两个结构相同的2号轴承。左复位机构与右复位机构结构相同,即左三孔连杆与右三孔连杆结构相同,左套筒与右套筒结构相同,左扭簧与右扭簧结构相同,左中间轴与右中间轴结构相同,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结构相同,I号轴承与2号轴承结构相同。左连接板、左套筒与左三孔连杆由下至上依次叠置为接触连接,左中间轴插入左连接板、左套筒与左三孔连杆之中,左扭簧套装在左套筒内腔中的左中间轴上,左中间轴通过两个结构相同的I号轴承安装在左套筒与左三孔连杆上,伸出左连接板底面的左中间轴上安装有I号左螺母,伸出左三孔连杆顶面的左中间轴上安装有2号左螺母,左连接板固定在车架的左直角处,左复位机构中的左套筒采用I号左限位螺栓、2号左限位螺栓和左侧驱动轮总成中的左轮架的右侧固定。右连接板23固定在车架24的右直角处,右复位机构中的右套筒22采用I号右限位螺栓、2号右限位螺栓和右侧驱动轮总成中的右轮架的左侧固定。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右闸线、右转向开关闸线、右反馈闸线、右挡片、左挡片、左反馈闸线、左闸线与左转向开关闸线。 右闸线的上端与右车把组件中的右车闸固定连接,右闸线的下端与右侧驱动轮总成中的右刹车器固定连接,右反馈闸线的右端与右侧驱动轮总成中的右反馈制动器固定连接,右反馈闸线左端的线芯穿过固定在右侧驱动轮总成中右轮架上的右挡片与转向机构中的右三孔连杆的后端固定连接,右转向开关闸线的上端与右车把组件中的右转向开关固定连接,右转向开关闸线下端的线芯穿过固定在右侧驱动轮总成中右轮架上的右挡片与转向机构中的右三孔连杆的后端固定连接。左闸线的上端与左车把组件中的左车闸固定连接,左闸线的下端与左侧驱动轮总成中的左刹车器固定连接,左反馈闸线的左端与左侧驱动轮总成中的左反馈制动器固定连接,左反馈闸线右端的线芯穿过固定在左侧驱动轮总成中左轮架上的左挡片与转向机构中的左三孔连杆的后端固定连接,左转向开关闸线的上端与左车把组件中的左转向开关固定连接,左转向开关闸线下端的线芯穿过固定在左侧驱动轮总成中左轮架上的左挡片与转向机构中的左三孔连杆的后端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结构简单,质量较轻,组装方便,操作方便,是一种较为适合家庭使用、公园出租的一类产品。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适合一家三口进行休闲娱乐,其娱乐性通过两个驾驶者的配合驾驶体现,同时中间儿童车座提供儿童观光的位置。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中的导轨、滑块,转向连杆、左车把连杆与右车把连杆等零件连接关系的局部放大的轴测投影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中的导轨、滑块,转向连杆、左车把连杆与右车把连杆等零件连接关系的局部放大的轴测投影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中的左三孔连杆、扭簧、左套筒、连接板与轴等零件连接关系的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中的左轮架、左三孔连杆、左车轮、左刹车器与左反馈制动器等零件的局部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中的自动差速平衡原理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中的左挡片、左反馈闸线、左三孔连杆、左转向开关闸线与左轮架等零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由左侧驱动轮总成、右侧驱动轮总成、车体组件、左车把组件、右车把组件、转向机构与控制机构组成;所述的车体组件包括车把支架(5)、车架(24)、儿童车座(6)、后万向轮(27)与前万向轮(30),车把支架(5)由一个横梁和一个竖直梁制成的T字形支架;车架(24)的前直角与后直角的底面上依次安装有前万向轮(30)与后万向轮(27)成转动连接,儿童车座(26)螺栓固定于后万向轮(27)正上方的车架(24)上,车把支架(5)通过其竖直梁的底端固定在前万向轮(30)正上方的车架(24)上;左车把组件安装在车把支架(5)中的横梁的左端为转动连接,右车把组件安装在车把支架(5)中的横梁的右端为转动连接,左侧驱动轮总成安装在车架(24)的左直角处为转动连接,右侧驱动轮总成安装在车架(24)的右直角处为转动连接;转向机构的一端和左车把组件、右车把组件转动连接,转向机构的另一端和左侧驱动轮总成、右侧驱动轮总成转动连接;控制机构的一端和左车把组件、右车把组件固定连接,控制机构的另一端和左侧驱动轮总成、右侧驱动轮总成与转向机构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由左侧驱动轮总成、右侧驱动轮总成、车体组件、左车把组件、右车把组件、转向机构与控制机构组成; 所述的车体组件包括车把支架(5)、车架(24)、儿童车座(6)、后万向轮(27)与前万向轮(30),车把支架(5)由一个横梁和一个竖直梁制成的T字形支架; 车架(24)的前直角与后直角的底面上依次安装有前万向轮(30)与后万向轮(27)成转动连接,儿童车座(26)螺栓固定于后万向轮(27)正上方的车架(24)上,车把支架(5)通过其竖直梁的底端固定在前万向轮(30)正上方的车架(24)上; 左车把组件安装在车把支架(5)中的横梁的左端为转动连接,右车把组件安装在车把支架(5)中的横梁的右端为转动连接,左侧驱动轮总成安装在车架(24)的左直角处为转动连接,右侧驱动轮总成安装在车架(24)的右直角处为转动连接; 转向机构的一端和左车把组件、右车把组件转动连接,转向机构的另一端和左侧驱动轮总成、右侧驱动轮总成转动连接; 控制机构的一端和左车把组件、右车把组件固定连接,控制机构的另一端和左侧驱动轮总成、右侧驱动轮总成与转向机构固定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车把组件包括左车闸(I)、左转向开关(2)、左车把(3)与左车把曲杆(4);右车把组件包括右车把曲杆(6)、右车闸(7)、右转向开关(8)与右车把(9); 左车把组件与右车把组件结构相同,即左车把(3)与右车把(9)结构相同,左车闸(I)与右车闸(7)结构相同,左转向开关(2)与右转向开关(8)结构相同,左车把曲杆(4)与右车把曲杆(6 )结构相同;左车闸(I)与左转向开关(2 )安装在左车把(3 )的两端,右车闸(7 )与右转向开关(8)安装在右车把(9)的两端,左车把(3)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左车把曲杆(4)的左端,右车把(9)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右车把曲杆(6)的右端,左车把曲杆(4)的直角处和车把支架(5)中的横梁左端铰接,右车把曲杆(6)的直角处和车把支架(5)中的横梁右端铰接。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驱动轮总成包括左轮架(37 )、左车轮(38 )、左反馈制动器(40 )、左刹车器(41)与左车座(43 );右侧驱动轮总成包括右车座(13)、右刹车器(14)、右反馈制动器(15)、右车轮(16)与右轮架(18); 左侧驱动轮总成与右侧驱动轮总成结构相同,即左轮架(37)与右轮架(18)结构相同,左车轮(38)与右车轮(16)结构相同,左车座(43)与右车座(13)结构相同,左反馈制动器(40)、左刹车器(41)、右反馈制动器(15)与右刹车器(14)结构相同;左车轮(38)安装在左轮架(37)的左侧为转动连接,右车轮(16)安装在右轮架(18)的右侧为转动连接,左车座(43)通过左车座支架(50)安装在左车轮(38)的上方,右车座(13)通过右车座支架(51)安装在右车轮(16 )的上方,左刹车器(41)与左反馈制动器(40 )安装在左车座支架(50 )后侧的左辅助支架上,右刹车器(14)与右反馈制动器(15)安装在右车座支架(51)后侧的右辅助支架上。4.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右车把连杆(12 )、右复位机构、斜向连杆(25 )、左复位机构、导轨(28 )、滑块(29 )、转向连杆(31)与左车把连杆(42); 左车把连杆(42)的左端与左车把组件中的左车把曲杆(4)的下端铰接,右车把连杆(12)的右端和右车把组件中的右车把曲杆(6)的下端铰接,左车把连杆(4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明德梁燚杰袁强胡博钦覃永进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