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125391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通过辛凉解表、疏风清热,达到治疗风热感冒之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地,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配比提取制备而成:金银花10-30份、山苏木3-5份、葛根10-20份、鸭跖草5-15份、蒲公英10-20份、茯苓10-30份、大瓦苇10-30份和甘草10-20份,并采用了相应的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具有治疗风热感冒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和制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感冒是受风邪所导致的外感时病,四季均可发生,且以春秋居多,是当今最为遍,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轻者称为伤风,重者称 为重伤风或时行感冒,有较强的传染性,常可引起广泛的留心或诸多并发症,对劳动生产和人民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现代医学认为感冒是由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为鼻塞、流涕、打喷嚏,体温升高、头痛、肌肉酸楚、咳嗽,并有可能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西医学都以抗过敏药和解热镇痛药缓解临床症状。感冒是人体外感六淫,时行病毒所致的外感时病,四季均可发病,风为六淫之首,但在不同季节往往与其它当令之时气相合而伤人,一般以风寒风热两者为多见,夏令暑湿之邪亦能杂感为病。风性轻狂多犯上焦,肺处胸中,主呼吸气道为出入升降的通道,喉为其系,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职司卫外。故外邪从口鼻,皮毛入侵,肺卫药首当其冲,很快出现卫表及上焦肺系症状。若属风热之邪,侵犯肌表,则肢体酸楚,邪热犯肺,则肺失清肃,风热为阳邪,故以发热为主,微恶风寒,或有汗出而不畅。风热上受,首先犯肺,鼻咽为肺之门户,病邪侵犯,肺窍不利,故鼻塞,流涕,喷嚏,咽喉肿痛。肺失清肃,故咳嗽,痰少黄稠。肺热灼津,故口渴欲饮。风热上犯头部,夹为湿邪,故头昏头痛。苔薄黄、脉浮数,均为风热侵犯肺卫之症。因感冒为邪在肺卫,辨证属于表实,故治疗应以解表去邪为原则,求其病邪性质,区别证候表现,分别施治。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风热感冒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中医认为,风热感冒是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感冒的治疗,临床主要从两个途径入手,一是杀死、抑制感冒病毒,当由于病毒的多变性,目前尚无对所有病毒均有效的广谱抗病毒感冒药;二是缓解临床症状,大部分感冒药都由此入手,多由抗过敏和解热镇痛药组成复方。目前市场上治疗感冒的药品不少,有许多中药复方也声称治疗风热感冒,但大多起效慢或没有经过验证,目前市场急需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配比提取制备而成金银花10-30份、山苏木3-5份、葛根10-20份、鸭跖草5_15份、蒲公英10-20份、茯苓10-30份、大瓦苇10-30份和甘草10-20份。上述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配比提取制备而成金银花20份、山苏木10份、葛根15份、鸭跖草10份、蒲公英15份、茯苓20份、大瓦苇20份和甘草15份。上述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所述原料药经提取后添加辅料,用常规的制剂方法制成口服液、片剂、胶囊或颗粒剂。上述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所述辅料为糊精、乳糖、淀粉、蔗糖、葡萄糖、微晶纤维素、甘露糖、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甜菊苷的一种或几种。上述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制备步骤为取所述金银花、山苏木、葛 根、鸭跖草、蒲公英、茯苓、大瓦苇和甘草原料药合并,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浓缩至65°C时相对密度为I. 10-1. 20,加乙醇使含醇量的体积百分比达65-85%,搅拌,静置,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5°C时相对密度为I. 20-1. 30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加辅料及水制备成口服液,或将浓缩液喷雾干燥,粉碎成干浸膏粉,加入辅料,制成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上述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煎煮条件为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8-12倍量,煎煮l_2h,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6-10倍量,煎煮l_2h。上述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00-120°C,出风温度为80-90°C,物料温度为70_90°C,雾化压力为O. 2-0. 4兆帕,喷雾速度为 5-lOml/s。上述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风热感冒药物中的应用通过动物和临床实验研究发现,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很好的治疗风热感冒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组合物的用途,即上述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风热感冒药物中的应用。有益效果I、从中医理论看,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风热感冒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中医认为,风热感冒是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对风热感冒则当以辛凉解表、疏风清热为法。本方金银花、山苏木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为君药,葛根、鸭跖草、蒲公英为臣药,加强主药疏风透热之功;茯苓、大瓦苇为佐药,生津止渴利尿,以使邪热下行从小便而出,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辛凉解表、疏风清热之功,用于治疗风热感冒。2、本专利技术处方设计合理,配伍严谨。3、本专利技术组成为中药材,无毒副作用,价格便宜。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I、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下按下表中所列重量配比称取本专利技术所需原料,单位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配比提取制备而成:金银花10?30份、山苏木3?5份、葛根10?20份、鸭跖草5?15份、蒲公英10?20份、茯苓10?30份、大瓦苇10?30份和甘草10?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配比提取制备而成金银花10-30份、山苏木3-5份、葛根10-20份、鸭跖草5_15份、蒲公英10-20份、茯苓10-30份、大瓦苇10-30份和甘草10-20份。2.如权利要求I所述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配比提取制备而成金银花20份、山苏木10份、葛根15份、鸭跖草10份、蒲公英15份、茯苓20份、大瓦苇20份和甘草15份。3.如权利要求I所述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经提取后添加辅料,用常规的制剂方法制成口服液、片剂、胶囊或颗粒剂。4.如权利要求3所述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糊精、乳糖、淀粉、蔗糖、葡萄糖、微晶纤维素、甘露糖、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甜菊苷的一种或几种。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I所述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为取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正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