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496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包括鞋底、帮面,所述帮面的下沿与鞋底的上底面边沿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帮面包括位于前部的前帮面、位于中后部的大后帮面;所述前帮面与大后帮面不相连,前帮面与大后帮面前侧有部分重叠且前帮面处于大后帮面下面,所述前帮面为软质材料。既可以作为拖鞋、凉鞋又可以作为休闲鞋、运动鞋,可同时满足休闲、运动、家居以及夏天外出的多种需求,实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鞋,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追求物质享受的需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对日常必需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鞋是人们衣食住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鞋的功能直接影响行的舒适度和疲劳状况。目前的鞋类分类比较明确,都有着相对固定的外形和结构,功能用途也比较单一,例如皮鞋、凉鞋、运动鞋、休闲鞋、拖鞋等,尽管都有着穿着轻便的效果,但休闲鞋适合外出休闲穿着,运动鞋适合运动时或走路多时穿着,而拖鞋只适合家居,凉鞋适合夏天穿着,同时休闲鞋和运动鞋也较难达到拖鞋、凉鞋良好的通风换气防臭的效果。 暂未见到集多种用途于一身,适合多种穿着场合的鞋。
技术实现思路
为填补上述领域的空白,本专利技术提供有一种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可同时满足休闲、运动、家居以及夏天外出的多种需求。一种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包括鞋底、帮面,所述帮面的下沿与鞋底的上底面边沿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帮面包括位于前部的前帮面和位于中后部的大后帮面;所述前帮面与大后帮面不相连,且前帮面与大后帮面前侧有部分重叠且前帮面处于大后帮面下面,所述前帮面为软质材料。所述前帮面与大后帮面的长度比例为2:13。所述前帮面与大后帮面重叠处设有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前帮面与大后帮面为尼龙搭扣式或拉链式活动连接。所述前帮面与大后帮面重叠处为8_12mm。所述前帮面与大后帮面重叠处为10mm。所述大后帮面由位于中部的中帮面和位于脚后跟部的后帮面组成,所述中帮面的后侧边沿为外弧面朝向后帮面的弧线,所述后帮面与所述中帮面固定连接或穿孔系带式活动链接或尼龙搭扣式活动链接或拉链式活动链接,所述后帮面为软质弹性材料。所述中帮面和后帮面的长度比例为10:3。所述弧线与鞋底后跟部上边缘呈110-130度角。所述中帮面相对于脚背的位置为左右对开的两片,并相对开有鞋带孔。所述中帮面接近鞋底的部位设有镂空。所述镂空位置采用软质布料填补。所述后帮面的外侧相对脚后跟中间部位缝接有沿鞋底至后帮面上侧且高出后帮面上侧的长条状布条。还包括内里和鞋垫,所述内里为软质材料,贴附在所述帮面内侧,所述鞋垫、帮面和内里一体地固定在所述鞋底上。技术效果一种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包括鞋底、帮面,所述帮面的下沿与鞋底的上底面边沿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帮面包括位于前部的前帮面和位于中后部的大后帮面;所述前帮面与大后帮面不相连,且前帮面与大后帮面前侧有部分重叠且前帮面处于大后帮面下面,使得重叠时可以包住前脚穿着,起到运动鞋或休闲鞋或拖鞋的作用;亦可把前帮向下压平贴着鞋垫露出脚趾穿着,起到凉鞋或拖鞋的作用。所述前帮面为软质材料,贴着脚柔软舒适。所述前帮面与大后帮面的长度比例为2:13,当前帮面踩在脚下的时候,大后帮面包着前脚掌的部位既舒适稳妥,又不磨脚,同时鞋内透气换气效果好。所述前帮面与大后帮面重叠处为8_12mm,作为运动鞋或休闲鞋或拖鞋穿着都方便舒适。 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的分析调查,前帮面与大后帮面重叠处为10mm,穿着最为舒适方便。所述前帮面与大后帮面重叠处设有相对应的通孔,一方面美观大方,同时能起到通风透气的效果,另一方面当使用鞋绳穿过通孔,系上鞋绳方式穿着时,既可以稳定穿着又起到美观修饰的作用,当作为凉鞋穿着时,可以抽去鞋绳,使前帮面踩在脚下。本专利技术还优选所述前帮面与所述大后帮面为尼龙搭扣式或拉链式活动连接,舒适方便。所述大后帮面由位于中部的中帮面和位于脚后跟部的后帮面组成,所述中帮面的后侧边沿为外弧面朝向后帮面的弧线,所述弧线的弧度是根据脚部的形状而设计,穿着舒适,方便穿脱。当所述后帮面与所述中帮面为固定连接时,后帮面与中帮面通过折边缝合连接,柔韧性强,自然状态下为绷紧状态,可以包住人体后脚跟作为休闲鞋或运动鞋使用,当用脚后跟踩压时也可以被踩在脚底,此时本多功能鞋作为拖鞋或凉鞋使用。当为穿孔系带式连接时既通风透气又有美观修饰作用,当为尼龙搭扣式或拉链式活动链接时舒适方便。所述后帮面为软质弹性材料,踩在脚下是柔软舒适,包住脚后跟时,舒适方便。所述中帮面和后帮面的长度比例为10:3,当后帮面踩在脚下穿着时,中帮面包住脚部,既方便穿脱,又不感觉磨脚,舒适。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弧线与鞋底后跟部上边缘呈110-130度角,这个角度穿脱舒适,轻松自然。所述中帮面相对于脚背的位置为左右对开的两片,并相对开有鞋带孔,所述鞋带孔为每片上2-6个。既起到方便穿着,美观大方的作用,又有着换气透气的效果。所述中帮面接近鞋底的部位设有镂空,一方面美观大方,另一方面,作为凉鞋或拖鞋穿着时,清新凉爽。所述镂空位置采用软质布料填补,一方面柔软舒适,美观大方,另一方面当站不稳脚时,可以给脚提供一个柔和的缓冲力。所述后帮面的外侧相对脚后跟中间部位缝接有沿鞋底至后帮面上侧且高出后帮面上侧的长条状布条。一方面起到包住脚后跟,使鞋子与脚紧密结合提高舒适感的作用,另一方面使人能很方便的穿上鞋子。还包括内里和鞋垫,所述内里为软质材料,贴附在所述帮面内侧,穿着舒适,所述鞋垫、帮面和内里一体地固定在所述鞋底上,防止后跟压平穿着时因受力而使鞋垫脱滑。所述鞋底为橡胶材料,经久耐磨;所述中帮面为一般布料,固脚透气;内里为弹性布料,柔软舒适。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着脚舒适,经久耐磨,同时又有换气透气效果好的优势;既可以作为拖鞋、凉鞋又可以作为休闲鞋、运动鞋,可同时满足休闲、运动、家居以及夏天外出的多种需求,实用方便。附图说明图I本专利技术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的左视图; 图2本专利技术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的右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的后视图;图4本专利技术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的前视图;图5本专利技术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的仰视图;图6本专利技术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的前帮面和后帮面压平着穿的左视图;图7本专利技术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的前帮面和后帮面压平着穿的右视图;图8本专利技术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的前帮面和后帮面压平着穿的后视图;图9本专利技术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的前帮面和后帮面压平着穿的前视图;其中1_鞋底,2-前帮面,3-中帮面,4-后帮面,5 —弧线,6_鞋带孔,7_镂空,8-长条状布条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或是将本专利技术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专利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一种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包括鞋底I、帮面,所述帮面的下沿与鞋底I的上底面边沿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帮面包括位于前部的前帮面2、位于中后部的大后帮面;所述前帮面2与大后帮面不相连,前帮面2与大后帮面前侧有部分重叠且前帮面2处于大后帮面下面,使得重叠时可以包住前脚穿着,起到运动鞋或休闲鞋或拖鞋的作用;亦可把前帮向下压平贴着鞋垫露出脚趾穿着,起到凉鞋或拖鞋的作用。所述前帮面2为软质材料,贴着脚柔软舒适。所述前帮面2与大后帮面的长度比例为2:13,当前帮面2踩在脚下的时候,大后帮面包着前脚掌的部位既舒适稳妥,又不磨脚,同时鞋内透气换气效果好。所述前帮面2与大后帮面重叠处为8_12mm,作为运动鞋或休闲鞋或拖鞋穿着都方便舒适。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的分析调查,前帮面2与大后帮面重叠处为10mm,穿着最为舒适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包括鞋底、帮面,所述帮面的下沿与鞋底的上底面边沿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帮面包括位于前部的前帮面、位于中后部的大后帮面;所述前帮面与大后帮面不相连,前帮面与大后帮面前侧有部分重叠且前帮面处于大后帮面下面,所述前帮面为软质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包括鞋底、帮面,所述帮面的下沿与鞋底的上底面边沿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帮面包括位于前部的前帮面、位于中后部的大后帮面;所述前帮面与大后帮面不相连,前帮面与大后帮面前侧有部分重叠且前帮面处于大后帮面下面,所述前帮面为软质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帮面与大后帮面的长度比例为2: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帮面与大后帮面重叠处设有相对应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帮面与大后帮面为尼龙搭扣式或拉链式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所述的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帮面与大后帮面重叠处为8-12mm。6.根据权利要5所述的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帮面与大后帮面重叠处为10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后帮面由位于中部的中帮面和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思博丁思恩郑荣大郑艺文余常彬
申请(专利权)人: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