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翻转炒茶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4676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翻转炒茶锅机构,包括锅体、锅体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装置、用于驱动锅体绕主轴翻转的脚踩板、底座以及设置在锅体中心,安装在主轴上的炒手;所述主轴贯穿于锅体,置于锅体架之上;所述弹性装置设置在脚踩板和底座之间;所述脚踩板一端固定在锅体上,另一端与底座连接;所述脚踩板与底座为铰链连接。所述脚踩板与锅体的固定方式为焊接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能够及时有效快速地翻动茶叶进行散气,保证了茶叶受热均匀,使得炒锅的不同部位承受的抄手的压力相同,减少了炒锅变形、磨碎,这样既有利于茶叶的成型,又保证了炒制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炒茶锅机构,特别是一种可翻转炒茶锅机构,属于茶叶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在茶叶的加工生产过程中,炒茶锅是炒茶装置的主要部件。炒茶需要高温,而且要求炒制均匀,炒茶温度不易准确控制,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快速地翻动茶叶进行散气,会导致茶叶受热不均匀,部分茶叶温度升高过快,容易造成茶叶绿素被破坏,使茶叶发黄、色泽灰暗,影响茶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翻转的炒茶锅机构。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翻转炒茶锅机构,包括锅体、锅体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装置、用于驱动锅体绕主轴翻转的脚踩板、底座以及设置在锅体中心,安装在主轴上的炒手;所述主轴贯穿于锅体,置于锅体架之上;所述弹性装置设置在脚踩板和底座之间;所述脚踩板一端固定在锅体上,另一端与底座连接;所述脚踩板与底座为铰链连接。所述脚踩板与锅体的固定方式为焊接固定。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翻转炒茶锅机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能够及时有效快速地翻动茶叶进行散气,保证了茶叶受热均匀,使得炒锅的不同部位承受的抄手的压力相同,减少了炒锅变形、磨碎,这样既有利于茶叶的成型,又保证了炒制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 其中1、锅体;2、主轴;3、炒手;4、脚踩板;5、弹性元件;6、底座;7、铰链;8、锅体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如附图I所示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翻转炒茶锅机构,包括锅体I、锅体架8、用于驱动锅体绕主轴翻转的脚踩板4、设置在锅体I中心,安装在主轴2上的炒手;所述脚踩板4焊接在锅体I的上沿,同时脚踩板4与底座6以铰链方式连接;所述主轴2贯穿于锅体1,置于锅体架8之上;所述在脚踩板4和底座6之间设有弹性元件5 ;如附图2所示,上述结构,通过向脚踩板施加力即可带动炒茶锅绕主轴翻转来改变炒锅的位置、调整炒手在炒茶时与炒锅之间的间隙。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翻转炒茶锅机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能够及时有效快速地翻动茶叶进行散气,保证了茶叶受热均匀,使得炒锅的不同部位承受的抄手的压力相同,减少了炒锅变形、磨碎,这样既有利于茶叶的成型,又保证了炒制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益。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 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翻转炒茶锅机构,?包括锅体、锅体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装置、用于驱动锅体绕主轴翻转的脚踩板、底座以及设置在锅体中心,安装在主轴上的炒手;所述主轴贯穿于锅体,置于锅体架之上;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脚踩板和底座之间;所述脚踩板一端固定在锅体上,另一端与底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翻转炒茶锅机构,包括锅体、锅体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装置、用于驱动锅体绕主轴翻转的脚踩板、底座以及设置在锅体中心,安装在主轴上的炒手;所述主轴贯穿于锅体,置于锅体架之上;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脚踩板和底座之间;所述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福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西山宏运材料用品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