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捷专利>正文

一种植保动力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4585 阅读:3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保动力伞,包括:动力伞主体和喷洒雾化装置,其中:所述动力伞主体包括:主机,通过主机架固定且位于所述植保动力伞的后方,并作为所述植保动力伞的动力来源;主支架,包括两组呈左右两侧相对设置的支架,且每一组支架分别由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及第三杆体交汇组成,交汇点朝向外部设置,所述第一杆体设置在所述动力伞主体下方的滑翔部件,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均设置在所述主机架上;伞翼,通过连接部连接至所述主支架的两个交汇点处;所述喷洒雾化装置,固定于所述动力伞主体下方的滑翔部件且靠近所述主机架的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充分发挥现有的航空植保机械的优势,又可以大幅度的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及植物保护
,特别是涉及ー种植保动カ伞。
技术介绍
目前,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一直成为丰收的重要制约环节,如何保障粮食丰收,植保机械成为了关键中的关键。所谓的植保机械就是指喷洒化学药剂的机具。很显然,植保机械产品的质量好坏和技术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对病虫草鼠害的防治效果,影响农产品的农药残留,以及影响到环境保护和施药者的人身健康及安全,总之会与国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现有的植保机械可以分为三类,即人力植保机械、地面植保机械及航空植保机械。很显然,在现代社会里,尤其对于发达国家,航空植保机械(例如农用飞机)凭借其自身的 优势(例如喷洒效率高、效果好、农药利用率高,有利于环保等)已经在该领域占据重要位置。然而,航空植保机械在具有上述提到的诸多优势之外,同时也是最昂贵的农业作业机械。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尤其是对于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民而言是望尘莫及的。因此,业界急需研制ー种航空植保机械的替代产品,使其既可以充分发挥现有的航空植保机械的优势,又可以大幅度的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植保动カ伞,能够充分发挥现有的航空植保机械的优势,又可以大幅度的降低使用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种植保动カ伞,包括动カ伞王体和嗔洒雾化装直,其中所述动カ伞主体包括主机,通过主机架固定且位于所述植保动カ伞的后方,并作为所述植保动カ伞的动カ来源;主支架,包括两组呈左右两侧相对设置的支架,且每ー组支架分别由第一杆体、第ニ杆体及第三杆体交汇组成,交汇点朝向外部设置,所述第一杆体设置在所述动カ伞主体下方的滑翔部件,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均设置在所述主机架上;伞翼,通过连接部连接至所述主支架的两个交汇点处;所述喷洒雾化装置,固定于所述动カ伞主体下方的滑翔部件且靠近所述主机架的一端。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体为长度可变的锤仰角调节杆,所述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的长度固定。优选的,所述锤仰角调节杆具体包括能够嵌套在一起且通过紧固元件固定的第一锤仰角调节杆和第二锤仰角调节杆。其中,所述紧固元件为螺钉。优选的,所述锤仰角调节杆与所述动カ伞主体下方滑翔部件的水平面成一个可预先设定的角度,所述角度是通过对所述第一锤仰角调节杆和第二锤仰角调节杆的嵌套程度进行预先调节而形成。其中在对所述第一锤仰角调节杆和第二锤仰角调节杆的嵌套程度进行预先调节的过程中,所述交汇点随着所述角度的改变而在水平方向上前后移动。优选的,所述滑翔部件包括一个前轮、两个后轮,所述前轮和后轮之间通过横梁连接。其中,所述横梁上靠近所述前轮处设有前仪表舱、操作杆及座椅。其中,所述横梁上贴近所述主机架处设有油箱。优选的,所述喷洒雾化装置包括药箱,用于存储待喷洒的农药。 与上述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的植保动カ伞,能够充分发挥现有的航空植保机械的优势,又可以大幅度的降低使用成本。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植保动カ伞是利用动カ伞的飞行特点及优势,在现有轮式动カ伞的基本框架上加以改良,并在其上加装喷洒雾化装置,从而实现与现有航空植保机械类似的高空农药喷洒作业。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成本低廉,易于推广等诸多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使本专利技术的特性和优点更为明显。附图说明图I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植保动カ伞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植保动カ伞的俯视图;图3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植保动力伞之锤仰角调节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植保动力伞之锤仰角调节杆的预先调试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给出详细的说明。尽管本专利技术将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阐述和说明,但需要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仅仅只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相反,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本专利技术同样可以实施。下面将通过多个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阐述。图I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植保动カ伞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植保动カ伞包括动カ伞主体和喷洒雾化装置,其中所述动カ伞主体包括主机11、主支架13、伞翼(图I中未表示)。所述主机11可以通过主机架12固定且位于所述植保动カ伞的后方,并作为所述植保动カ伞的动カ来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机11可以包括发动机及相关的固定支架等结构。所述主支架13可以包括两组呈左右两侧相对设置的支架,可以同时參考如图2所示的植保动力伞的俯视图。其中,所述每ー组支架分别由第一杆体131、第二杆体132及第三杆体133交汇组成,交汇点130朝向外部设置。所述第一杆体131设置在所述动カ伞主体下方的滑翔部件15,第二杆体132和第三杆体133均设置在所述主机架12上。所述伞翼可以通过连接部连接至所述主支架13的两个交汇点处。所述喷洒雾化装置14,固定于所述动カ伞主体下方的滑翔部件15且靠近所述主机架12的一端。其中,所述喷洒雾化装置14包括药箱,用于存储待喷洒的农药。在另ー个实施例中,所述滑翔部件15可以包括一个前轮151、两个后轮152(152’),所述前轮151和后轮152(152’)之间通过横梁153连接。这样,所述的第一杆体131更具体的设置在所述横梁153上,而所述第二杆体132设置在所述主机架12上的中间部位,第三杆体133设置在所述主机架12的靠上部位。可以同时參考如图2所示的植保动カ伞的俯视图。所述两组支架安装后,呈现为上宽下窄的六面体结构,类似于钻石结构。此外,所述的植保动カ伞还包括一些常规动カ伞的部件,例如,所述横梁153上靠近所述前轮151处可以依次设有前仪表舱16、操作杆17及座椅18。另外,所述横梁153上 贴近所述主机架12处设有油箱19,作为主机11的能量来源。由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植保动カ伞是利用动カ伞的飞行特点及优势,在现有轮式动カ伞的基本框架上加以改良,并在其上加装喷洒雾化装置,从而实现与现有航空植保机械类似的高空农药喷洒作业。因此,如何保证动カ伞在悬空时的姿态平衡稳定,则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要解决的ー种重点问题。下面,将通过几个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植保动カ伞的主支架13的结构做更加具体详细的说明。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植保动力伞之锤仰角调节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前述实施例所述,所述主支架13包括两组呈左右两侧相对设置的支架,其中,所述每ー组支架分别由第一杆体131、第二杆体132及第三杆体133交汇组成,交汇点130朝向外部设置。所述第一杆体131为长度可变的锤仰角调节杆,所述第二杆体132和第三杆体133的长度固定。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植保动力伞之锤仰角调节杆的预先调试放大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锤仰角调节杆131具体包括能够嵌套在一起且通过紧固元件1310固定的第一锤仰角调节杆1311和第二锤仰角调节杆1312。其中,所述紧固元件1310可以为任何具有紧固功能的元件,例如最为常用的螺钉等。另外,所述锤仰角调节杆131与所述动カ伞主体下方滑翔部件15的水平面成一个可预先设定的角度,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保动力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植保动力伞包括:动力伞主体和喷洒雾化装置,其中:所述动力伞主体包括:主机,通过主机架固定且位于所述植保动力伞的后方,并作为所述植保动力伞的动力来源;主支架,包括两组呈左右两侧相对设置的支架,且每一组支架分别由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及第三杆体交汇组成,交汇点朝向外部设置,所述第一杆体设置在所述动力伞主体下方的滑翔部件,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均设置在所述主机架上;伞翼,通过连接部连接至所述主支架的两个交汇点处;所述喷洒雾化装置,固定于所述动力伞主体下方的滑翔部件且靠近所述主机架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保动カ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植保动カ伞包括动カ伞主体和喷洒雾化装置,其中 所述动カ伞主体包括 主机,通过主机架固定且位于所述植保动カ伞的后方,并作为所述植保动カ伞的动カ来源; 主支架,包括两组呈左右两侧相对设置的支架,且每ー组支架分别由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及第三杆体交汇组成,交汇点朝向外部设置,所述第一杆体设置在所述动カ伞主体下方的滑翔部件,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均设置在所述主机架上; 伞翼,通过连接部连接至所述主支架的两个交汇点处; 所述喷洒雾化装置,固定于所述动カ伞主体下方的滑翔部件且靠近所述主机架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植保动カ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为长度可变的锤仰角调节杆,所述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的长度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保动カ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锤仰角调节杆具体包括能够嵌套在一起且通过紧固元件固定的第一锤仰角调节杆和第二锤仰角调节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捷任蕾马晓东王昊
申请(专利权)人:邓捷任蕾马晓东王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